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舞②



婚礼舞

婚礼舞,随着婚礼程序和场面的变化,要跳三次。第一次是阿姑们在女方家门前迎接纳信时,排成两行,手挽着手,由领头的两人手里摆动着纳信送的礼物,边唱边向后退,跟随其后的阿姑们亦然,细步漫退,变腰,双臂前后左右摆动;第二次是新娘从改发式到启程,纳信在新娘的房门、堂屋门和大门前边唱边跳.跳时,双手左右搧动褐衫衣襟,原地踏步或左右摇摆,徐徐移步;第三次是在男方家门前,由送亲人的跳安昭舞,但不转圈,只手舞足蹈,边唱边跳。





婚礼舞-基本介绍





婚礼舞



婚礼舞是土族的一种有名的名族舞蹈。互助土族地区流传的土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土族婚礼习俗是土族人民通过与自然界的斗争和长期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土族能歌善舞,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且就连土族青年男女的婚礼,也是在一整套完整、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它与安昭相依相扶。安昭,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是土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歌舞形式。因歌词衬句有安昭索罗罗、安昭昭应昭呀等,故名。安昭是一种无乐器伴奏,以歌的旋律节奏引导相伴的集体舞。舞步轻盈,姿态优美。其形式是一人在前领舞领唱。众人紧随其后,伴歌伴舞,伴唱歌曲的衬词。

其舞步动作是;先弯腰,尔后前进,迈第一步的同时双臂向右摆动。迈第二步时又向左摆动。迈第三步时左脚高跳,随之两臂上举并向右转体一周,即完成一组舞蹈动作。如此循环往复,绕场歌舞跳跃,尽兴方止。安昭歌词一般三句成段,三段为一组。舞曲有安昭、安昭索罗罗、拉热列等。舞蹈节奏随歌曲的变化而变化。土族人酷爱安昭,每当欢度佳节或婚礼喜庆之日,人们都要相约一处,欢歌共舞。除安昭外,婚礼舞也是土族较为流行的民族舞。婚礼舞一般由两个身着白褐衫的纳什金(男方家派来的、能歌善舞的迎亲人)主演,其他人伴唱。动作各地不一。

婚礼舞-浪漫来源





婚礼舞



结婚前一天,男方在下午请两名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纳什金(即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拉着一只白母羊(象征着纯洁和财富)到女方家娶亲。此时,女方家故意不给纳什金开门,并由阿姑(年轻女子)唱起悦耳的:花儿,让纳什金对歌,还从门顶上向纳什金身上泼水,以示吉祥。直到阿姑们被唱得无歌以对或者是娶亲人词穷时,女方才肯开启大门将纳什金邀至家中。随后由新郎向岳父母敬献哈达,拜神佛,礼毕上炕喝茶、吃饭。此时阿姑们拥挤在窗口唱起婚礼曲,气氛热烈欢快,紧接着阿姑们冲进屋里拉起娶亲人到庭院或麦场上去跳安昭舞。整个婚礼一直进行到深夜才结束,其间所涉及歌舞的种类近二十种,一场土族人的婚礼就是一次优美的歌舞盛典。

第二天天亮前,新娘经过梳妆打扮,头上罩上一层层五颜六色的漂亮纱巾,上马起程。新娘的亲属将一把红筷子撒在院子里,母亲将新娘穿过的衣服扔出墙外,表示姑娘已经出嫁。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小出小进,一种叫大出大进。所谓小出小进,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变发式。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庄重。所谓大出大进即在娘家改发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这种方式比较简便、省事。小出小进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规定的时辰,须坐经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摆着经卷、柏树枝、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羊毛等九种吉祥物品。纳什金在堂屋门前唱《依姐》歌,并使劲摆动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毡或红毡抬着沿院里的圆槽转三圈后,出门上马。大出大进的出嫁方式,纳什金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亲或姐姐陪着绕圆槽三圈后,出门上马。



婚礼舞

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当天随送亲队伍回去,伴女则要等到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门时带回。新娘在娶亲人、送亲人的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门口,首先由新郎捧着美酒和哈达,迎上前去接新娘下马。在他身后,每一步站一个姑娘,一个捧着酒盅、酒壶,为送亲的宾客致酒。新郎新娘进门时,进大门时,有两个年轻妇女在前面拉着红毡或白毡,新郎新娘跟着毡,男左女右,抱着用红布制作的布娃娃,并肩缓缓迈入庭院。如果是小出小进,则新娘到伙房灶神爷前,由事选定的妇女动手为她梳头改发式,穿新婚服装,开口。开口仪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选定的妇女,手拿用红线缠着的擀面杖,在新娘面前绕几下,说:新娘新娘你开口,金口玉言,家里的话不要到外面去讲,外面的话也不要在家里乱说,守口如瓶,免惹是非,穿戴后,即举行拜天地。新郎新娘要连续拜四次,进入洞房。接着谢媒人,土族称瓦日哇西买拉。人们围着媒人,一边唱谢媒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并向他嘴里喂炒面,额头上贴酥油。红仁切和媒人都被请到上房,设宴款待。过去一般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现在有摆八盘的,还有土、汉宴席并上,十分丰盛。



婚礼舞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隆重热烈。提亲。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为男性,一般要请村里有名望的长者,或与女方家沾亲带故的人,便于说合。提亲时,两位媒人要预备j锅馍和蒸花卷各一付、酒两瓶,并带上哈达,到女方家说亲。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把礼品原封不动地送还男方。若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礼物,热情招待媒人,并将空酒瓶送回,这是非常别致而明确的信息。定亲。女方家同意后,请来本家各户家长,并邀请男方家的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起来商量定婚。男方需带两包茯茶、三瓶酒、一条哈达、两付馍馍,作为吃喝礼。并送给女方家父亲一包茶,母亲一件长衫料子。同时送一部分财礼。在议礼过程中,女方家开始故意要很多彩礼,这时,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长辈频频敬酒,说好话,使彩礼的数目降到最合适的程度。

送礼。定亲后,男方家请媒人给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礼。但主要的彩礼要在办喜事前三个月送毕,以使女方缝制衣服等。彩礼分干礼、衣料和首饰,也有全部送线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按土族传统习惯,在未娶亲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现在逢年过节,不仅要去,还要给女方家人分别送礼物。选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大约在一个月前,先由男方举行择吉日仪式。土族称婚宴为霍仁,择吉日称砣让霍仁,即首宴。参加择吉日首宴的,有女方父亲、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对等地请人赴宴,加上媒人,约有七八个人,共同请神择吉日。娶亲。在娶亲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称麻择。女方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送来礼物。女方家设宴招待,并摆嫁妆,当众一一交待男方送来的彩礼,缝制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这时,姑娘要哭嫁,哭嫁词委婉动人,感谢山神、土主、父老、乡亲、父母、哥嫂、姐妹的养育之恩和深厚情谊。为了纪念这种带有名族色彩的婚礼方式,他们通常在后人结婚时载歌载舞,婚礼舞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婚礼舞-各地区的发展





婚礼舞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很多人一起条婚礼舞,或者观看新朗新娘跳婚礼舞。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



婚礼舞

霞浦畲族婚俗是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其他地方或别的民族的婚俗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极大的区别。有以下显著特征:霞浦畲族婚俗,畲歌贯穿于婚俗的始终。以歌定情,男女双方通过唱歌、对歌而产生爱情;以歌会亲,出嫁前有做表姐这一陪客唱歌的特殊风俗,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三个月,借以探望亲戚来学歌对歌;以歌完婚,有做亲家伯这一歌俗,即男方在成亲前两天,请一名出色的歌手作亲家伯到女家。亲家伯要处处规矩,又机灵老到,婚宴一散就进行人们最感兴趣的会歌。在婚俗中,畲歌贯穿于始终,含有丰富的畲族歌言素村,从中可窥见畲族的传统习俗、人生礼仪及历史。 (婚礼过程有成套的仪式,尤其是做暖房(亦称会八仙)最具民族风味,是畲族舞蹈的重要素材。1956年,霞浦县根据畲族婚礼,创作了《难为亲家伯》、《畲族婚礼舞》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得到好评。其入编《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国家邮电部将其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邮票。安昭,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是土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歌舞形式。因歌词衬句有安昭索罗罗、安昭昭应昭呀等,故名。

婚礼舞-流传意义



互助土族婚礼具有土、藏、汉文化兼容的特点。土族婚礼歌内容曲调优美,蕴涵丰富,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神化、人生礼俗等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土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寓含土族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等内容,涉及土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土族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土族文化、历史、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婚礼舞-相关链接



1、http://www.56.com/u66/v_MjQ5NjA4MTU.html

2、http://www.56.com/u41/v_MjQyMjU0NjI.html

3、http://www.56.com/u89/v_MjcwNjk1ODI.html

4、http://www.ndwww.cn/news/wy/whmd/200804/15792.html

为您推荐

尼泊尔婚礼②

摘要:在尼泊尔传统婚礼中有着独特的风俗,那就是少女婚(又称罗汉果婚礼)。尼瓦尔族小女孩在她的少女期间,即从二三岁到进入青春期,必须举办一次少女婚礼,结婚对象是一种当地的水果罗汉果(贝尔果),一个女孩只有举办了少女婚礼,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