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刃景颇族独有的横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区。吐刃:景颇语thuren的音译,也叫吐良。景颇族独有的横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区。吐刃一般都是吹奏者自制。最早的吐刃,由一粗一细、长度相等的两根竹管套接起来,在近中部的粗管上,开一方形吹孔,全管不另开音孔。现在的吐刃多用一根长50 厘米左右的细竹管制作,在中间开一个椭圆形的吹孔,孔壁修削得锐薄而匀称,管身上也无音孔。
吐刃-简介
吐刃是景颇族独有的横吹气鸣乐器,历史久远,构造简单。最早的吐刃,是由一粗一细、长度相等的两根竹管套接起来的,在近中部的粗管上,开有一个方形吹孔而成,管身上不另开音孔;如今吐刃一般用根长约50厘米的细竹管制作,在中间开一个椭圆形的吹孔,孔壁修削得锐薄而匀称,管身上也无音孔。由于吐刃仅有一个吹孔,所以吹奏方法独特,左手反握管身一端,将吐刃横于嘴唇上,对着吹孔送气,靠左手拇指和右手掌心分别开闭两端管口,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短,凭借气流的强弱、缓急变化和左右手开闭的不同配合,用平吹、超吹等方法,奏出高低有别的音阶,音域可达三个八度。通过右手的快速开闭,能造成同一音上的颤动和特殊音色。
吐刃-由来
关于吐刃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有小伙子勒央单直与心爱的姑娘彭金该里约会,当他到达会面地点时,发现姑娘正被一只老虎撕咬。他赶忙用乌腊竹削制成竹矛,诱老虎扑在竹矛上致死。但姑娘已被咬死。青年悲痛至极,将虎皮剥下盖住姑娘,并将刺中老虎的乌腊竹拔起,砍去两头,成一竹管,用嘴一吹,发出低沉凄婉的声音。于是他就对着明月吹了起来,借以倾吐内心的哀痛。
在景颇山寨,吐刃都由吹奏者自制自用。管身长而粗者,音色较润厚;管身短而细者,音色较清朗。三台一带的景颇人,常用管身较粗的吐刃,其他地方的则相反。
吐刃是景颇族儿童和青年们所喜欢吹奏的乐器,不论在山坡上放牛、在林间赶路,还是青年男女恋爱,都要伴着悠扬的吐刃声。景人还用它为各种民歌伴奏。每稻谷黄熟时节,景颇人还吹起吐刃,驱散鸟雀。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景颇族民间乐器,经过云南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已经登上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大雅之堂,吐刃以特殊的演奏技巧、高亢嘹亮的音色和风格迥异的乐曲,引起国内外听众的极大兴趣。
吐刃-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也十分简便,砍下一节竹子,把两段打通后,在竹管中间开一个吹孔,一支吐良就做成了。吐良的吹奏方法是用左手大拇指和右手掌心各按一端管孔,或全开、或全关,或一开一关,改变管中气柱的长短而获得不同音量,加一次奏时口唇气息变化及超吹泛音,音量,加上吹奏时口唇气息变化及起吹泛音,使它能够吹出乐音有三组之多,音色轻柔独特令人神往遐想。近年来,音师们对吐良进行了改革,用两节竹子接成一个吐良,扩大了音量,使音更明亮,音域更加宽广。
吐刃-演奏技巧
吐刃吹奏方法独特,左手反提管身一端,将吐刃横于嘴唇上,对着吹孔送气,靠左手拇指和右手掌心分别开闭两端管口,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以气息控制发出不同高低的乐音,用平吹、超吹等方法,奏出高低有别的音阶,音域可达三个八度。通过右手的快速开闭,还可以发出类似颤音的特殊音色。
吐刃-参考资料
[1] 新浪网 http://bbs6.sina.com.cn/cgi-bin/newsoul/soulview.cgi?id=621525fid=44postdate=2002-09-09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