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碗是将精选的瓷碗按大小排列、放置于特制的木架上。水碗音量的大小与碗的大小及盛水的多少有关。碗越大发出的音越低,碗越小音越高,发音最低的是大海碗,最高音为小酒盅。如碗大小相同,则音高取决于盛水的多少。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支竹筷,敲击腕边发音,可演奏双音、刮音和滚音等,音色比木琴明亮,较钢片琴清脆,叮叮咚咚,十分悦耳。
水碗-历史
水碗
水碗源于远古时期的缶,由多个碗组成。
水碗:用大小不同的碗,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常用于歌、舞或曲艺伴奏。
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 《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
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
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
水碗-结构
水碗
水碗由大小不同的多个碗组成,音高与碗的大小及盛水量有关。
水碗是将精选的瓷碗按大小排列、放置于特制的木架上。
水碗音量的大小与碗的大小及盛水的多少有关。碗越大发出的音越低,碗越小音越高,发音最低的是大海碗,最高音为小酒盅。如碗大小相同,则音高取决于盛水的多少。
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支竹筷,敲击腕边发音,可演奏双音、刮音和滚音等,音色比木琴明亮,较钢片琴清脆,叮叮咚咚,十分悦耳。
水碗-归类
中国古代有一种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分类的方法,称为八音分类法。八音是指的八种材料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
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 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
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音chi,二声。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
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
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
水碗-相关
水碗
九大碗待客
清代、民国时期以来,宜宾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有说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流行在宜宾民间的此种席口,具有川菜五大流派中大河帮特色,其辣味略逊于重庆帮;咸味稍浓于成都帮;既不似遂宁、三台、南充、广安等地小河帮的以油炸为重点;更不像为满足盐巴公爷和糖坊老板口味的自内帮以怪菜取胜;九个碗几乎全部都姓猪,而配以就以取材的笋片、品芋、脚板苕(亦称淮山、火苕)之类。在旧时,物资不丰,多数平头百姓以能请吃九大碗作为最好的口福。因此之故,至今宜宾民间仍以吃九大碗作为宴客的代称。虽然如今的菜式在宴客时多以一二十式为常见,但宜宾人却依然以模糊数字和朦胧诗的风趣喊成是:那几爷子又在吃九大碗。
宜宾民间宴客之九大碗的结构,大体是:以蒸头碗(一般有攒丝头碗、酥肉丸子头碗、杂抖头碗)、肉扣(烧白)、杂扣(粉蒸肉)为主菜;另配猪之肚杂及上述四菜之边角余料,拌以笋、芋、苕或海带、粉条等烧、炒、熘、煸而为五碗,即凑成九大碗。若全为猪肉加羊肉(旧时牛肉不上席)而无鸡、鸭则又称大水席。农家贫困者常减去最后上席的红烧肉而以头蹄下水(肚杂)为主,则又叫水八碗。富有者,为显阔绰,常在头碗内加主料而分别被称为蹄筋席、竹荪席、海参席、鱼翅席等等,以示档次增高。也有的在最后上席的一菜上做文章,加以菇子蒸鸡、膀、海菜称菇子席,烧砂火锅叫火锅席,而最高档的则从昭通等地请来名厨办烧烤席。
水碗-参考资料
[1] 阆苑奇葩 http://www.chinamedley.com/langyuan/shu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