龠(yu)是中国的民族管乐器。就其持势吹法而论,大体可以概之为四,即:横,直,竖,斜。横吹者,笛,篪一类乐器是也;直吹者,簧哨一类唢呐,管子诸器属之;竖吹者,则为洞箫,尺八诸管。此三种持势吹法皆寻常习见,为大众所熟知。而独有斜吹一法,几乎不被人识,更不知何器属之。其实,斜吹之器,就是历代典籍中记载的极为久远的,并被描述为如笛,若笛状的古龠一类乐器。
龠-历史
竖笛
龠:又称苇龠、豳龠。关于苇龠,据《乐书》记载:古之人始作乐器,而苇龠居其先焉。震为六子之首,龠为众乐之先。可见它是十分古老的乐器。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周礼.春官.龠章》云:掌土鼓、豳龠。豳是古地名,在陕西境内。豳龠即指豳地之龠。
在《诗经》中亦有多篇提到龠,如: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等等,可见当时龠在民间相当流行。
关于龠的形制,古书亦多有记载:
《尔雅.释乐》: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风俗通》:龠,乐之器,竹管三孔
《毛诗传》:龠六孔
《广雅》:龠谓之笛,有七孔
《旧唐书》:管三孔曰龠
朱熹《诗集传》:龠,如笛而六孔或三孔。等等。
由此可见,龠形制如笛,竹制,竖吹,有三孔,六孔,七孔,其中以三孔年代最为久远。
宋代,龠传入当时的高丽,今日之韩国仍保存三孔龠。在1978年10月第三届三洲艺术节期间,香港大会堂举办的韩国乐器展览会上,展出了古老的三孔龠,其说明写道:龠是一种竹制的竖笛,有一V形凹槽及三个指孔。它被用于孔子祭典音乐中。
龠-种类
骨笛
中国的龠类乐斜吹乐器计有近十种,虽不见于大雅之堂,却一直活跃在民族、民间中,至少八千年未泯。现将今之所见的主要龠类乐器简介如下:
一、贾湖骨龠--今人多误称为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距今八千多年,是中国吹管乐器的鼻祖。器以鹤禽类的翅骨制成,管长25厘米左右,管身钻有音孔4-8个不等,无吹孔。斜吹之,发音嘹亮,七音齐备,音域可达两个半八度以上,能流利地作多宫翻奏,是一件完形的特色独奏乐器。
二、新疆鹰骨龠--流行于新疆天山一带,塔吉克人称之为奈依,柯尔克孜人称之为却奥尔,而今人则谓之鹰骨笛。器以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6厘米,开有三个音孔,可以演奏完整的七声音阶。音域一般为九度,而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则可以向低音区再拓展近一个八度音程。此器实即古代被称之为籁(奈依)的三孔龠在今天的活化石(《说文》:籁,三孔龠也。)塔族奈依多与达普(手鼓)合奏,常用于节日,婚礼,叼羊等民间喜庆场合。曲目有《奈依曲》、《恰普素孜》等。
三、哈族斯布斯额--北方流牧民哈萨克人的吹奏乐器。多以草原上的苇类丛文依草或松木制成,套以羊肠,缠以弦绳而这。管长约50多厘米,一般开有3-5年音孔。持势特点为下把以拇,食指二指按孔,吹奏以口半含管端,舌控吹口大小。演奏时,以喉声引出乐管声,并持续在整首乐曲进行中。其音色奇妙如天际自然而来。有学者据古文献中胡笳演奏有喉啭引声一法,认为斯布斯额实为古胡笳之孑遗。斯布斯额现仍流行于哈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之中,其代表曲目有:《思念》、《额尔奇斯河的波浪》等。
四,道教篍--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河南安徽等地,多为民间道士所吹奏。其器名今人多字作筹,古文献中则字作楚,而正名则应是《说文》中被称为吹筒的篍。据朱载(土育)《律吕精义》载:南龠俗称为楚,中原篍实为古南龠在今天的孑遗。现存民间的篍,多以竹笛改制。先将笛的上段自吹孔处截去(不要吹孔,保留膜孔),再将新截的管口削成坡形即可。篍的音色及音域皆与竹管相似而略感柔和。其特点是通过吹口角度与气息的有机结合,可以随温度对调高作一个小二度左右的微调。河南的篍见于大相国寺的祭祀音乐,而安徽的篍则作过黄梅戏早期的特色伴奏乐器。
五,刘氏九孔龠--1995年创制成功。器以粗竹制成,长约70厘米,吹口管径约3厘米左右。管身开有九个音孔,科学地按手形自然持势排列,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个半音,又与传统的管乐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达三个八度(筒音为中央C),音色质朴,雄浑,具有兼笛、箫、埙的于一体的特点,不仅是一件有八千年遗风余韵的特色独奏乐器,还是一种可以填补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声部的理想的新声源。
刘氏九孔龠现已登上舞台,主要曲目有:协奏曲《天山雪》、《地籁篇》(唐朴林曲)和独奏曲《诗经.甘棠》,改编古曲《梅花三弄》、《妆台秋思》及移植外国曲目《野蜂飞舞》、《威尼斯狂欢节》等。
龠-应用方面
笛
关于龠的应用,古籍亦有记载:
辽代雅乐八音竹乐器中有龠;
金代雅乐之舞,竹乐器中有龠;
而据元代史籍记载,三孔龠当时仍在宫中使用;
明代,龠既用于乐队,也用于乐舞;
直到清代,龠仍是雅乐乐舞的重要舞具,主要用于祭祀乐舞。
可见,龠在历代宫廷雅乐中使用较多,不仅用于乐队,也用于乐舞。
有关龠的演奏方法,古书少有记载,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说到三孔龠的演奏:左手食指按上孔,右手食指按中孔,右手中指按下孔,吹之,其声悉协音律。
龠-参考资料
[1] 上海乐器网 http://news.yueqi.sh.cn/list_7563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