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示表②

  《宣示表》 故宫博物院藏 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 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从《》、《》,《》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如赵孟赵孟頫、文徵明、王宠、黄道周等。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钟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
  钟繇小楷。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现在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三国魏河南长葛人,字元常,官至大傅,故世称钟大傅。陈思《书小史》称其善书,师曹喜、刘德升、蔡邕。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其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传说钟繇在当时书家韦诞住所,见蔡邕真迹,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呕血。太祖曹操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密使人盗发其冢,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始得其笔法精髓。
  钟繇向他儿子钟会讲书法时曾说,我精思学书30年,每逢和友人相谈,则画地广步探讨书法,被子因练字而被划破,每见大自然万物,则探索其形象而书之。可见其功力之深。钟繇的书法,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钟、王”,为后世所宗。

为您推荐

装②

  装 #zhuāng   【释义】①打扮;修饰:化装|装饰|装修门面。   ②衣服:服装|时装|冬装|中山装。   ③假意做作:假装|装疯卖傻|装模做样|不懂装懂。   ④行李:行装|整装待发|轻装简从。   ⑤把东西放进器物内或运输工具上..

汉字网②

  汉字——传承五千年有余,具有独特美感与奥妙的古老符号,在沉寂百余年之后,又在中国与全球的加速融合中焕发出蓬勃生机。这不仅意味着汉字真正充分赢得了国际地位,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中国汉字..

中国现代连环画②

  中国连环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清末和中华民国初年,随着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连环画开始作为通俗读物出现。1899年第一本石印连环画《三国志》(朱芝轩绘),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文化启蒙运动和出版业..

宋马远水图②

瑞鹤图卷②

  宋赵佶的“瑞鹤图”,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51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此画是宋徽宗赵佶30岁时作品,构思别致,只描绘了宫殿的屋顶,画面两侧亦露出宫殿一角,祥云缭绕,可以想像宫殿的繁多雄伟。晴空上有20只丹顶鹤在上..

书画同源②

  书画同源   中国术语。意为中国和中国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何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

寿星图卷②

  【名称】:《寿星图》卷   【朝代】:明   【类别】:   【作者】:朱瞻基绘   【材质】:绢本,设色   【尺幅】:纵29.3cm,横35.6cm   【现藏】:   【介绍】:本幅署款:“御笔戏写图,赐少保太子少傅兼尚书夏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