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②

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14′~109°23′、北纬33°25′~34°00′,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4 770公顷,核心区面积为4 753公顷,缓冲区面积1 627公顷,实验区面积8 397 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主要湖泊有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侯家海子和苏家圪卜海子。其中最大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湖周种植了沙柳(S.psammophyla)、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的固沙林带,湖区呈驼峰形,湖面开阔,景色迷人。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为遗鸥等众多侯鸟提供了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区内鸟类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为主的83种鸟类。保护区植被稀疏,多为沙生植物。区内动物以湿地鸟类和草原动物以及爬行类动物为主。据调查保护区现有湿地鸟类8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遗鸥、东方白鹳、白尾海雕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角鸊鷉、赤颈鸊鷉、白琵鹭、大天鹅、鸢、大鵟、红脚隼、蓑羽鹤、仓鹰、黑浮鸥等10多种。典型的草原动物主要有蒙古野兔、艾鼬、黄鼬、赤狐、兔狲、刺猬、蒙古黄鼬、五趾跳鼠、田鼠和草原沙蜥等主要优势种。
  遗鸥是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遗鸥属鸥形目鸥科,体长430~460mm。虹膜黑色,眼周白色,嘴和脚暗红色。夏羽:头部黑褐色,眼后上、下方有一白色三角斑,上体为珠灰色,腰部和尾羽白色,两翼为珠灰色,初级飞羽带有黑斑。栖于草原、沙漠和半荒漠的湖泊和沼泽地,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海拔1 200~1 500m的沙漠咸水湖和碱水湖中。遗鸥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认识最晚的鸟类之一。

为您推荐

开花调的传承与保护

  左权的开花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在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提炼出来的结晶,是无任何架接的自然生态,是劳动人民生活的支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歌手,也曾成就了左权民间艺术的辉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摄影艺术

  (一)提高拍摄技术,增强拍摄效果   摄影技术的高低是影响摄影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不断学习摄影知识,提高自己的拍摄技术,增强拍摄效果。在构图方面,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取景,要尽..

隐私保护和武力解决的对立

  死亡作为生物学意义的一个标志和人类史并行,没有一个确定的起点。[2]有些接受与面对我们可以终其一生拖延下去,正如死亡,毕竟真正的死亡只能经历一次。但有些面对,尽管与所谓很严重的抉择面对来说,其实非常日常和琐碎,..

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发挥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功能的途径

  (一)加强调研工作,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做好调研工作,加强对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在这方面,国家及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文化馆的重要作用,并加大人力..

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

  (一)挖掘与整理。县级文化馆基于其特殊的群众基础优势,在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基层文化馆由于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因而与民众联系的最紧密,也就容易挖掘出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并将其整..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法律保护困境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主体独具群体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着作权法》第11条对作品的作者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着作权法》上的“作者”范围是明确的,即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如同其他私权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