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②

木鼓



木鼓



,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乐器和报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 。流行于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木鼓-乐器起源



木鼓

据《太平御览》 (卷七八)引三国时东吴沈莹《临海水土志》有关夷州(今台湾)之文所载:呼民 人为弥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着中庭,又以杵旁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 闻之,皆往驰赴会。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木鼓就已在我国台湾省流行,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号召。在云南佤族,木鼓虽未写入史籍,但从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可知,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关于苗族侗族的木鼓,远在晋代干宝之《搜神记》和《晋记》中就有叩槽而号,以祭磐瓠的记载。清代李宗昉《黔 记》:邻近诸寨,共于高坦处建造一楼,名聚堂。用一木竿,长数丈,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登楼击之,各寨相闻。清代佚名《苗民风俗图》中也画有男女立于木鼓两旁,手执竹片敲击的图像。

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山高林密的阿佤山区。在西盟、沧源的每一个佤族村寨里,都至少有一对木鼓,供放在寨中高地的一间竹制木鼓房里,左边放母木鼓,右边放公木鼓。在佤族人民的心目中,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还把制作木鼓的日子作为佤族隆重的宗教活动,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届时,全寨人一起出动,到深山老林里精选大树。他们认为用悬崖峭壁上砍下的树木制成的木鼓,才能给阿佤人带来更大的吉祥。树木砍倒以后,不仅全寨人盛装前来拉原木,就是邻村邻寨的人也会闻讯而来,有的人系好藤条,在有节奏的声和呼号声中拉动原木,有的人则唱起拉木鼓歌,边歌边舞,为大家助兴,这欢快热烈的场面,后来便发展成为独具佤族特色的拉木鼓舞。在拉木鼓途中,即使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人们还是故意放慢脚步,以便大家开怀畅饮 、尽兴歌舞。这一天,寨子里还要鸣枪、剽牛,使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在寨门口还要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制成木鼓置于木鼓房中,作为召集呼唤的信号和大型歌舞活动的打击乐指挥。

木鼓-乐器传说



木鼓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佰族传统的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每年12月(佤族的格瑞月)是拉木鼓活动的时节,整个过程一般需10天。[首先由头人和魔巴带领部分群众,在黑夜到选定做木鼓的大树,献上贡品,鸣枪驱鬼,再由魔巴念咒祈祷并挥斧砍树数下,接着人们轮流着彻夜把树砍倒,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意即给树鬼的买树钱,然后截一段两米多长的树杆,凿出树耳,穿上藤条,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盛装来到山上,由魔巴挥舞树枝领唱着作指挥,众男子分两边手拉藤条,应声合唱,拉动木鼓,妇女助威呐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饭,边跳边拉,把木鼓拉到寨门外;木鼓在寨门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杀鸡卜卦选好时辰后,举行隆重的剽猪、剽牛仪式,全寨人一齐将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的场地上,由工匠制作。

木鼓-乐器简介



木鼓

木鼓鼓面用牛皮制作而成,鼓面下面有20个木柄环绕鼓身。鼓身内部凿有扁长状音孔,里面有鼓舌和鼓牙,可以制造回音效果。鼓身左右两边有一种中间窄、两头宽的音槽及方形音窗,原来木鼓里面有那么多秘密,怪不得敲木鼓不同部位可发不同音响,它的声音还能传很远呢。木鼓一般长约2米,直径0.5到1米之间。分为公鼓、母鼓两种。别看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他们的材料、大小和音色都有很大区别。公鼓和母鼓相比,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用马老鹰树制作,长1.8米,直径66厘米。而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用红毛树制作,长1.5米,直径62厘米,比公鼓小一点。

打木鼓时用的两根鼓棰,长约40~43厘米,两头粗、中间细,有点像平时见到的哑铃。打鼓的时候,用手握着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敲击木鼓两侧,木鼓就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右手握一鼓棰,左手拿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鼓的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

木鼓-乐器形制



木鼓形制

木鼓,佤语称库洛、克拉,是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多采用红毛树、椿树或樱桃树等硬质的树干下部为材。传统的木鼓,形体粗大,一般长150厘米-250厘米,较大者可达 300厘米-400厘米,粗端直径50厘米-100厘米,较粗者可达150厘米。在原木中部纵向挖一狭长音孔, 距两端各20厘米,中间狭窄处孔宽6厘米,两端较宽10厘米-12厘米。音孔由两端向中间挖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

木鼓外表有的剥去树皮,一般通体光滑无饰,有的则在一端雕刻出牛头或人头形,也有的通体刻以三角纹或斜纹等图案为饰。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收藏的一个木鼓,鼓长155厘米、粗端直径50厘米、音孔长110厘米、宽10厘米。成对的佤族木鼓,虽外形和构造相同,但选材、大小和音响有别。

稍大的母木鼓,多用马老鹰树制作,发音较低而沉重;略小的公木鼓,常用红毛树制作,发音较高而明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西盟、沧源、澜沧等县的文工队,将木鼓加以改革,出现了长125厘米、粗端直径35厘米的小型木鼓。在原木中部挖一条两头宽、中间窄的音孔,音孔的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鼓舌的木墙,由两端往下挖出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差别,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每个木鼓都能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音响,音程相距为大三度或四度。木鼓常置于两块木板或两个石块上,使其离开地面有利振动发音。

制木鼓颇为讲究。每年阳历一月,是各部落、各村寨拉木鼓的季节。首先,由头人或魔巴在原始森林里选择最好的大树子(直径在三米以上,以柚木、黄心狼木为佳)。然后,组织全村的男女老幼,把大树砍倒,锯下一节最好的树干,拉回寨里做木鼓。他们认为这是 做神器的树木,拉运时必须走足路。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千百人簇拥着一段巨木,推的推,拉的拉,热闹非凡。而且不管路途远近,平坦崎岖,必须在一天之内拉回寨子。树干拉回来,刮去皮子,挖空树心,制成木鼓,架在寨边的神林里,并专门为其盖一座木鼓房。

木鼓-乐器演奏



木鼓演奏

演奏时,使用两根特制的木制鼓棰,棰长40厘米-45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与运动器械哑铃大致相似。敲击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发出咚咚之声,其音响可传数里之外。有时奏者右手持一鼓棰,左手持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音孔两 侧的鼓身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木鼓还可由两人或四人合击,奏出阿佤人熟悉的多种不同的鼓点,用以表达各种特定的内容。 木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佤族村寨,除逢年过节、宗教活动或盛大集会时演奏外,它的音响还常作为信号语言,用来传达战争来临或发生火灾等消息,以迅速集合群众。

此外,当猎人们出猎获豹归寨时,人们也敲击木鼓欢迎表示敬意。20世纪80年代,佤族的小型木鼓已登上文艺舞台,用它伴奏的佤族《木鼓歌》、 《佤族木鼓舞》和《甩发舞》 ,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表现出刚健豪放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赞赏。如今,佤族木鼓常与象脚鼓、(芒)、镲、葫芦笙、竹笛和竹鼓等乐器组合在一起为歌舞伴奏,用于年节喜庆等活动中。

木鼓-乐器风格



木鼓

在台湾省高山族和贵州省苗族、侗族民间流传的木鼓,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也是木梆类型的节奏乐器。据台湾东海大学吕炳川教授《台湾土著民族之乐器》记述,高山族的木鼓用桑木制作,鼓长100厘米、直径30厘米,流行于台湾省泰雅和阿美部族中,用于舞蹈伴奏。据台湾人类学教授凌纯声先生1953年调查,在花莲的阿美部族中,还遗存有在大树干上纵向开一音孔的木鼓。苗族、侗族的木鼓,用栗木或枫木制成,鼓长100厘米-200厘米、直径30厘米-40厘米,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用于丧葬、年节、祭祀等场合中,用杵棒击奏,节奏变化多样,常常边舞边奏。此外,在高山族和苗族中,还有一种用一段中空 (腐朽所致)的杉树或桐树干制成的木鼓,两端不封口,在树干上也开有一条纵向音孔(有的不开)。高山族阿美和平埔部族的鼓长70厘米、直径20厘米左右;苗族的鼓长200厘米、直径30厘米,多悬于树上用木棒敲击,此种木鼓用于传递讯息、召集村民或鼓舞士气等活动中,不参加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木鼓-乐器形成



木鼓

木鼓是佤族人民的通天神器,是佤族人民的保护神。

在以前,木鼓并不是乐器,而是一种祭器,是用来祭祀的,祈求木依吉保佑山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在阿佤山,基本上每一个村寨都有一间木鼓房,用于放置木鼓。木鼓房也是全寨人的宗教祭祀中心,相当于佤族人民的庙宇。当木鼓老了(旧了),就要制作新的木鼓来代替老的木鼓即拉木鼓。

决定了要拉一个新木鼓后,首先要由魔八杀鸡看卦,从看卦的情况决定上山选木鼓树的日子。到了上山选树的这一天,魔八再杀鸡看卦,由鸡卦的结果确定到哪个方向选木鼓树。确定方向后,就上山选木鼓树。通常要选3-5棵红毛树,然后将每一棵树的树皮割下一片带回寨子。回到寨子后,再次杀鸡看卦,决定选那一棵红毛树来制作木鼓。接下来,魔八再分别杀鸡看卦,选好上山砍木鼓的日子及由哪一家做主祭户(主祭祀户,就是负责全寨子人拉木鼓时吃喝的人家。负责主祭户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二至三家,在拉木鼓期间,几家人轮流着剽牛给全寨子的人吃。若是主祭户较为困难,则由全寨子的人家提供米、菜、水酒及牛,主祭户仅负责操办)。主祭户在被选中的当天要举行祭阿依俄仪式,既祭男性家神。能被选做主祭户,对阿佤人来说是莫大的喜事。

到了砍木鼓这天,魔八带着寨子的青壮年来到选定的木鼓树下,由魔八进行念咒驱灵。其内容是把周围可能因为砍木鼓树而可能伤害到的草灵、小树灵请开,请它们换个地方;请要砍的木鼓树灵和依附在它身上的其他神灵离开。然后,魔八围着红毛树向树上撒米、盐之类的祭物,边撒边念祭语。重复念诵几遍后,周围的人们向树上投剽枪之类的东西,以驱赶对人不利的坏灵。驱赶完毕,人们就开始安心的砍木鼓树了。

木鼓

砍树时,先由魔八在木鼓树上砍下第一刀,然后再由周围的青壮年在魔八砍第一刀处轮流着把木鼓树砍倒。树被砍倒后,魔八在树桩上放一块石头,并念祭语,请求树神让人们顺利地把木鼓拉回寨子。请求完毕,由魔八量好所需要的长度,再让青壮年小伙子们砍断,然后拉回寨子制作木鼓。

木鼓树要在砍好的第二天才能拉回。拉木鼓的这一天,人们要穿着盛装早早地来到山上,以表达对神的感激。拉木鼓前,先在树段两端各凿一个鼓耳,用来穿拉木鼓的藤绳。拉动木鼓后,一个魔八在队伍前撒米、水酒等祭品,另一个魔八则坐在木鼓上领唱拉木鼓歌,拉木鼓的人们以拉木鼓歌为号子,步伐整齐地向前走。主祭户在路旁的大青树下用稀饭、水酒招待拉木鼓的人们。

木鼓拉到寨门后,要把木鼓段调头并在另一个头打一个鸡蛋,以表示木鼓已完全离开了原来的树灵,将为阿佤人服务了。然后,木鼓被拉到木鼓房外,由技术高超的人凿制木鼓,木鼓作成后,再放置到木鼓房中。

木鼓-参考资料



[1] 鼓动中华http://www.ncet.edu.cn/computer/show/2007/2007cz/

为您推荐

边鼓②

边鼓 边鼓:是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在壮族铜鼓乐(常由4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常用于铜鼓乐合奏和道公歌舞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东兰、巴马一带。 边鼓-简介..

那额②

那额,又称热巴鼓。藏族、门巴族棰击膜鸣乐器。汉族称藏族手鼓。流行于西藏昌都、那曲、林芝、青海玉树、甘肃甘南、四川甘孜和云南迪庆等藏族地区。 那额-简介 那额:原为藏族宗教乐器。现已成为藏族热巴舞..

羌族手鼓②

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又称羊皮鼓或铃鼓,羌语称日木。羌族民间乐器,年代古老,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 羌族手鼓-形制结构 羌族手鼓结构 羌族手鼓,鼓框木制,单..

抓鼓②

纳格拉②

纳格拉 纳格拉 ,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身用铁铸成,故汉族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格拉-乐器简介 纳格拉 纳格拉(Nakers)是起源于阿..

乐杵②

乐杵 乐杵:高山族古老的民间乐器,是高山族最有特色的一种乐器,由舂米工具木杵演变而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音色动听,常用于歌、舞伴奏。 乐杵-历史 乐杵形制 乐杵是由原来的一种舂米劳动工具木杵发展演变而成的。..

布姑②

布姑 布姑在基诺族人民中长期流传,已经发展为有固定音高的成组竹筒。一般多由4~7个组成,以7个一组的最为流行。成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径5~7厘米。由一个人坐在地上击奏。7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音域由(g~a1)。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