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大同市御河之东、沙岭村东北约1公里的高地上发现的12座北魏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200余件。下面介绍墓群中一座保存精美壁画且有文字纪年的砖室墓,编号M7。
M7位于墓群的北部,为长斜坡墓道砖构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位于甬道西端,平面呈长方形斜坡状。墓道与甬道相接处是一砖砌的封门墙,甬道为拱券顶,地砖呈“人”字形铺设与墓室相连。墓室位于甬道的东端,平面呈弧边长方形,墓顶上部早已破坏,根据形状判断应为四角攒尖顶。墓室内破坏严重,回填土中有许多木质碎渣,棺底有大量木炭,用以防潮。在墓室的西北角虽存一个北魏墓中惯用的石灰枕,但未见人骨架,只是在墓室东部发现2段牛腿骨。出土器物共27件,其中铜牌饰1件、铜帐钩1件、银圆饰6件、铜泡钉1件、铁器1件、釉陶壶5件、素陶壶5件、素陶罐6件,还有1件残漆耳杯,底部依稀可见“莫人”2个刻划文字。
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彩绘漆片(胎质已朽)。拼对墓葬中残存的漆片,上有彩色绘画和文字铭记。在漆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男女主人端坐、疱厨、扬场3处精彩的生活场面。大块的漆片上有一处亦楷亦行的文字铭记,据文字推测,墓主人死于太延元年(435),鲜卑人,是侍中尚书主客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
壁画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顶、侧部,总面积约24平方米。先用红线勾画局部轮廓大体定位,再以黑线勾画整体轮廓基本定稿,然后进行着色(红、黑、蓝)。
北壁:以红色水平线隔离为上下两栏。上栏又以红线纵向分为6格,每格内画一象征天上星宿的奇禽异兽。下栏从上到下共排列7行,第一行绘有19位女性,头挽高髻、身系飘带、袖于胸前,一直延续到东壁中间。细红线隔离之下整个画面是一幅盛大的车马出行图。第一排是6名执缰的导骑,第二排是6名吹角的军乐,后有抬鼓、演奏、杂耍的乐伎,还有扛幡持节的侍卫以及身穿披风、手持长矛的仪仗,队伍中间是一辆高大华丽的车辆,顶部呈伞盖状,车前有帷帐,车后有插旗,画面中残存一面目端庄、比例较大的男性头部,应是端坐在车内的主人。车后有头戴鸡冠帽的轻骑兵、甲骑具装的重骑兵、身穿铠甲的步兵和男女侍仆随从。
东壁:下栏最上一行与北壁和南壁连为一体,只是一分为二。从中间往北有8位女性人物与北壁一致,往南有10位男性人物与南壁一致。下栏正中有一高大的建筑物,庑殿顶,鸱尾上翘,顶上中心位置站立一只金翅鸟。阑额与撩檐枋之间有红色人字形和一斗三升斗拱,之下有折叠成半圆形的帷幔,里面端坐着男女二人,应是墓主人夫妇。南侧男子头戴垂裙的黑帽,身着窄袖交领袍衫,右手持麈尾举于肩。北侧女子头戴垂裙的黑帽,身着与男子相同的服饰,右手指于胸前。此二人形体明显大于其他人物,还有数名面向主人的侍仆,形象矮小得多。建筑物的周围有车辆、马匹、人物等,两边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南壁:分为上、下栏。上栏损坏严重。下栏从上到下共排列7行,第一行与东壁连为一体,共绘有24位男性,面向西,身着斜领长襦,手中持物。用细红线将上面人物和下面场景隔离。场景分为东、西部分。东面不仅有主人居住的庑殿顶房屋,还有数量较多的乐伎、侍仆、食物、酒具、马匹,是一幅场面较大的群体宴饮图。西面第二行有3个粮仓和4辆装满货物的架子车,其间有4棵树点缀。第三行有一辆较高大的红顶卷棚车,上有帐幔一道,覆盖车厢。后面还有一辆似屋顶形式的车辆,但形制较小,最后面是2辆装物的架子车和1位女性。第四行有4个顶部可以开启的毡帐,大的毡帐中有端坐和站立的女性,周围放有食物和温酒樽等生活用具,前面有侍仆和乐伎,另一个较大的毡帐中有一位站立的女性。第五行有2位男性正在杀羊,下边有一火烹,正在炙烤羊肉串。整个场面的西北角绘有一组劳动场景,似在酿酒。
西壁:在甬道两侧以红边作框各有一武士。北侧的武士头部漆黑,身着红色长衣,左手持剑、右手举盾,南侧的武士穿戴一样而动作相反。
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神话题材。画面上两人头戴花冠,下半身龙身长尾交缠在一起。甬道两侧红边作框,各有一名面目丑陋、戴盔披甲、脚穿黑履、拿剑持盾的武士,穿戴一样而动作相反。
M7既有色彩亮丽的漆画又有保存基本完整的壁画,还有墨写书迹的文字纪年,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这在北魏平城时期众多墓葬中是唯一的,展现的是墓主人时代——北魏太延年间的社会现实生活。从形象和风格来看,更接近于汉魏。M7不仅填补了汉唐考古壁画没有北魏时期定型材料的空缺,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我国民族风情、丧葬习俗、服饰装备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