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包工头②

文化包工头

所谓文化包工头现象,指的是许多剧团(尤其是戏曲剧团)纷纷邀请有限的几位著名导演执导新创剧目,而这些导演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整支二度创作队伍,包括作曲、舞美、服装、灯光甚至化妆、道具等等,他们往往以一个群体的形式,由导演出面包揽剧团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各环节。国内文艺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的现象,是由于人才的缺乏和盲目冲奖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





文化包工头-简介



包工头一向概指承包建筑工程的人,他们的工程有大有小。说到包工头,大家的印象大致是:都挺富,巨富、大富或小富无论替他干活的工人能不能及时领到工钱。所以,包工头通常是贬义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偶尔听说谁谁的爸爸是包工头,大家就会断定:这是一个有钱而没有文化的家庭。改革开放已经30年,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包工头也不例外,工程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多,包工头早已成名成家。然而,即使如此,也改变不了人们的成见。现在,部分导演、编剧、舞美、音乐等舞台艺术生产一条龙班底,忽然被人形象地命名为文化包工头,其贬义更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包工头现象,在国内文艺界普遍存在,确实是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状态。在市场机制下,一些名导演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要求他们道德自律之外,别无他法。然而,出现这种病态状况的根源,则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问一问,艺术创作的甲方,为何肯给名导演们、作曲家们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天价稿酬?天价稿酬,还有动辄千万元的巨额投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豪华的创作阵容和奢侈的舞台大制作,就是获奖的保证吗?就可以与优秀作品划等号吗?前者也许可能,后者远远未必。而如果仅有豪奢的大制作,在没有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准时也能够获奖,人们也会质疑这样的评奖。

文化包工头-出现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的匮乏。由此,那些蜻蜓点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飞行导演们便频频出手,但疲于奔命自然无法持续拿出征服观众的干货来,常见的景象是豪华包装和明星堆砌,这样势必会进一步导致院团的人才流失和剧目艺术价值的下降。汪人元说。

现在大家都盲目冲奖,谁来耕耘本团的艺术之田?汪人元说,催生文化包工头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正是由于不少剧院追求剧目获奖,把获奖作为唯一证明艺术成就与价值的标准,这说明我们的价值评估体系出了问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戏剧评奖被政绩工程劫持了。北京市剧协秘书长杨乾武一针见血地指出,戏剧评奖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演变为评奖戏剧,一批被认可了的明星主创垄断了戏剧舞台,最终演变成为文化包工头。

文化包工头-产生影响



呼吁要坚决铲除文化包工头现象,不然将危及到整个文化生态的平衡。对此,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评论说,文化包工头就好比经济领域工程建设的包工头一样,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斥责。在改革与完善多元化艺术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切实地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文化包工头现象在文化圈引起强烈反响,处在漩涡中的焦点人物、戏剧评论家、院团长纷纷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场文艺争鸣由此展开。

文化包工头-历史回顾



毛时安就曾敏感地注意到文化包工头现象,他发现每到重大节庆活动,编、导、舞、美、音人才奇缺时,这批明星主创的价码就都随行就市翻得很高,形成以导演为首类似建筑市场的包工头,有些艺术家的出场费甚至超过了国际市场。

由于当前文化生态土壤贫瘠,人才后备力量不足,一些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形成供需关系的巨大失衡和价格扭曲,由此滋生艺术家们漫天要价,贫困剧团将巨额创作经费支付给某些大导演,几十万的要价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企业将近一年的收入啊!

不能把造成文化包工头现象的症结简单地归罪于评奖,奖还是要评的,因为全世界都在评奖。毛时安说,问题的症结不在评奖行为本身,而是把评奖与政绩简单地挂上了钩,错误地把评奖作为了考评文化项目的指标。我们的许多文化工作者都患上了精品焦虑症。毛时安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甭管有实力没实力辄就搞精品,请大腕,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在社会前进中有其发展定力,要在充满自然竞争的生态环境中发展,不能过分地拔苗助长。他认为只有我们的文化人保有沉稳的创作心态,培植良好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态,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文化包工头现象。

文化包工头-成败



文化包工头成就的是大事,毁的也是大事。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一部又一部剧作获奖,一种又一种荣誉加身,可多是昙花一现的短景,首演盛景无法延续,获奖时候的水平乃是最高水平,此后日渐衰退。文化包工头本事大,点子多,关系深,路子广,确实为繁荣舞台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往往成为一时一地的文化干将。但是,文化包工头加大了艺术生产的成本,紊乱了艺术生产的自然生态,加重了文艺发展的负担,甚至,成为文艺多样化发展的罪人有太多的作品打上了包工头个人的烙印,而不是时代的烙印。如是,是不是就可以把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演出、评奖等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都归罪于文化包工头?

文化包工头也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弄一出戏,有时候会累死人。可是,人们不打算原谅他们,因为,一台戏先是昙花一现,而后被置入冷宫,会令很多人成为悲剧很多心血成为流水。

文化包工头-相关措施



一、核心在于文化垄断,垄断同样会产生腐败

怎样看待戏剧界的这种现象,必须从思想理论上去认识。只有认识到位,解决的举措才能有的放矢。马克思、列宁分析过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特别是生产领域中的垄断问题,但没看到他们有过对文化领域垄断的分析。文化领域出现垄断现象,这可说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特点。但从其垄断的本质特征来说,倒是一样的,即是产生腐败。在生产领域的表现,主要是扼杀新技术、造成技术停滞。

二、关键是要改革现行文艺评奖(比)制度,把评奖(比)权还给观众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有的名导演、名作曲家等,要价如此之高,导演结果又不讨观众喜欢,文艺院团不去请他们不就完了吗!事实不行。现行体制促使院团领导要的是搏奖,新创剧目一旦能得奖,就既能拿奖金、又能得好评,不仅脸上有光,而且还有可能因此提升。

三、当前基本要务,有关宣传、文艺部门应该管一管

每一个文艺战士的成长,终需有两方面的因素,内因与外因。宣传、文艺领导部门,则是重要的外因。在文艺战线上,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导演、作曲家或演员,宣传、文艺领导部门功不可灭。反之,在文艺战线上出了一个不好的导演、作曲家或演员,其责也难以其咎。现在舞台剧制作中,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垄断情况,当然应该出来管一管了。这决不是要回到过去的管头管脚,而是有三个方面是应该予以顾问的:一是问一下思想。导演、作曲家,作为舞台上的开导者,应该为人师表,为广大演员和工作人员起表率作用。

文化包工头-参考资料



[1]中华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6-05/1722317.shtml

[2]文化传播网 http://www.ccdy.cn/pubnews/563894/20090214/567732.htm

[3]上海社会科学院 http://www.sass.org.cn/ggl.jsp?artid=33415

为您推荐

快餐文化②

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如今社会的节奏加快,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冲击传统文化。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

历史文化街区②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界定为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

文化遗产日②

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

文化传承人②

太监文化②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由于生存的年代久远,沿习相传他们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此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作太监文化的文化思维。太监文化的唯一任务就是一切为主子服务,即使主子吐出几句自己都不明白的胡话,他们也能..

文化贫血症②

文化贫血症 不中不西,非洋非土,虽然名为国画,但是,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远离中国文化的内涵意韵,根本看不出是出自中国画家之手,也与所谓的中国画的底蕴相去甚远。在国画创作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普遍缺失,形成了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②

西方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研究的最权威的著作。作者为雅各布.布格(克)哈特。   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粉碎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从此,意大利人不但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人性”。作者还认为,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