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循环②

戴明循环的优点

  UL lastCheckbox=nullLI适用于日常管理,且同时适用于个体管理与团队管理; LI戴明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LI适用于项目管理; LI有助于持续改进提高; LI有助于供应商管理; LI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 LI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管理; LI有助于流程测试管理。 /LI/UL[编辑]

戴明循环的特点

  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下面图2表示了这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戴明循环的四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用的方法如下表所述。

戴明循环的4个步骤

  UL lastCheckbox=nullLI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LI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LIC/S(Check/Study)--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LI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LI/UL

玛丽·沃森对戴明循环的诠释

  玛丽·沃森(Mary Watson)在《戴明的管理方法》(The Deming Management Method)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一生。 书中写道,作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典型事例,日本的工业奇迹告诉我们,要实现这样的奇迹,一个国家必须以品质为重、目光长远,而不能只顾医治眼前病痛,追求一剂见效,一鸣惊人。在过去的40多年里,日本企业已经从低廉、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者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高质量、精加工的制造商。二战后,当戴明博士开始在美国宣传他的理论时,美国朝野还停留在战后的胜利喜悦中, 鲜有人理会戴明的说教。但是,他和他的理论在日本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时至今日,在日本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我们仍然能够找到戴明质量控制法的痕迹。
  [编辑]

戴明博士简介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是美国统计学家, 他与日本成长为制造业大国以及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理论的问世关系甚密。 二战后,戴明与另一位美国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莫西·朱兰(Joseph M. Juran)随同盟军占领军来到了日本。戴明将一系列质量改进方法带到了日本,其中就包括统计法和戴明循环(Deming Cycle)。 1960年,日本天皇为戴明授勋,以表彰他为日本企业所做的服务与贡献。
  [编辑]

相关链接

  戴明循环与KAIZEN(改善)和JUST-IN-TIME(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编辑]

参考书

  ULLIMary Watson - The Deming Management Method[中译本《戴明的管理方法》,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1997] /LI/UL!-- Tidy found serious XHTML errors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wikidb:pcache:idhash:1747-0!1!0!!zh!2!zh and timestamp 20081226025557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戴明循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