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②

1.历史人物(1889.5.8——1991.12.14)

  

【人物简介】


  张群,字岳军,四川华阳(今四川省-)人。保定军官学校肄业,日本陆军学校毕业。
  1889年5月9日(清十五年四月初十)生于四川省华阳县。父张汉霞,字星亭,母姚氏。张群幼年曾在家乡念,学的是一些典籍。后其父升官,全家迁至成都,张群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知识、新思想,阅读了一些宣传的刊物。
  1906年,张群决意,他携带其父给的60块银元作为旅费,北上参加保定陆军学校的考试,并被录取。在校一年多,旋于1908年考取赴日留学生,进入日本军部办的一所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此时,张群与同在该校学习的蒋介石相识。据张群后来回忆,“本来准备学步兵的,可是与蒋先生一见如故,于是不学步兵而学炮兵,以期与蒋先生朝夕相处,共同切磨”。在,张群与蒋介石一起加入了同盟会。在完成了振武学校预备课程后,张群与蒋介石到日本新潟高田的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见习。
  

【生平详细介绍】


  1911年10月,爆发。在日本各见习营的中国士官生纷纷离开日本回国。张群与蒋介石偷渡回上海,立即参加了领导的上海起义。起义成功后,于11月4日组成了都督府,陈其美被推举为都督,为参谋长,张群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张群在黄郛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任团参谋,团长为蒋介石。1912年春,张群升任营长。这一时期,张群与蒋介石、黄郛关系甚密,并结拜为兄弟。
  1912年10月,张群在上海与马育英结婚。马与张群同岁,江苏昆山人,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两人生有二子二女,长女幼时夭折,存二子一女,长子名继正,次子名继忠,次女名亚兰。
  后,张群与蒋介石、等人希望到国外去留学,继续读书深造。在政府稽勋局局长的支持下,张群在婚后不久携夫人北上,准备由陆路前往。但是,此时国内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举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这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打压国民党,袁世凯派出杀手南下,准备刺杀国民党要人。在天津的黄郛得知这一情况,担心在上海的陈其美的安全,遂遣张群于3月初由天津前往上海报告。之后,张群转往,准备搭乘返回天津时,听到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遇刺的消息。
  宋教仁遇刺身亡,使国内舆论大哗。孙中山由日本返国,认为“非去袁不可”,力主兴师讨袁。“”于7月发动。张群在陈其美催促下,放弃去英国的计划返回上海,参加“二次革命”,任上海讨袁军副团长(总司令是陈其美,团长是蒋介石)。不久,“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大肆搜捕国民党人,张群携夫人和其他国民党人亡命日本。这时,恰巧日本政府宣布保留辛亥年在日本联队的士官生的学籍,张群于1914年再度入日本士官学校读书,翌年毕业。因为国内袁世凯正阴谋复辟帝制,回国不大可能,加上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的无理要求,迫使袁世凯接受,使中国人在日本生活有不安全感,所以张群应友人之邀,到南洋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在首府巴达维亚(Batavia,印尼独立后改名为Jakarta)的中华学校教书,暂避风头。
  1915年12月,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宣布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奋起反袁,发动。12月25日,、等在起义讨袁。张群此时响应护国运动,从爪哇回国,投身反袁,曾任国民党浙军参谋官。
  1917年,任国务总理,通过“”等善后大借款,大肆出卖主权,遭到国人谴责。张群积极参与反对段祺瑞借款的活动。他代表上海的两家报社《中华新报》和《》,参加上海新闻记者访日团到日本,进行反对借款的活动。张群凭借曾在日本军校读过书、与日本军方人士有过接触的条件,与当时的日本参谋部次官、中将进行了交谈。张群问田中,日本为什么要帮助段祺瑞?田中回答说,北京政府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段祺瑞是中央政府的总理,因为“中日亲善”,段现在没有钱,没有力量,而中国要参加欧战,必须增强实力,所以要支持他,借款给他。张群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你们这不是看错人吗!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军阀的派系多,互相混战,如果这一派的势力增强了,使他有了凭借,正足以挑起他的野心,引起更多的内战,使中国内战不休,更贫更弱,这哪里算是帮助中国呢?①张群与田中的谈话不欢而散。西原借款最终签订。张群回国后在《中华新报》上发表文章《中日亲善的疑云》,批评日本的对华政策。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组织护法军政府。作为国民党员的张群到广州在大元帅府任参军。翌年4月,在政学会的策划下,桂滇军阀操纵国会非常会议,改大元帅首领制为总裁会议制,孙中山坚决反对并愤而辞职,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张群则继续留在广州,于8月间被任命为军政府政务厅的副官长。1920年,受命前去四川,调解四川督军和省长的不和,后留下任四川警务处长兼成都警察厅长。1921年,西南军阀纠纷再起,张群调处失败,遂离川赴上海闲居一年有余。1924年初,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写信叫张群前去广东,他借故推托。这时期,张群的好友黄郛深得北洋政府的信任,于是张群前往北京和黄郛在北洋政府中共事。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由于黄郛的关系,张群投身的国民军,来到在河南的国民军第二军那里。不久,任河南警务处长兼警备司令以及开封警察厅长。这段时间,张群和在广东的蒋介石经常保持联系。1925年,应蒋介石之约,张群离开河南到广东参加北伐,从此开始与蒋共事,成为蒋的一位重要谋臣。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进入江西,张群成为南昌司令部的总参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张群在上海积极协助蒋。他和新任上海市长黄郛密切合作,通过政治交易为蒋介石获取工商界的支持。8月13 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不久到日本考察军事和外交,张群作为翻译官陪同前往。蒋在日本会见了田中义一等政界军界要人。田中在言谈中表露出阻挠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意。1928年1月,蒋介石通电宣告复职。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集国民党军政大权于一身,继续进行北伐。张群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同时兼陆军部政务次长、上海兵工厂厂长和同济大学校长。
  北伐军进军山东,触及日本在山东的利益。为避免出现直接的冲突,张群负命前往日本与日本政府进行交涉。5月4日,张群抵达东京时,才知道在前一天发生了,日军肆意屠杀中国军民。5月5日,张群会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纷争。稍后,日方决定派参谋本部第二部长作为谈判代表前往。张群迅即回国,13日抵。蒋介石决定张群作为中方代表与松井交涉,所采取的方针是“尽量容忍,使完成北伐统一为第一要务”。张群与松井在济南南边的党家庄会谈,几番交涉,无有进展。日军仍驻留济南,国民党军妥协退让,绕道北上。
  1928年6月,北伐结束。此后,张群再次衔命赴日。他在与田中义一会见时表示,蒋介石即将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希望日本在东北问题上保持友好态度,对中国的统一事业不加阻难。12月,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表面上的统一。次年3月,张群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不久接替黄郛任上海特别市市长,至1931年。任内,在上海市区设施建设上有所建树。这期间,在国民党军阀大混战中,张群始终协助蒋介石对付各路反蒋势力,以巩固其地位。1930年5月爆发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联手反蒋,蒋地位危急。而坐镇东北,静观局势的变化。蒋介石为拉拢张学良,派张群和前往东北,游说张学良。张决意倒向蒋,9月18日,发出拥蒋通电,随即派兵入关。蒋介石最终在中取胜,进而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1931年爆发,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寇占领了。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国民党政府进行抵抗,在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日浪潮。张群此时赞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认为中国正处于贫弱和内战的境地,无力单独抗击日本。张群的言行引起上海抗日救国团体的不满,指责张群是亲日派,因此,他辞去了上海市市长一职。是年冬,张群到,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武汉行营政治处,对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进行多次“围剿”。
  日寇侵占东三省后,又把矛头指向华北。1933年初,日军先后攻占和,并向各口进犯,平津危急。国民党政府一心“剿共”,对日寇的进攻采取妥协的政策。5月3日,国民党政府明令设立行政院政务整理委员会,任命亲日派黄郛为委员长,北上负责对日交涉停战。张群为协助黄郛,与之一同前往北平。22日,黄郛与日本驻北平武官永津达成《停战案概要备忘录》。5月31日,在蒋、汪的同意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指派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从1933年中到1935年底,张群任湖北省政府主席。这期间 为稳定华中,他在湖北推行了以下几项工作:赈灾、调整税率、促进地方工业、平衡财政收支、提高行政效率、选拔县长、召集省参议会等。
  1935年11月12至23日,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此时国难日重,国民党内外要求“立息内争”的呼声高涨。蒋介石在会上发表对外关系演讲,声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也不轻言牺牲”;“以抱定最后牺牲之决心,而为和平最大之努力,期达奠定国家复兴民族之目的”。这表明国民党的对日外交开始发生某些变化。大会以后,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2月16日改组,蒋介石接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张群出任外交部长。从此至1937年12月25日,张群任外交部长职一年两个月又十天。
  张群此时担任外交部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利用他与日本的渊源,“希望透过各种公私的关系,来缓和中日间的紧张局势,使政府能有力量先把国内的问题料理清楚,这也是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就任的第三天,张群就外交方针发表谈话,指出:“中日两国处于今日之情势,若不谋国交之彻底调整,不独为两国本身之不利,即和平,亦将受其影响。故本人受任以来,即具有充分决心,主张由外交途径,调整中日关系。”“所谓调整,以地言不限一隅,以事言不限一事,以时言非为目前之苟安,而为双方万世子孙谋永久之共同生存。”张群表示:“深望双方负责当局,就大处远处着想,各用最大之努力,树立善意的谅解,祛除敌意的祸根,尤须相互明了其立场与困难,迅速经由正当途径,开诚协议。”本着这一方针,张群一改前任汪精卫“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外交政策,主动与日方谈判,以求中日关系的全面调整。在任期间,张群先后与日本三任驻华大使有吉明、有田八郎、川越茂进行谈判,采取强硬态度,竭力与日方周旋。
  中日外交谈判首先涉及的一是华北问题,二是如何看待“广田三原则”问题。1935年12月20日,张群与有吉进行第一次会谈。张群表示,“愿以最大努力,经由外交途径采用正常办法,商谈中日间整个关系之调整”。同时提醒对方特别注意,“在进行商讨解决中日双方问题时,日方在华北一切行动务须停止”。有吉提出要国民政府授权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就地解决中日问题之全权”,张群当即拒绝。关于“广田三原则”,有吉表示,蒋介石已于上月20日表示无条件的赞同,问张群意见如何。张群答道:“蒋委员长之言赞成,系赞成三原则之商讨;无对案者,系因三原则无具体意见,无从提出对案,绝非无条件的赞成三原则,乃希望贵方提出更具体之意见,以便商讨之意。”此后,张群又特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否认所谓蒋介石无条件赞成三原则的说法。
  1936年2月7日,日本召回有吉明,改派有田八郎为驻华大使。从3月16至19日,张群与有田在南京举行4次会谈。16日第一次会谈历时三小时。张群主张从东北问题谈起,有田谓尚非其时。张群又称至少须先消灭妨碍冀察内蒙行政完整的状态。这次会谈没有结果。17日的第二次会谈,有田提出“广田三原则”,张群表示不赞同以广田三原则作为调整中日关系的基础,并声明整个的立场和见解。18日的会谈,有田说明了日本的立场和见解。19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谈,后发表共同声明,谓双方见解未能全部一致。张群与有田4次会谈虽无结果,但气氛改善了许多。中日间的紧张情势,也较前有所缓和。据张群的外交报告称:“经此四次谈话之后,形式上虽无结果可言,而有田对于我方实际情形,确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当他回国就任外相之后在议会演说外交方针,已一改从前的口吻,对广田三原则,亦有不拘泥形式之说,对华北地方问题所持态度,也和以前不同。”有田在华任期不足一个月,3月24日广田内阁组成,有田任外相。随后,日本任命其驻天津总领事川越茂为驻华大使,6月下旬川越来华。
  在有田离华、川越尚未到任期间,日本加强在华北的驻军,日军在天津人数由2000多人骤增至8000多人。北平已处于日军威胁之下。国民政府外交部几经交涉,均无结果。之后发生成都事件和北海事件。在此背景下,张群与川越于9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谈,至12月3日共会谈8次。第一次会谈开始,张群主张先谈蓉案(成都事件),不与调整问题混为一谈。但川越认为蓉案不难解决,若仅解决蓉案,仍不能缓和日方空气,须先解决若干政治问题,始可商谈蓉案。日方遂提出如下要求:允许日本在长江驻兵;修改教科书,删除排日思想;华北五省自治;中日经济交流。张群予以拒绝。然而,日本并不罢休,9月23日在第三次会谈中,川越又强硬地提出极苛刻的7项要求:(1)取缔排日问题;(2)华北问题;(3)共同防共问题;(4)减低入口税问题;(5)上海至福冈间通航问题;(6)聘用日籍顾问问题;(7)取缔朝鲜人问题。张群在与蒋介石商议后,断然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并逐项予以批驳。此后,张群与川越竭力周旋,谈判几濒破裂。11月绥远战事发生,谈判停止。
  张群与日方谈判坚持强硬态度,改变了以往妥协、退让的对日政策,这在国民党政府对外交往中是罕见的。张群为抵制日本侵略所作的外交努力应予肯定。
  发生后,张群被攻击为亲日派。1937年2月25日,张群向蒋介石提出辞呈。3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继任外交部长,张群改任中政会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战开始后,张群于8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2月,日军进攻南京,驻华大使陶德曼进行调停,张群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参加谈判。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后,行政院于1938年1月进行改组,张群任行政院副院长。同月,四川省主席去世,国民政府准备以张群为四川省主席,因四川军阀反对未果。1939年1月,国防最高委员会成立,张群任秘书长。1940年11月,接任四川省主席兼成都行辕主任,直至抗战胜利,为民国时期任四川省主席时间最长者。
  1945年8月,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张群与、、作为国民党代表和、进行了谈判。经过40天会谈,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张群在协定上签了字。12月底,国民党接受中共就无条件停止内战举行商谈的提议,派张群、邵力子、王世杰与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进行商谈,翌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议》。10日,张群又与周恩来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并向各自所属部队发布停战令。
  根据停战协议,1月7日正式组成三人小组,张群作为国民党方面代表参加小组(中共方面代表周恩来,美方代表)。10日,张群与周恩来又签署了《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成立了在三人小组领导下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张群为国民党8名代表之一。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均遭践踏。6月26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内战开始。
  此时,张群为医治耳后肿瘤赴诊治。在美期间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了接触。回国途中在日本停留三日。
  1947年4月,国民党在召集“制宪国大”后改组政府,18日公布了国民政府委员和五院院长名单,张群任行政院长。在任期间,张群政治上积极贯彻蒋介石“戡乱建国”方针,网罗一些小党派推行所谓民主政治。经济上实行控制物价、稳定币制、整理税则和鼓励生产等措施。进入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展开更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国民党统治。为挽救危机,欺骗世人,国民党于3月29日至5月1日召开“行宪国大”,中心议题是选举正副总统。会间,蒋介石表示无意竞选总统,实则嫌总统权力受到限制。张群明了蒋的用意,遂串联各方人士提出一项“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权”的建议,并得到国民党中常会的通过。由此,蒋介石接受提名并当选总统。5月,张群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改任总统府资政。
  1948年8月21日至9月13日,张群携夫人赴日访问。其间在东京与进行了4次会晤,内容涉及战后日本政治走向、东亚局势和中国内战的形势等。张群还走访日本各主要城市,与日本各界首要人物见面,大致了解了战后日本的基本情况。回国后,他在广播电台发表题为《日本观感》的讲话,介绍了战后日本的情况。他表示:“日本大多数人民业已在战争经验中觉悟到好战精神的无效,日本人民业已在占领时期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中央权力业已分散削弱,全能政治无从再度抬头。”“我们应该抛弃消极的无益的猜疑恐惧和批评指摘。我们应该对日本采取积极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对日政策。”
  从日本回国后,张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1949年初,国民党统治已。在国共和谈之前,张群曾被提名为和谈代表,但因中国共产党公布的战犯名单中包括张群在内,故未能成为和谈代表。1949年春,张群飞赴重庆,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策划在西南建立反共基地,以挽危局。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逃往成都。12月8日张群携蒋命飞赴,劝说云南省主席反共到底。当晚,卢汉将张群等人扣下,并于次日发表通电起义。10日,蒋介石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此时国民党飞机在昆明上空盘旋,要求卢汉释放张群等人。11日,张群获释并乘的飞机飞赴香港,中途遇雨转飞海防,而后抵达香港。21日乘船到台湾。
  张群到台湾后,蒋介石委以“总统府”资政。1950年初任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翌年兼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张群还被推为国民党中央直属党部第一小组组长。
  由于张群与日本的密切关系,他继续充当蒋介石的对日政策顾问,并多次访问日本。1952年8月,张群在台湾主持成立所谓“中日文化经济协会”。之后赴日访问,洽商台湾与日本的合作问题。1954年5月,蒋介石任命张群为“总统府”秘书长,协助蒋处理台湾内外事务。9月,张群访日,与日本商谈开发基金计划,并与日本首相发表联合声明。1963年5月和1964年8月,张群又两次访日,鼓吹“中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反共”。他与日本的极右势力联系紧密,极力拉拢日本政界人士,如岸信介、等人,以改善和加强日台关系,阻挠日本与新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64年8月,他还访问了与当时的总统举行了会谈。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5年12月,张群作为“特使”赴,出席天主教教廷大公会议闭幕典礼。之后,又访问欧、亚14国,27个城市,为台湾在国际上争取生存空间而积极活动。
  1972年5月,张群向蒋介石提出依例自退,蒋仍命其为“总统府”资政。1974年7月6日,张群妻马育英因心脏病不治在去世,终年86岁。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张群表示“痛苦的心情,是不能以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1979年5月9日,国民党中央在台北授予张群中山奖章,宣读功绩词并亲自为张群佩戴中山奖章。
  张群晚年精神矍铄,擅长养生之道,其所著《谈修养》一书,在台湾印行了9版。该书有养身、养心、养量、养气等章。
  张群一生与日本有很深的瓜葛。晚年他著有《我与日本七十年》一书,全面详尽地叙述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与日本交往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990年12月14日上午,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1岁。张群去世后,主席于15日发去唁电,表示哀悼。
  

【新政学系首脑】


  1928年1月7日,蒋介石复职总司令。张群随后回国,继续担任总参议,旋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长,还兼任过一段时间同济大学校长。
  由于张群的推介,原属北洋时期的政学会成员如黄郛、杨永泰、吴鼎昌、熊式辉、陈仪、吴铁城、翁文灏等,改换门庭,积极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成为国民党内一个主要的政治集团,人称“新政学系”。这是一个熔旧式官僚、新派学者和政客名流于一炉的松散的政治组织,品质既杂,水准不一,关系微妙。1931年“新中国建设学会”在沪成立,这是“新政学系”走向公开的标志。新政学系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担任过蒋介石秘书的杨永泰,一度成为宠臣,另一个就是张群。杨永泰被刺杀后,张群成了“新政学系”的唯一领袖。政学系的主要工作,就是拉拢各党各派,增加蒋介石政权的实力。其中,张群起了重要作用。张群在蒋介石身边,被称为做“糨糊、胶水工作”,许多实力派、反动党派,几乎都通过张群而与蒋氏结合。所以有些人又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张群是“蒋介石的怀刀”,为蒋氏出谋划策,四处游说。蒋氏经常把最不放心、最难处理的事情交给张群去办理,张群也最能领会蒋氏意图,而不折不扣去执行。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原大战时入关援蒋,都因为有张群的周旋奔波。民社党首领张君劢、青年党主席曾琦等,都由张群介绍给蒋介石。一些地方军阀,杂牌队伍,也通过张群拉拢而依附蒋介石。
  张群的效劳得到蒋介石的信赖与回报。1928年,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张群任总参议,并任中央政治会议外交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张群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旋即被任命为上海兵工厂厂长;接着升任军政部第一政务次长,兼理兵工署署长。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张群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月因张定璠放走白崇禧被撤职而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中央执行委员一职,一直连任到国民党的“六大”。
  1932年,行政院改组,张群辞去上海市长之职,改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策划对付鄂豫皖边区根据地的红军。随后不久,他改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北平市整理指导文化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7月,国民政府发表张群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1935年12月,张群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群出任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937年11月,上海陷落,南京吃紧,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加紧进行“调停”活动,张群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谈判。由于日本占领南京后,态度更加强硬,谈判破裂。次年1月,中日两国先后召回大使,两国外交关系断绝。
  1937年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而称“陪都”。张群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秘书长,1938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重庆行营主任。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张群都在蒋介石身边,出谋划策。
  1940年7月,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蒋介石自兼委员长,实际工作由张群负责,邓汉祥为秘书长。这个委员会罗致了川康各界头面人物。会内设置秘书处,办理日常工作,遇有重大问题,则向张群直接汇报请示。
  1940年11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任命令,派张群为四川省政府主席,同时兼任成都行辕主任。张群抵任之初,即提出增强抗战力量、充实建国基础为努力之两大目标,并以“崇法务实”、“存诚去伪”勖勉同僚。其为政重点是:协调四川与西康两省之军政干部,使其同心协力,共赴国难;以四川全省之人力粮食与财富支持抗战。
  张群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六年多,在安定川、康,抚绥地方,抓好川康经济事业、增强抗战经济实力的同时,参预中枢大政,联络各党派,谋取战时合作,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生平年表】


  1889年5月9日(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初十)生于四川省华阳县。
  1908年在加入。
  1911年返国参加光复上海之战。沪军都督府成立,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任组织的第二十三师参谋。
  1913年参加反袁战斗,失败,走日本。
  1915年回国,任督署参谋。
  1917年任大元帅府参军。
  1924年参加第二军,任警务处处长兼开封市警察厅厅长。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兼军事委员会委员。自1928年起,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议、国民党军政部常务次长兼兵工署长,校长,上海特别市长等职。
  1933年至1939年历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40年至1945年任成都行辕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
  1945年以政府代表身份参加国共与军事调处。
  1947年3月任行政院院长。
  1948年5月转任总统府资政。同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
  1949年2月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同年底从去台,任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
  1950年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
  1951年兼任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
  1954年5月至1972年5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秘书长”,
  1957年兼任台湾当局“国防会议”秘书长。离职后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89年退休 。
  是国民党第三至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七至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主席。
  

【著名演讲及著作】


  
  张群在1954年做过一次“谈修养”的演讲,阐述了“修养”对“养生”的指导作用。1969年,他又把演讲的内容加以扩充、修订,出版成书,书名就叫《》,这本书在台湾很有影响,书名几乎成了张群养生之道的代称。
  《谈修养》这本书中,首篇是论健康之道。张群主张养生必须从“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做起。他说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来身体很好,但在强壮有为的年纪里,自负体力过人,或纵情声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认为养生保健之道应随时注意节制,以保持。

2.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

  现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3年7月毕业于德国Aachen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目前社会兼职及学术兼职有: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北京金属学会技术经济分会主任;中国优先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
  1975年12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 金属材料专业,
  1993年7月毕业于德国Aachen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8年其著作《当代环境——生产经济学》获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8年其著作《技术经济学》(副主编)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CRM张群 专家-sage中国SAGECRM渠道经理
  男 1979.10.12 大学本科学历
  志不立,天下无可无成之事,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有横断无不可成之事,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求一种自我,留一份豪气;求一个字忠,留一一个字和;以上文字为我追求,唯我诠释!
  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上面是后起之秀、在这些年内,将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事情需要50年的事情完成,在这其中很多步骤是重叠在一起的,我们不必一步步更新我们的设备,或者在管理思想上走弯路,这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但我们需要去整理思路面对包罗万象的概念,需要有人对专业的领域去做专业的研究。
  此人一直在CRM领域进行信息化研究,销售在用友、创智、SAGE任职;

3.西安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男,1960.7.30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
  师从前中国道教协会主席闵智亭道长学习画水墨兰花,师从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杨建兮先生学习传统山水.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陕西地方名人称号。
  现任:西安中国画院专职画家、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山水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陕西省新工笔画院副院长、陕西金石书画院常务理事、北京北方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老战士大学艺术顾问、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华岳雄姿》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奖、《山谷幽兰》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纪念陈毅元帅全国巡回展览、《华山颂之一》入选西安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华岳险秀》入选陕西省首届山水画展铜奖、不容荆棘不成兰》入选04年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走进生活展、云涌西峰》入选05年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走进生活展银奖、 《霞映空山》入选陕西省首届山水写生展铜奖、《华山颂歌》入选05年陕西省文化厅干部美术作品展、《西岳华山》入选陕西省建党85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兰幽空谷》入选陕西省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60周年美术作品展、《日照金山》入选西安市文联建国55周年西安地区巡回展览、《三清图》入选2004年中韩(西安---斧山)官方文化交流展、《清香图》入选03年中国当代文人小品展银奖、《幽兰》入选中国当代〈〈画兰图录集〉〉、《墨 兰》入选中国当代〈〈名家扇面精品集〉〉、《清香》被西安草塘寺永久性收藏并编入《草塘寺志》、自古华山》一条路入选西北名家邀请展并获银奖、《室雅兰香》入选西北地区名家首届书画展获优秀奖《大清遗韵之四君子》被中央电视台数字书画频道永久性收藏、《华山险峻一条路》入选西安市美协第七界走进生活风情展、作品被陕西省名人档案馆永久性收藏。《中国画家》,《走近书画家》,《陕西三原古今名人书画集》,《陕西文化名人大典》《艺林》二,三期有专版介绍。

4.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50年11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院长
  所在学院 管理学院 招生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简介 目前在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从事生产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3年7月毕业于德国Aachen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目前社会兼职及学术兼职有: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北京金属学会技术经济分会主任;中国优先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
  教育背景 1975年12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 金属材料专业
  1993年7月毕业于德国Aachen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或完成科研项目12项,其中较主要的项目如下:
  考虑环境因素的生产管理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冶金行业清洁生产的内容与实施途径,部级项目;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邯郸钢铁公司薄板批连铸连轧计算机生产管理——厂协项目;
  环境保护与生产效益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教育部资助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
  武钢二热轧DHCR生产计划系统,武汉钢铁集团总公司;
  鄂钢物资信息管理系统,鄂城钢铁集团总公司;
  成本降低及成本控制优化系统,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 1998年其著作《当代环境——生产经济学》获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8年其著作《技术经济学》(副主编)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代表性著作 1990年以来已正式出版专著、译著共6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40篇;
  《价值流管理》(译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运作管理》(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采购供应管理》(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Wirtschaftswachstum auf die Stahlindustrie》,专著,Germany.Shaker出版社
  《当代环境——生产经济学》,专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roduction Function ,日本《产业经营研究》
  考虑环境因素产品生命周期评价(PLCA),《工业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学》,副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约束下不同生产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Demand of steel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Intre.symposium on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Primary structur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ob shop scheduling——《SSSE》
  研究方向 生产管理、技术经济
  指导硕士研究生: 生产管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技术经济评价。
  指导博士研究生:生产管理;考虑环境因素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
  主讲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
  技术经济学
  环境与生产经济管理
  供应链管理
  企业管理专题

5.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男
  出生年份 1959
  简历(教育背景)
  1982 复旦大学物理系电子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92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子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5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5 日本国立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助教
  1998-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教授,教授
  研究方向(包括任教课程)
  研究课题:
   新型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和透明电子器件的研究
   自旋极化的产生、注入、输运和检测的研究
   超高密度电存储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主讲课程:
   纳米结构的检测与表征
   薄膜技术
   电子物理专业实验
   纳米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讲座
  学术任职
  中国真空学会理事 ( 薄膜 )
  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真空学会副秘书长
  《无机材料学报》和《真空》杂志编委
  近三年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JAP, JJAP, JMR, JVSTA, Thin Solid Films和真空科学与技术等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近3年代表性论文:
  1. Li Xifeng, Zhang Qun*, Miao Weina, Huang Li, Zhang Zhuangjia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hin films of tungsten-doped indium oxide”, Thin Solid Films, 2006, 515(4): 2471- 2474
  2. Xifeng Li, Qun Zhang*, Weina Miao, Li Huang, Zhuangjian Zhang, Zhongyi Hua: “Development of novel tungsten-doped high mobility transparent conductive In2O3 thin films ”, J. Vac. Sci. Technol. A 2006, 24(5):1866-1869
  3. Wei-na Miao, Xi-feng Li, Qun Zhang*, Li Huang, Zhuang-jian Zhang, Li Zhang, Xue-jian Ya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In2O3: Mo thin films prepared by reactive direct current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room temperature”, Thin Solid Films, 2006, 500(1-2): 70-73
  4. Li Huang, Xi-feng Li, Qun Zhang* Wei-na Miao, Li Zhang, Xue-jian Yan, Zhuang-jian Zhang, and Zhong-yi Hua: “Properties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In2O3:Mo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Channel Spark Ablation”, J. Vac. Sci. Technol. A 2005, 23(5): 1350-1353
  5. Xifeng Li, Weina Miao, Qun Zhang*, Li Huang, Zhuangjian Zhang and Zhongyi Hua: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doped indium oxide films grown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metallic target”, Semicond. Sci. Technol. 2005, 20: 823-828
  6. Xifeng Li, Weina Miao, Qun Zhang*, Li Huang, Zhuangjian Zhang, and Zhongyi Hua: “Preparation of molybdenum-doped indium oxide thin films using reactive direct-current magnetron sputtering”, J. Mater. Res., 2005, 20(6): 1404-1408
  7. Qun ZHANG*, Weijun WANG, Gangfeng Ye, Xuejian YAN, Zhuangjian ZHANG, Zhongyi HUA:“The Preparation of Nano-grain Ag-TCNQ Thin Films by Vacuum Evaporation with Post Heat-treatment ”, Synthetic Metals, 2004, 144: 285-289
  8. Qun Zhang*, Lingzhu Kong, Qiangji Zhang, Weijun Wang, Zhongyi Hua: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Bistable Ag-TCNQ Thin Film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4, 130(12): 799 -802

6.上海控江中学校长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系上海市杨浦区专业拔尖人才,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曾发表《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教育亟需引起注意的是什么?》、《校长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关于“人性化的教育服务”的思考》和《辩证话“减负”》等数十篇论文,出版《望子成才有门道——和高中学生家长的谈话》一书,主编《探索的足迹》、《探索的心声》和《学校自主发展教育模式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等教育论文集,以及《控江中学新教材二次开发丛书》。曾获“国家重点人才创新科研学术成果特等奖”、“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金奖”等奖项;获得“2004-2006年度杨浦区先进工作者”和“2004-2006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7.嘉善新世纪小学部校长

  
  小学部校长,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嘉善县第五届“十佳”青年教师,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从教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务、副校长工作,在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多次获得县级一、二等奖,1998年获市双高课二等奖,2002年获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近十年,始终以学校的“六五五四一”治校思想为指针,以五业精神团结教师;并以“特色小学”为目标,通过各种机制的实施,让每个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母语和英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项个人特长,让每个学生得一个满意的各科成绩。

8.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安徽安庆人,法学学士、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英国华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爱德华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社会福利法制史。
  中国近代的住宅不可侵犯权
  法律史文献及其检索
  浅论法律规范的检索
  “欠债还钱”的例外
  中国灾民住宅权保障的历史经验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高恒访谈录
  民国住宅权保障的启示
  国共两党军婚立法的比较及其启示
  历代判例判牍
  十年京兆一书生
  论元朝烧埋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的“赔命价” 习惯法及其启示
  烧埋银与中国古代生命权侵害赔偿制度
  北洋时期对票据习惯的调查研究及其与立法的关系
  铸造中国的法治宝鼎
  “人命至重”的法度:烧埋银
  税收漫谈

为您推荐

董柯娣②

【个人简介】  姓名:董柯娣   性别:女   生肖:鼠   国籍:   星座:狮子座   籍贯:浙江象山   出生年月:1960年8月20日   艺术职称:(第17届中国戏剧)   艺术流派: ()   供职单位:   职 务: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

李利恩克龙②

李利恩克龙(1844-1909)德国印象主义抒情诗人。曾服役于普鲁士军队并多次参战。他的抒情诗对现实作直观而鲜明的反映,善于捕捉和展现一瞬间的印象,在技巧方面颇有特色。   你让我等得太久了   森林在一旁窃听。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②

出 处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 义 表示与其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道 理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

《波蒂纳里祭坛画》②

许文海②

哈工大教授  许文海,男,1956年4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文海教授分别于1991年12月和1993年3月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产机械工学博士学位(双博士)。19..

后宫:甄嬛传3②

后宫:甄嬛传3   作者:流潋紫 著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1   ISBN:9787806739921   字数:235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22 元   内容提要   流潋紫笔下的..

李亚栋②

主要学历:   1982.9~1986.7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 大学本科   1988.9~19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 硕士研究生   1995.9~1998.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博士研究生   主要经历:   1991.7~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