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胡流行于广东潮州、福建闽南、闽西等地区。又称头弦。在汉调音乐与弦诗乐、潮剧伴奏中居领导地位。也用於闽南(十班)音乐。已有数百年历史,经过长期的流传,已成为广东汉乐中最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潮胡-简介
流行于广东潮州、粤北及闽南和闽西等地区。
潮胡在广东汉乐(又称汉调音乐或客家音乐)的和弦索(丝竹乐合奏形式)中居于领奏地位,故有汉调头弦之称。在广东汉剧(又称外江戏)伴奏中是主奏乐器。也用于闽南十音和闽西十班等民间器乐合奏。
潮胡:客家语称吊归、吊柜、吊龟子,也有的地方称汉调头弦或上手胡琴。
乌木为筒,坚木为柄,蟒皮为面,槽面甚小,柄甚长,(全长约65公分),而千斤甚下,发音焦急。琴杆、琴轴、琴筒均为木制,前口面积稍小,蒙蟒皮,用马尾弓拉奏。琴身和琴筒音窗嵌有螺钿花瓣。头弦采用丝弦,四度定弦法CF,固定調。
外江弦与头弦形制相仿,而略短小,但为五度定弦(如平剧之西皮)专用于客家汉调。
潮胡-历史
潮胡:客家语称吊归、吊柜、吊龟子,也有的地方称汉调头弦或上手胡琴。
已有数百年历史,经过长期的流传,已成为广东汉乐中最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流行于广东潮州、粤北及闽南和闽西等地区。
潮胡在广东汉乐(又称汉调音乐或客家音乐)的和弦索(丝竹乐合奏形式)中居于领奏地位,故有汉调头弦之称。在广东汉剧(又称外江戏)伴奏中是主奏乐器。也用于闽南十音和闽西十班等民间器乐合奏。
潮胡-结构
潮胡结构
潮胡与二胡相似,木制。
潮胡与二胡相似,全长约65厘米,琴杆、弦轴均为木制。
琴筒用木或牛角制成,筒前口直径稍小,蒙以蟒皮。
筒后口设音窗。潮胡的琴杆、琴筒和音窗上嵌有螺钢装饰。两轴、两弦,用马尾弓拉奏。
乌木为筒,坚木为柄,蟒皮为面,槽面甚小,柄甚 长,(全长约 65 公分),而千斤甚下,发音焦急。
潮胡-参考资料
[1] 潮剧大观园 http://www.chaoju.com/cz-yiyue/chaoh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