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难立,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与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相对。据调查公司的资料:43.1%的人还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40.5%的人还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有38。9%的人还不知道30岁之后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三十难立的现象将更普遍出现在80后人群中。
三十难立-解读
《论语》中孔子三十而立的古训妇孺皆知,这也成了现代人工作生活努力的方向。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却又许多人避而不谈这一问题,甚至产生了一种三十难立的说法。
三十难立
有一份相关统计,说被调查者有55.3%的人认为,稳定工作是长大成人的最重要标准。此话不错。但是,由此觉得时下工作难找,就是三十难立的主要原因,则似乎有点片面。就业难,延迟了一些人的经济独立时间,社会应在这方面加强措施,大力拓展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但是,如果年轻人本身在这方面多一点主动,少一点挑挑拣拣,也并非是没有工作可做的。毕业即失业,旧社会要严重得多,当时许多年轻人并未作无可奈何的叹息,而是在困境中积极找出路,不是也纷纷及时地走向自立了嘛。当今的三十岁左右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经济迅速发展年代,在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的,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和依赖习惯,这恐怕是三十难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十而立的立,其含义虽然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指经济独立,有的认为是表明自我成熟,有的则解释为确定了人生志向,总的精神应当说是一致的,就是能够自立了,不再处于父辈的卵翼之下,可以依靠自力独立生活,独立处世了。就这点来说,如今社会上出现的愈来愈多的啃老族或赖巢族,他们三十岁左右了,还嗲声嗲气地以男孩女孩相称,在父母树荫下生活,确是一种三十难立现象。 而如今,倍受社会热议的80后,也将不如三十的年龄线,这中三十难立的说法,便被广为流传。
三十难立-全球化现象
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多,增加社会竞争的压力
三十难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的族群遍布全球在美国、加拿大,被称为归巢小孩;在英国,他们是口袋小孩;在德国,他们被叫做赖巢族;在意大利他们是妈妈的小孩;在日本被称为飞特族;中国则习惯把他们叫做啃老族。
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三十难立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依赖和剥夺所造成的。在成长过程中,这一代人缺乏担当责任和磨炼的机会。这和教育中缺乏社会实践的环境与机会不无关系。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一代人,社会也并没有支持这种实践。
有社会学家认为,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整体结构不稳定、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而立的成本无法估量。
三十难立-评论
钱玄同先生曾有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的戏言。大概是指人生的趣味与绚烂,应在此之前有一个不错的了结。这可真是一句要命的玩笑。现代的人,不奢求做立言、立德、立功的大圣人,普通人的心理,30岁是个分水岭,按照古训,总该有立业、成家的小安顿。但是景况不妙,不仅未立,反而起惑。
看来,三十而立是当今中国人心头上的尖尖肉,触碰生疼。按照报道中所说,哪怕是一个修完正常学业的博士,都不可能达到长大成人的三个指标:有自己产权的房子、婚姻美满幸福、有稳定的收入。因此,大家都觉得郁闷无比,辜负了孔子的期待。
三十而立主要作的是形而下的理解,立足于五子登科式的利益计算,孔子则可能要超脱一些。按照于丹老师开出的心灵药方,三十而立主要还不是指银行存折或经济适用房,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换句话说,立主要讲的是要悟道,懂得人生的道理,是讲究义和理的自得,而不是车子、房子、票子的餍足。在柴米油盐中打滚的布衣百姓看来,这话说得过于轻飘管子还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呢,利来利往的时节,恐怕是管子说的更管用一些吧。但是,不管怎样,如果还原三十而立的本意,对疲惫的疑惑之心,至少还有个厚实的文化理疗:孔子说了,于丹老师也说了,《读者文摘》也经常说,反正车子房子票子非一日之功,就姑妄信之吧。
长大成人的标准变了,现在的是高标准、严要求。农耕社会,汉族人的成年礼,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在十五岁时行笄礼。也就是说,现在的初三女生和大二男生,当时就是家里的好劳力了,或躬耕垄亩,或当起了洗衣婆。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立业尚远,生活上大都是两手朝上,不能自立;成家更是使不得,不到法定婚龄,违反了《婚姻法》;心理上,都自称男孩子、女孩子,还有未断乳的迹象。也就是说,成人的年龄标准大大延后了。清朝以前,历朝历代平均寿命超过三十岁的不多,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如今,平均寿命超过古稀之年,是72岁。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同时考虑到工商业社会对人的技能培训远非农耕社会所能比,给人莫大压力的成人标准恐怕要调到三十五岁以上才合乎人情;同理,三十而立的说法应该有个让大家不太焦灼的定义,而三十难立的说法也大可不必理会。
三十难立-参考资料
[1];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5748649.html
[2] 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b509361/d65607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