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禹之鼎绘芭蕉仕女图②
【类别】:
【朝代】:清
【作者】:禹之鼎绘
【材质】:纸本,墨笔
【尺幅】:纵87.5cm,横35.7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款题】:“红兰主人笔墨妙绝千古,最爱青藤书画。每见濡毫未下气已吞,泼墨如飞脱窠臼于腕底,实昭代传人。偶索余拟天池芭蕉士女,诚问道于盲,不揣鄙陋,漫画请教,未免布鼓耳。广陵学人禹之鼎。”下钤“慎斋禹之鼎印”、“广陵涛上渔人”、“慎斋”等印,另一印不可辨。钤近代庞元济“虚斋秘玩”等鉴藏印共3方
【赏析】:《芭蕉仕女图》绘一女子侧身坐于树下,举目远望,若有所思。生意盎然的芭蕉与四周的蔓草构筑出淡雅清幽的自然环境。由图上款题可知,此图是作者应喜爱徐渭笔墨的红兰主人之邀,追仿徐渭笔意所作。徐渭是泼墨大写意的代表画家,他运笔豪放洒脱,施墨酣畅淋漓,与禹之鼎贯用的细笔勾勒、色彩烘染的画风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禹之鼎凭藉深厚的绘画功底,将此两种迥异的画风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此图既有徐青藤的水墨情趣,又不失作者自身的笔墨特点。
图中芭蕉、杂草为大写意画法,作者未以自己贯用的细腻笔法精工刻画,而仿青藤笔意运笔逆来顺往,横涂竖抹,施墨随意点染,浓淡相生,芭蕉、杂草于有形无形间野趣天成,充满生机活力。仕女为小写意画法,作者仿青藤笔法绘人物的五官,仅以浓墨勾、点,而未运用己所擅长的微擦带染法,准确而简括的笔墨勾画出文静俊俏之美和怡然闲适的神态。人物的衣纹,作者运用的是他所熟习的“兰叶描”法,而没有追寻青藤爽朴劲健的直线型笔致,飘逸变化的线条更有助于展示年轻女子活泼浪漫的内在性情。此图可谓禹之鼎水墨之代表作。
【作者介绍】:(1647—1716年),字尚吉,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肖像画面貌多样,对、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词条解释】:①红兰主人(1671-1705年),名岳端、袁端、蕴端。字正子、兼山,号红兰(室)主人。清宗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被封为勤郡王,后降为固山贝子,寻缘事革爵。博古好文,工于诗文书画,诗法唐李商隐,画宗明陈淳,皆有心得。著有《玉池生稿》、《扬州梦传奇》。
②(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人。清末举人,能书善画,尤精赏鉴,私家收藏为一时之冠。著有《虚斋名画录》20卷,《续录》4卷,是近代最丰富的书画著录书之一。
③(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人,在诗文、书画、戏剧创作方面都造诣精深。其书法取苏轼、米芾笔意而自成一格,字体奔放,一如其人。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继承梁楷、林良、沈周诸家的风格,运笔放纵豪爽,施墨淋漓大胆,不求形似而意蕴深邃。在大写意绘画上以卓越的成就与并称“青藤、白阳”,对清代“”及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会稽县志》、《笔玄要旨》、《徐文长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