刘②

  刘(刘)

基本解释

  拼音:liú
  简体字:刘
  繁体字:刘
  简体部首:刂
  简体部首外笔画:4
  简体总笔画:6
  繁体部首:刂
  繁体部首外笔画:13
  繁体总笔画:15
  简体笔顺:点 横 撇 捺 竖 竖勾
  五笔8698:YJH
  仓颉:YKLN
  笔顺编号:413422
  四角号码:02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218

基本字义

  刘(刘)
  liúㄌㄧㄡˊ
  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等当今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先秦文献中有多达12种的不同字义和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并历经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国都长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国都洛阳),刘姓遂成为整个中国的最高统治家族,并延续江山一统达四百年之久。根据中国文化“为尊者忌”的原则,“刘”字作为汉帝国的国姓,在汉朝建立之后便仅仅作为姓氏使用,姓氏之外的含义很少在汉语中出现了。
  现将这些两汉以后已经极少用到的字义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1.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
  《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 引 郑玄 曰:“刘,盖今鑱斧。”
  《广雅释器》:“刘,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2.动词,诛杀、杀戮(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尔雅释诂上》说:“刘,杀也。”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动词,克,征服。《尔雅释诂上》又说:“刘,克也。”
  “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4.动词,陈,铺陈。《尔雅释诂上》又说:“刘,陈也。”
  5.动词,凋残。《中文大辞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6.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7.形容词,通“懰”“ 嬼”,美好貌。
  8.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解说:“刘览,回观也。”
  9.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10.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刘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
  11.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12、用作人名。如周朝先祖古代周族首领公刘
  《诗·大雅·公刘》篇名。周人史诗之一,上承《生民》,下接《緜》,叙述古代周族首领公刘带领周民自邰迁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的史绩。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遡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卽。
  English:1、surname; 2、kill, destroy

姓氏来源

  一、 出自伊祁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氏。裔孙刘累,能驯化龙,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为御龙氏。此为祁姓之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出自士氏,周朝初年,周成王灭刘氏唐国,把唐遗族改封到杜原(今陕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国,国君杜伯周宣王时无罪被杀,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晋国,隰叔子杜蒍在晋国任士师之职,后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其孙士会因国内动乱出奔到秦国,士会后来又回到国内,但有儿子留在秦国,留在秦国的后裔恢复刘姓。
  三、出自姬姓。其源头有二:一说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刘聚,相传为刘累故居,因得名),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形成姬姓之刘。另说是:东周末年,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儿子到刘邑,号称刘康公。其后代亦以邑为氏,是为姬姓刘的又一来源。这两支姬姓刘氏后代均无显族。
  四、出自芈姓:“荆楚十八姓”之后衍生的姓氏中有刘氏;
  五、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姓刘或赐姓刘。
  (一)、赐姓刘氏,据史书记载:
  (1)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刘敬后人也繁衍成刘姓一大支脉。
  (2)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为感谢项伯救命之恩,封其为射阳侯,赐姓刘;项伯遗族受刘邦封侯的有三人,也皆赐姓刘。其后代繁衍成刘氏一大支脉。
  (3)东汉舞阳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
  (4)宋真宗继位后,因刘皇后从小无亲,为龚美之父收养,真宗赐龚美姓刘,认其为弟。
  (二)、改姓刘氏:
  (1)王朗冒名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自立为帝。
  (2)安定三水人卢方,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自立为帝,据平凉等地。
  (3)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冠。为刘备义子,改姓刘。
  (4)唐代宦官俱文珍,冒姓刘,名贞亮。
  (5)北汉君主刘继恩,原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养子,改姓刘。刘继恩之弟刘继元,本姓何,亦改姓刘,后继帝位。
  (6)元末陈友谅败亡后其后代有改姓刘的
  (7)明代宦官刘瑾本姓谈,冒姓刘。
  (8)留氏改刘氏:后坡刘氏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动荡中易姓为刘;另《清源留氏族谱》载:第三十九世留天禄,泉州路录事,因军情严重,不仕,复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为刘,为本支始祖。
  (9)嘉庆年间天理教领袖林清又被称作刘金刀、刘安国、刘林。
  (三)少数民族刘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刘姓是颇为典型的一例。
  (1)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音mo du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挛 氏子孙皆姓刘。十六国时期的汉国建立者刘渊、前赵国建立者刘曜、大夏国建立者刘屈孑(即赫连勃勃)都是匈奴贵族。
  (2)汉光武帝刘秀子刘辅被封为沛王,其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败于匈奴,被囚于独山下(今辽宁海城县境)。刘进伯子名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至其六世孙名刘罗辰者,随北魏孝文帝迁徙洛阳。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将大部分独孤氏改为刘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独孤姓,如李渊和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成为当时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姓之一。
  (3)突厥沙陀刘姓
  ①唐德宗时,沙陀人内附,定居于今山西大同一带,长期与汉族杂居,不少人改汉字姓。沙陀刘氏两度建立政权:后汉(刘知远建立)和北汉(刘崇建立)。后虽国亡,但以其帝王之尊,皇族后世散居北方各地,成为刘姓又一支脉。
  (4)契丹刘姓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金代“移喇氏”后人也有改刘姓的。(“移喇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的满语译音)
  (5)回族刘姓
  中国回族形成于宋元之间,初无固定姓氏,入居中原后,回、汉杂居,很多人使用汉字姓。刘姓是从古兰经经名译音辽艾辽艾(汉语义为珠宝)转音而来。明初以后,随着回汉民族间人文交融,内地回民普遍使用汉字姓,其中刘姓不少。元朝将领刘哈喇不花子孙后裔也有融入回族的。
  (6)蒙古族刘姓
  ①元代,元仁宗为蒙古族人呼图克特穆尔取汉人姓名,因其母为汉人,姓刘,故叫刘汉卿。
  ②明初,朱元璋推行汉化政策,给一些少数民族贵族赐汉姓,其中赐给蒙古贵族萨尔图姓刘名允信。
  (7)满族刘姓
  ①满族人刘姓始于元代。女真人写古伦氏迁居中原,改姓刘名国杰。
  ②清代满族人大量入关,接受汉文化。康熙、雍正时,八旗子弟纷纷改用汉姓。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基本与汉族人同化,普遍使用汉字姓,其中满族刘佳氏,亦称留佳氏,后多冠汉姓为刘氏;满族崔珠克氏,明朝中叶以后即多冠汉姓为刘氏。
  (8)维吾尔族刘姓
  维吾尔族刘姓形成于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为官的维吾尔族人在元亡后,其后裔多改姓。刘姓维吾尔族人现居河南渑池县尚有5 0 0 余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9)高山族刘姓
  高山族人本无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赐给高山族七个姓(卫、金、钱、廖、王、潘、黎)。从日本侵占台湾到台湾重回中国期间,高山族人多依托当地汉族人,认其姓为己姓,据统计共有7 9 个姓,其中有刘姓。
  (10)傣族、景颇族刘姓
  明初屯田戍边的汉族官兵,其子孙后代与当地民族通婚,逐渐演化为少数民族,但保留原有的汉姓氏。据近年云南腾冲刘氏收集到的3 5 1 个族谱中发现,有七支刘姓演变为傣族、景颇族。
  (11)朝鲜族刘氏。朝鲜族人口近百万,居住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的鲜族人有80万,其中刘姓人口数量位居30左右。据了解,在韩国有200多个姓氏,其中刘姓人数排在第三十四位。
  (12)京族刘氏。京族原称为越族,人口近两万,有31个姓氏,居住在广西南疆诸岛,刘姓人口数量在京族中占20%,是这个少数民族的第一大姓。越南的刘姓有三类,一类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刘姓,一类是越南族人使用汉字姓刘氏而形成的刘姓,再一类就是近代以后移民越南的华侨、华人。不过,今天这几种不同的刘姓已很难区分了。
  (13)藏族刘氏:在藏族人中,自古以来是有名无姓,但有自己特有的家族名与部族徽号:
  如:德格家族、卡隆家族、兰齐默家族、罗隆尼卡家族、穆尼德吉家族、卓克勒逊家族、吉桑切家族、乞木乌格家族、格西措慕家族、巴登绒布家族、曲羝轮珠家族,喀居丹增家族,巴朗结赞家族,仁青格多家族、瓦热卡巴家族、聂荣克玛家族、贡那家族、康葛吉玛家族、索郎宗尕家族、勒旺家族、贡勃土司家族等其汉姓均为刘,当代名人有曾任四川人大副主任的来自于德格家族的萨朗仁波切(刘子寿),著名摄影家卡隆-兰齐默家族的扎西更登(刘华),世界著名藏族艺人来自勒旺家族的洛桑顿珠(刘多吉)。(转自德钦寺藏传史书《王道世系明鉴》)

郡望堂号

  :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7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2 沛郡、3 弘农郡、4 河间郡、5 中山郡、6 梁郡、7 顿丘郡、8 南阳郡、9 东平郡、10 高密郡、11 竟陵郡、12 河南郡、13 尉氏郡、14 广平郡、15 丹阳郡、16 广陵郡、17 长沙郡、18 临淮郡
  其它还有:高平郡、东莞郡、平原郡、琅邪郡、兰陵郡、东海郡、宣城郡、南郡、高阳郡。
  :
  刘姓堂号众多,大体也可分为地名堂号、典故堂号、教化堂号和其他堂号。现就笔者所见刘姓堂号开列于下,以供读者参考。
  地名堂号:彭城堂、沛国堂、汉里堂、沛丰堂、弘农堂、河间堂、中山堂、梁郡堂、顿丘堂、南阳堂、东平堂、东莞堂、平原堂、广平堂、广陵堂、临淮堂、琅邪堂、兰陵堂、东海堂、丹阳堂、宣城堂、南郡堂、高阳堂、高密堂、竟陵堂、长沙堂、河南堂、颖川堂、太原堂、东莱堂、任城堂、高平堂、高堂堂、中山堂、西蜀堂、沙甸堂、安成堂、尉氏堂、南华堂、前溪堂、梓溪堂、燕翼堂等。
  典故堂号:御龙堂、邦声堂、汉室堂、敬胜堂、道胜堂、蒲编堂、屏山堂、五忠堂、八贤堂、铁汉堂、墨庄堂、清爱堂、藜照堂、黎煦堂、黎照堂、藜阁堂、藜光堂、青藜堂、燃藜堂、然藜堂、光藜堂、兴藜堂、尚藜堂、宝藜堂、天禄堂、禄阁堂、校书堂、太乙堂、泰乙堂、然乙堂、表照堂、七业堂、传经堂、明经堂、授经堂、崇经堂、儒林堂、存著堂、惇典堂、郡马堂、青云堂、金莲堂、花薮堂、冰鉴堂、二粟堂。
  教化型堂号:尚德堂、馨德堂、厚德堂、崇德堂、俭德堂、树德堂、恒德堂、一德堂、德新堂、德声堂、德馨堂,正伦堂、序伦堂、叙伦堂、敦伦堂、聚伦堂、彝伦堂、清伦堂、义伦堂、五伦堂,尚义堂、旌义堂、集义堂、立义堂、崇礼堂、崇让堂、恭让堂、强恕堂、忠定堂、忠贤堂、忠乐堂、武忠堂、怀贤堂、仁视堂、仁粟堂、仁本堂、立本堂、敦本堂、笃本堂、隆本堂、务本堂、宗本堂、报本堂、元本堂、本源堂、敦睦堂、敦厚堂、敬睦堂、磐宗堂、九睦堂、思成堂、思孝堂、再思堂、永思堂、静思堂、念祖堂、奉先堂、亲亲堂、怡怡堂、庆元堂、直介堂、佩三堂、守三堂、远庆堂、崇庆堂、继先堂、文明堂、孝友堂、忠孝堂、孝享堂、漫德堂、馀庆堂、衍庆堂、延庆堂、善庆堂、具庆堂、集乐堂、诚意堂、诚敬堂、世荣堂、嘉善堂、继志堂、源仁堂、聚奎堂、崇高堂、永古堂、复古堂、崇古堂、存古堂、集本堂、明禄堂、嘉会堂、思远堂、悠久堂、永言堂、敬爱堂、上升堂、文英堂、谱寿堂、八字堂、见复堂、振藻堂、如在堂、世锦堂、集英堂、两全堂、绳武堂、华先堂、谨厚堂、德馨堂、肃纪堂、道胜堂、贻远堂、暎武堂、馀荫堂、聚芝堂。
  其他堂号:泰来堂、曙光堂、永昌堂、永常堂、永泰堂、永复堂、永忠堂、永正堂、仲宣堂。

刘姓封国、政权

  (1)、祁氏刘国:帝尧孙名祁式,被舜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改称刘式,建立刘国,成为刘氏受姓始祖。刘式至刘累世系不详。
  (2)、御龙氏国:刘累,随“豢龙氏”董父学习驯化“龙”的本领。夏王孔甲征召刘累养“龙”,赐姓“御龙氏”。后因死去一“龙”,刘累携家避祸鲁县(今河南鲁县)。
  (西鲁国:历史悠久,夏商时已存在,可能是夏商时的一处重要方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曾为夏孔甲饲养龙鱼的刘累,为了躲避孔甲而迁居鲁县。)
  (3)、豕韦氏国:商朝建立,商王武丁将刘累裔孙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称豕韦氏。
  (4)、唐国:商朝末年,刘累后裔又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称唐氏,建立唐国,后被周成王所灭, 遗族迁封于杜,立杜国。
  (杜国:《竹书纪年》载:“周成王八年周灭唐,迁其民于杜,立杜伯国。”)
  (5)、刘子国: 姬姓刘氏和刘子国的开基祖,姓姬,字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顷王的儿子。因是周王之子,所以又称王季子。这位王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约在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
  (6)、西汉皇朝(公元前206-公元8)
  西汉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少帝刘婴,共15帝统治了215年,帝位传递次序为:1、汉高祖刘邦→2、孝惠皇帝刘盈→3、前少帝刘恭→4、后少帝刘弘→5、孝文皇帝刘恒→6、孝景皇帝刘启→7、孝武皇帝刘彻→8、孝昭皇帝刘弗陵→9、废皇帝刘贺→10、孝宣皇帝刘询(刘病己) →11、孝元皇帝刘奭→12、孝成皇帝刘骜→13、孝哀皇帝刘欣→14、孝平皇帝刘衎→15、孺子少帝刘婴。
  西汉各附属诸侯国:见词条(汉朝刘氏诸侯国)
  (7)、更始皇朝(公元23-25)
  更始帝 刘玄
  (8)、刘望帝国(公元23-23)
  (称帝) 刘望
  (9)、刘子舆帝国(23-24)
  (称帝) 刘子舆
  (10)、建世皇朝(25-27):
  建世帝 刘盆子
  (11)、梁汉帝国(25-27)
  (称帝) 刘永
  梁王(未称帝) 刘纡
  (12)、刘文伯帝国(25-37)
  (称帝) 刘文伯
  (13)、东汉皇朝(25-220)
  东汉共有14个帝王,共196年,帝位传递次序为:1、光武皇帝刘秀→2、孝明皇帝刘庄→3、孝章皇帝刘炟→4、孝和皇帝刘肇→5、孝殇皇帝刘隆→6、孝安皇帝刘佑→7、前少帝刘懿→8、孝顺皇帝刘保→9、孝冲皇帝刘炳→10、孝质皇帝刘缵→11、孝桓皇帝刘志→12、孝灵皇帝刘宏→13、后少帝刘辩→14、孝献皇帝刘协。
  东汉各附属诸侯国:见词条汉朝刘氏诸侯国
  (14)、山阳公国(220-309年)
  山阳公刘协
  山阳公刘康
  山阳公刘瑾
  山阳公刘秋
  (15)、蜀汉皇朝(221-263)
  昭烈帝 刘备
  后主怀帝 刘禅
  (16)、神凤帝国(公元303年)
  神凤帝 刘尼
  (17)、十六国·(前赵)汉皇朝(304-329)
  高祖光文帝 刘渊
  武皇帝戾太子 刘和
  烈宗昭武帝 刘聪
  隐帝 刘粲
  秦王光初帝 刘曜
  末帝 刘熙(未称帝)
  (18)、刘芒荡帝国(309---309)
  (称帝)刘芒荡
  (19)、刘显帝国(351---352)
  (称帝)刘显
  (20)、刘黎帝国(389---389)
  (称帝)刘黎
  (21)、十六国·夏皇朝(407-431)
  世祖武烈帝 赫连勃勃 (刘屈孑)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22)、南北朝·南朝·刘宋皇朝(420—479)
  高祖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中宗文帝 刘义隆
  太初帝 刘劭
  南郡王建平帝 刘义宣
  世祖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晋安王义嘉帝 刘子勋
  明帝 刘彧
  苍梧王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凖
  (23)、稽胡帝国(577-577)
  圣武帝 刘没铎
  (24)、定杨帝国(617-620)
  定杨帝 刘武周
  (25)、天造政权(622-623)
  汉东王 刘黑闼
  (26)、南汉国(907-971)
  南海王刘隐
  高祖 刘龑
  殇帝 刘玢
  中宗明孝帝 刘晟
  后主 刘鋹
  (27)、五代十国·十国·后汉皇朝(947—950)
  高祖肃孝帝 刘知远
  隐帝 刘承佑
  (28)、五代十国·十国·北汉皇朝(951——979)
  世祖神武帝 刘崇
  睿宗孝和帝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29)、(桀)燕 911---913
  大燕帝 刘守光
  (30)、大齐 1130---1137
  大齐帝 刘豫
  (31)、占城王国
  宋代越南占城王 刘继宗(在位十五年)
  (32)、兰芳共和国(1777年~1884年)
  (兰芳共和国共四位元首为刘姓)
  第六任大总制 刘台二
  第十任大总制 刘乾兴
  第11任大总制 刘阿生
  第12任大总制 刘亮官
  第13任大总制 刘阿生(复任)
  (33)、永清国(1895年)
  继任代总统 刘永福
  (34)、中国国家主席 刘少奇
  ---------------------------------------------------
  其它地方政权:
  (1).刘康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康 公元353年
  《资治通鉴》:西域胡刘康诈称刘曜子,聚众于平阳,自称晋王;
  (2).刘率善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虎 公元416年
  (3). 楚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浑 永光 公元455年—455年
  (4). 刘举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举 公元473年
  (5).刘齐国
  称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蠡升 神嘉 525年—535年
  (6).刘获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获 天授 527年
  (7).刘举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举 皇武 528年
  (8).刘燕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灵助 531年
  (9). 刘敬躬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敬躬 永汉 542年
  (10).刘霸道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霸道 611年
  (11).刘元进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元进 613年
  (12).皇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迦论 大世 614年
  (13). 刘苗王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苗王 614年
  (14).刘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龙儿 614年
  刘季真 619年—620年
  (15). 刘永昌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永昌 天赐 1214年
  (16). 汉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通(刘千斤) 德胜 1465年
  (17). 安民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永明 1622年
  (18).刘守分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守分 天定 1644年
  ------------------------------------------------
  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
  ①、辽代 907~1125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讳亿 字阿保机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讳德光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 讳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讳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讳贤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讳隆绪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 讳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 讳洪基
  天祚皇帝 讳延禧
  ②、东丹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辽义宗 人皇王 耶律倍 突欲 甘露 926年-930年
  辽世宗 庄宪皇帝 耶律阮 兀欲 甘露 940年-947年
  明王 耶律安端 甘露 947年-952年
  中王 耶律娄国 952年-982年
  ③、(北)辽 1122---1123
  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
  秦王(耶律定)
  梁王(~雅里)
  英宗(~术烈)
  ④、移剌契丹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移剌窝干 天正 1161年-1162年
  ⑤、后契丹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耶律德寿 身圣 1196年
  ⑥、东辽
  耶律留哥
  □□□
  耶律薛阇 1226年-1238年
  耶律收国奴 1238年-1259年
  耶律古乃 1259年-1270年
  ⑦、(西)辽 1124---1211
  德宗 耶律大石
  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未称帝)
  文颢帝 耶律直鲁古
  ⑧、(后)辽帝国 1216---1216
  耶厮不(耶律厮不)
  耶律乞奴 天佑 1216年
  耶律金山 天德 1216年-1217年
  耶律统古与 1217年-1218年
  耶律喊舍 1218年-1220年

历史名人

  ◎ 刘累 Liú Lèi
  刘累是远古部落联盟陶唐氏首领尧的后裔,是被史学界所认同,被所有刘姓所信奉的刘姓始祖。
  ◎ 刘康公 Liú Kāng Gōng
  姬姓刘子国的第一任国君(前592---前544(在位49年)),周王封刘邑与王弟季子,王季子称刘康公。
  ◎ Liú Bāng
  [Liu Bang]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前202年)正月甲午,刘邦于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
  ◎ 刘彻 Liú Chè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的第七代皇帝。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族皇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刘安Liú An
  (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据记载,刘安是豆腐以及很多养生之道的发明者。
  ◎ 刘向 Liú Xiàng
  (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
  ◎ 刘歆 Liú Xīn
  刘歆(约前50-23[1]),字子骏,西汉末年人,刘向之子.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 刘秀 Liú Xiù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 刘洪 Liú Hóng
  (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
  ◎ 刘协 Liú Xié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封地为山阳公国,共历四任山阳公,309年山阳公国灭亡。
  ◎ 刘备 Liú Bèi
  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 刘禅 Liú shàn
  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 刘徽 Liú Hūi
  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汉菑乡侯后裔,山东淄博淄川人[1]。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九卷)[2],后撰《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初以后,《重差》更名为《海岛算经》。此外刘徽还著有《鲁史欹器图》,《九章重差图》,唐代失传。
  ◎刘伶 Liú Líng
  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 刘琨 Liú Kūn
  刘琨(271~318),西晋爱国将领。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也是著名的诗人、音乐家。成语“闻鸡起舞”的人物之一。
  ◎刘渊Liú Yuān
  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牢之 Liú Láo Zhī
  东晋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
  ◎ Liú Yù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生于兴宁元年三月。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 刘勰 Liú Xié
  (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刘义庆Liú Yì Qìng
  (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刘过Liú Guò
  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焯Liú zhuó
  (544-610),字士元,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精通天文学,他发现隋朝的历法多存谬误,多次建议修改。公元600年,他创《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皇极历》推定的每 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他所创的《皇极历》天文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 刘文静 Liú Wén Jìng
  (568-619) 唐初开国功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字肇仁。因功封鲁国公。后被李渊冤杀。
  ◎刘禹锡Liú Yǔ Xī
  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 刘仁轨 Liú Rén Gǔi
  刘仁轨(602年~685年),唐代名臣,抗倭名将,在“白江口之战”中率水军尽灭日本海军。有“中国抗倭第一人”之称,
  ◎ 刘海仙 Liú Hǎi Xiān
  指刘海蟾,五代时人。传说中的准财神。相传他在终南山修道,成了神仙,是全真教供奉的五祖之一。民间流行的他的画像是披着长发,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一个道士。故后世称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发型为刘海。
  ◎刘金定 Liú Jīn Dìng
  北宋著名巾帼女将(与穆桂英齐名),高琼之妻。曾大败南唐军,为宋军平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高琼北上抗辽,助丈夫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等重地,后不幸战死。
  ◎ 刘錡 Liú Qí
  刘錡(1098~1162)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建炎十年,金统帅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以大军进攻,刘錡率军大败金军于顺昌。
  ◎刘克庄 Liú Kèzhuāng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刘克庄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刻琢精丽。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刘松年Liú Sōng Nián
  南宋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秉忠Liú Bǐng Zhōng
  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使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刘福通Liú Fú Tōng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红巾军首领。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 Liú Jī
  (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现在浙江省文成县)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
  ◎ Liú Yōng
  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刘永福Liú Yǒng Fú
  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战争中指挥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协助巡抚唐景嵩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国号永清)并作为继任代总统为保卫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铭传Liú Míng Chuán
  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台湾首任巡抚,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 刘锦棠 Liú Jǐn Táng
  镇压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抚。
  ◎ 刘光才 Liú Guāng Cái
  清代名将,在固关阻击战中刘光才率忠毅军共打死打伤法、德侵略军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军官多名。
  ◎刘鹗 Liú ě
  清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刘放吾 Liú Fàng Wǔ
  缅甸仁安羌一战中击败日军的重要功臣。刘放吾以1个团的兵力抗击日军1万余人,迫敌弃尸1200多具后向马圭逃窜。是役,刘团长救出了当时已经绝望的英缅军第1师和装甲第7旅官兵7000多人、马1000余匹和300余辆各种车辆,还救出了被日军俘去的美籍记者和传教士500余人。仁安羌解围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异域御敌首次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役,并作为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光辉战例而载入史册。
  ◎刘伯承 Liú Bó Chéng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刘明昭。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刘
  〔古文〕镏【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说文】杀也。【书·盘庚】重我民,无尽刘。【诗·周颂】胜殷遏刘。【左传·成十三年】刘我边陲。又【尔雅·释诂】刘,也。【疏】谓敷也。又【尔雅·释诂】刘,乐也。【疏】木枝叶稀疎不均为乐。【诗·大雅】捋采其刘。【毛传】刘,爆烁而希也。又【尔雅·释木】刘,刘杙。【注】刘子生山中。【疏】刘一名刘杙,其子可食。又姓。【韵会】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刘累之後。又【集韵】力九切,留上声。好也。又【集韵】龙珠切,音镂。杀也。汉礼,立秋有貙刘。

相关成语

  1、【成语】:“置之度外。”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服。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公孙述自称蜀帝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据载,当时刘秀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后来,刘秀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隗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刘秀那句话,就是成语 “置之度外”的来历。
  2、【成语】:“有志者事竟成。”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帝(刘秀)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久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二十八宿之一)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3、【成语】:“克己奉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人。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个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 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 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4、【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诏文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字公孙,父城(今宝丰县)人,曾为王莽拒汉,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后汉书》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冯异官居征西大将军,会同大将邓禹、邓弘镇压赤眉起义军,因兵败退守渑池北礼庄寨一带,筑城坚守约期再战。终大败赤眉于崤底。汉光武帝闻报大喜,当即下诏嘉奖。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此而得。
  5、【成语】:“披荆斩棘。”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公元三十年,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创夜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由于冯异,谦虚好学,所以深得人们敬仰。
  6、【成语】:“疾风知劲草。”
  《后汉书·王霸传》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刘秀起兵路过颍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奔。入伍后王霸忠心耿耿,多次打胜仗;在昆阳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军事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王郎重金悬赏捉拿刘秀,形势很危急。这时王霸的朋友们都悄悄溜走了,只剩下王霸。刘秀对王霸说:“在颍阳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来了,真是疾风知劲草啊!”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封王霸为偏将军,始终都很器重他。
  7、【成语】:“旗鼓相当。”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东汉时期,刘秀称帝以后,仍然有一些人拥有重兵,各霸一方。刘秀经过五年的征战,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消灭,最后只剩下了甘肃的隗嚣集团军和四川的公孙述两支军队。后来,隗嚣也归附了刘秀。刘秀对他比较重视,待为上宾,其用意是利用隗嚣的军队钳制公孙述的军队。刘秀写信给隗嚣,信中说: “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长安一带侵扰,我希望将军率本部人马抵住,因将军实力与其‘旗鼓相当’。”
  8、【成语】:“差强人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历器械,激扬士史。……(光武帝)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差强人意”本意是褒义词,用的久了,竟然转成贬义词了。
  9、【成语】:“推心置腹”
  出自《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同时,刘秀与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打了不少胜仗。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10、【成语】:“得陇望蜀”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赐岑彭等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建武八年(32年),岑彭率兵跟随光武帝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当时,公孙述(蜀地的割据者)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弇包围在上邽。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指西城、上邽),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11、【成语】:“北道主人”
  出处1:《后汉书·邓晨列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出处2::《后汉书·耿弇列传》:“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
  不过作为成语,现在通常用“东道主”,而很少有人用北道主人,意思是一样的。
  12、【成语】:“敝帚千金”
  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这是吴汉在成都屠城后,光武愤怒指责吴汉的副将没加以劝阻。
  “敝帚千金”这个词用的也不多,后人常用“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的来源,也是源自光武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13、【成语】:“乐此不疲”
  出处:《后汉书·光武纪》: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 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14、【成语】:刘毅答诏
  成语发音:liú yì dá zhào
  成语释义:指敢于谏诤。
  成语出处:《晋书·刘毅传》:“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成语示例:郭钦上书见大计,~惊群臣。
  15、【成语】:前度刘郎
  成语发音:qián dù liú láng
  成语释义: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成语示例:浑无绪!~,空记来时路。
  16、【成语】:丹书白马
  汉语拼音 dān shū bái mǎ
  成语释义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成语出处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17、【成语】:兴高采烈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
  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释义“兴”,兴趣、兴致。“采”神采、精神。“烈”,热烈。原意是指 文章志趣高尚,文词犀利。现常用来形容兴致,情绪饱满。也用来形 容至现出来的欢乐气氛。
  18、【成语】:“大人先生”
  成语释义 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19、【成语】:闻鸡起舞
  【古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0、【成语】:鸡犬升天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解 释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药留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21、【成语】:实事求是
  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小平同志手书: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22、【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23、【成语】: 天马行空
  发音 tiān mǎ xíng kōng
  释义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出处 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24、【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著名的鸿门宴故事。
  25、、【成语】:“约法三章”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6、【成语】:运筹帷幄
  发音 yùn chóu wéi wò
  释义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27、【成语】: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 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 心求才的意思。
  28、【成语】:金屋藏娇
  【解 释】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
  【出 处】汉·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29、【成语】:乐不思蜀
  成语拼音:lè bù sī shǔ
  成语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0、【成语】:关怀备至
  汉语拼音 guān huái bèi zhì
  成语释义 关心得无微不至。
  成语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31、【成语】:迟徊观望
  出于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32、【成语】: 云雾迷蒙
  发音 yún wù mí méng
  解释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 刘白羽《长江三日》:“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33、【成语】:索然寡味
  汉语拼音suǒ rán guǎ wèi
  成语释义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成语出处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然以空疏者为之,则枯木朽荄,索然寡味,仅得其转折波澜。”
  34、【成语】:安于现状
  汉语拼音 ān yú xiàn zhuàng
  成语释义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成语出处 文刂 少奇《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35、【成语】:财大气粗
  成语释义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成语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五:“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36、【成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成语释义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文刂 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7、【成语】:高耸入云
  成语释义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成语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38、【成语】:砸锅卖铁
  成语释义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成语出处刘绍棠《蒲柳人家》八:“老人家真当是儿媳妇有了喜,满街满巷奔告亲朋好友,说她只要抱上孙子,哪怕砸锅卖铁,典尽当光,也要请亲朋好友们吃一顿风...
  39、【成语】:成语不露形色
  发音bù lù xíng sè 解释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出处刘德桂《宣统皇帝》第一章二:“阿玛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40、【成语】:成语 东横西倒
  拼音dōng héng xī dǎo
  释义形容杂乱。
  出处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41、【成语】:拙嘴笨腮
  出处刘厚明《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42、【成语】:热血沸腾
  发音rè xuè fèi téng 解释比喻激情高涨。
  出处刘白羽《红太阳颂》:“中国的天空在燃烧、大地在流血。不甘心作亡国奴隶的亿万人民满腔怒火,热血沸腾。”。。。...
  43、【成语】:榆木脑壳
  发 音 yú mù nǎo ké
  释 义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出 处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44、【成语】:白日作梦
  发音bái rì zuò mèng
  释义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出处刘绍棠《狼烟》二十二:“金镶玉走进舱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梦,...
  45、【成语】:斩关夺隘
  发音zhǎn guān duó ài
  解释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46、【成语】:狗皮膏药
  发音gǒu pí gāo yào
  释义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出处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为您推荐

闫②

  闫   (闫)   yán   ㄧㄢˊ   曾作“阎”的简化字,后停用。   郑码:TLCD,U:95EB,GBK:E3C6   笔画数:6,部首:门,笔顺编号:425111   一、姓氏源流   闫(Yán 闫)姓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源出有三:  ..

姬②

  姬(汉语拼音;jī)   一、释义:(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   水名:   相传为所居为姬水 [Ji River],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国语·晋语》   姓: 姬姓   1、黄帝的姓 [Ji,surname],黄..

新百家姓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历时两年对中国人姓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王、李、张继续位列姓..

缪②

王姓②

王姓简介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在《》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在广东,「王」与「黄」在粤语上读音相同,为分别两姓,王..

李姓②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中排第4位。是2007年大陆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李姓则为第三大姓。在和,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李..

刘氏家谱②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