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苍坡村是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该村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后周,现有村落形成于南宋淳熙五年,其特色是村庄以“文房四宝”布局,现存古建筑呈宋代风貌。该村原是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富盛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客源经常保持旺盛状态。但随着村落经济水平的提高,村中的新式多层楼房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虽努力控制而成效不大,已经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古村落风貌,近几年游客稀少,并引起社会关注。楠溪江位于温州市北部,发源于永嘉县西北部山岭,由北向南注入瓯江,再流入东海。楠溪江全长145公里,流经永嘉县三分之二的地域,流域面积为2429平方公里。
楠溪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很像与世隔绝而又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清乾隆年间《永嘉县志·疆域》引《浙江通志》说:“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正是这种环境在历史上曾吸引着大批逃避乱世的人们来此定居。该地古村落群的形成即得益于两次人口大迁徙:一次是晋代,一次是晚唐五代。
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名门望族、文人学士随皇室南渡,使江浙一带人文勃兴,永嘉也在六朝时相继迎来多位大学者任太守,如王羲之、谢灵运等。明代任敬在《温州府志 序》中说:“尝考东晋置郡以来,为之守者如王羲之治尚慈惠,谢灵运招士讲学,由是人知自爱向学,民风一变。”自此永嘉人勤耕苦读,尊师重教,文风鼎盛。晚唐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又有大批避乱之人来此。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皇帝王曦残暴无道,许多名门望族北迁到楠溪江流域定居,现存苍坡、芙蓉、岩头、枫林、花坦、溪口等古村落都是那时的先祖由福建长溪前来创建的。
现存古村落群多位于楠溪江的上游地带。在大楠溪、小楠溪及另几条溪流相汇聚的区域,有一片较为宽阔和肥沃的冲击盆地,晋代以后,这里逐渐人烟稠密,村落众多。苍坡村就是大楠溪冲击盆地古村落群中的一个。现仓坡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北面6公里处,背靠笔架山,东对楠溪江,邻近仙清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苍坡村的村史可见于近年发表的许多文献,各处说法大同小异,这里引用本村李氏第三十七代世孙李盛仙、李盛献编写的小册子《仓坡》(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中的一段:
据苍坡村李姓宗谱记载,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一世祖李岑为避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来到这里。到第九世净堂公时,筑堤引水,建园种树,“环绕所居之东南”,大功未成便死去。他的妻子刘氏“克继成其志遂成台池之胜”。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两池塘及塘岸。迄今已延续了40多代。现今的苍坡村是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规划设计的,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然古村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其寨门、寨强、水系、街巷、民居、宗祠、台榭、殿宇等无不浸透了浓郁的南宋遗风。
据村民李显春先生介绍,苍坡村现有880余户人家,2900余口人。其中2500余口人是有户口的,其余是因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而超生的人口。村中有土地14.3公顷,每人平均2分地。当地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村中现有7个姓氏:李、潘、徐、周、黄、郑、吴。李为世居大姓,其余姓氏都是以被招女婿的方式进入村里的。
苍坡村的经济状况。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蔬菜。这是仓坡村民的首要收入。各家都有养殖蔬菜的大棚,“科学种田”,每亩地卖菜收入少则一万元,多则两万元。有的人家一年卖菜收入就五六万元。(2)种柑橘。全村有柑橘树四万多株,平均每家有柑橘一百株左右。仓坡柑橘在温州很有名气的(3)种稻子。全村共有四百多亩地种植单季稻,夏季播种,十月收割。麦子、玉米种的很少,地瓜也种的不多。所收粮食主要是自己吃。村民说:“种粮不合适(不划算)。”(4)做小本生意。主要是倒卖桂圆。桂圆成熟时,村里每天都有几十户人家做卖桂圆的生意。所卖桂圆并不是自己种的,是福建产的,大家从温州买来,运到永嘉县来卖,早晨出发,晚上回来。另外,也贩卖衣服、红枣、荔枝、白糖等。(5)“打工”。村民所说的“打工”实际是指去外地做生意、开厂子等,很少有出外干苦力的。如潘姓人家在外地开超市,一年能赚几十万。本村中青年人大部分都去外边做生意了。本地危险的活儿、装修一类的活儿都是外地来的人干的。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如养猪养鱼。村里一户人家拥有永嘉县最大的鱼场。村里现有十几部轿车,主要是做生意的人买的。一般人交通工具是摩托车、电瓶车。小部分人家里装了空调。
村民过的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清明节很受重视,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赶回来扫墓,端午节、中秋节都不用赶回来。婚俗方面,村民成亲主要靠媒人介绍,很少自由恋爱而成婚的。过去有同姓不婚的习俗,现在村里李姓内部也通婚了,辈分差距很大也没关系了。同姓通婚的人家有几十户了。订婚的时候男方要送三万到五万的彩礼,不过女方会返还一部分,一般送五万返回一万多,送三万返回六千元。办婚事时不坐轿,闹洞房的习惯也没有了。不在家里办婚宴,都到酒店、宾馆里请吃饭。有些人只订婚不结婚,在外地生了孩子再回来办婚事,这是由于村民还有较浓重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设法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很重视办丧事,都大操大办,比办婚事花钱多。办一回丧事,花钱多的要五六万。钱主要花在搭彩棚,放礼炮、做道场。酒席办的不多。村民送了礼钱,办丧事的人家回送一部分,如送一百返回三四十,就不再请他吃饭了。
古村落的属性
“楠溪江畔多村落,古村最好是仓坡。”这是流传在仓坡村人口头的一句话。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仓坡村作为古村落被社会发现以后,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作为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获得了全国性的名声。直到现在,楠溪江最有名的古村落仍然是仓坡、芙蓉并提,只不过现在常见的提法是芙蓉、仓坡,而过去的排列顺序是仓坡、芙蓉。仓坡村确实拥有很优越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该村物质遗产资源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是村落格局,二是村中古建筑。仓坡村的总体布局按“文房四宝”设计:进入村落寨门首先看到的两方池塘,被当作“砚池”。池塘边的大条石被解释为“墨条”。村中唯一的一条主街成东西向延伸,长约330米,直指村西约几百米处一座山峰,该山顶峰蜿蜒起伏如笔架,故称“笔架山”,该街道则称“笔街”。笔街向东方指向另一村落后边的青尖峰,村民将笔街与该山峰组成的景观解释为“文笔清秀”。村子四周用石砌寨墙围成方形,村民说整个村子的空间就是一张纸。传统时期的永嘉乡土社会历来推崇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代代宣扬“耕以致富,读以荣身”或“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的祖训族规,所以这种“文房四宝”的村落布局是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的典型写照,也为仓坡村赢得了很大名声。仓坡村的古建筑也有很大的文物价值。村中的建筑物景点主要有:车门(寨门)、仁济庙、李氏宗祠、望兄亭、池塘、水月堂、三份祠、一泉四井、八卦井等。这些主要建筑物都是村中的公共设施,也是该村重点保护对象,从物质遗存层面讲还保存得比较完好,可供参观。另外,大部分人家还保留着建筑风格与公共设施一致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与公共建筑物一起,构成了仓坡村古雅珍稀的风貌。根据仓坡村李氏宗谱记载,村中古建筑应为宋代风格,如果没有新建的现代建筑,整个仓坡古村可说是一座典型的“宋庄”,是宋代耕读文化遗址。著名作家汪曾祺参观后赞美道:“村古民朴,天然不俗。秀外慧中,渔樵耕读。”村中古貌的被破坏主要是村民居住的老屋不能很好保护,有些村民从自己的生活需要出发拆掉老屋,或在老屋旁边盖起新式楼房。虽然政府部门制订了关于保护村中建筑风貌的规定,但是这些老屋毕竟是村民私产,村民盖新房也是出于生活所需,而政府部门有没有拿出更好的处理办法,所以对村民盖新房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牵涉到各个方面,正是古村落保护的主要症结所在。看起来,主要是这种古雅、恬淡、秀丽的乡土建筑风貌吸引着游人。实际上,单纯靠古村建筑与布局也能吸引游客,没有居民、专供参观的苏州园林与山西庄园就是这样。但是仓坡古村显然不是这种类型的博物馆式园林,而是村民在此世代生息繁衍的村落社区,只不过他们祖先的生活设施无意而幸运地保留下来了。外界和管理者注重了其古建筑,却忽视了这一村落主要还是数百名村民生活的社区,从而导致古村落保护策略上的失误。
古建筑遗存与文化传统的延续
如果考虑到古村落的村民们,那么古村落不仅是拥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也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即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实事求是地说,古村落虽然有着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一定是优秀的或有突出特色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因为古村落正在存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古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它与古建筑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没有古建筑所处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好活态传承,这些古建筑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或变得索然寡味。仓坡村的现状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例证。仓坡村的古建筑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其“文房四宝”布局显然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的反映,其大小宗祠、四合院民居是宗族文化的传承场所,仁济庙则是村民从事信仰活动的场所,其寨墙、凉亭等公共设施则是对外相对封闭、对内强化凝聚性的村落文化的体现,那两方映照出笔架山的秀丽池塘,不仅是“文房四宝”的组成部分,还是古人阴阳风水、五行八卦思想的结晶。传说南宋淳熙五年国师李时日受托涉及仓坡村布局时,注意到仓坡村的环境火旺缺水:东方甲乙木,村东有一片密林,木易着火;南方丙丁火,火气很旺;西方庚辛金,而村西笔架山顶峰也形同火焰,属金被火炼;北方壬癸水,村北却没有水流湖泊。于是李时日建议在东南方寨门里边修筑双池以蓄水,同时在村落四周开渠引水,认为这样可以以水克火。人们又将这池塘附会为砚池。现在作为村民重要休闲场所的望兄亭与村外东南方不远的送弟亭则承载着一段兄弟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传播着儒家“兄友弟恭”的人伦理想。无疑,这些物质形态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是表里相依、不可分割的。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这些古建筑作为村落的私人或公共生活设施,一直发挥着其正常功能。自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发生彻底转型以来,随着传统文化大规模地被批判、被舍弃、被打断,这些建筑物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功能,或者因不适应现代社会而功能衰退。因为政治运动影响,有些建筑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如供奉平水王的仁济庙中的神像在1953年就被捣毁,大殿、走廊天花板上的的壁画,屋顶上的麒麟、龙凤雕塑等也在文革中被损坏;宗祠内的祖先神像与牌位也在解放后被毁掉。自然风化因素也对建筑物造成很大程度的毁损。有些居民为了住上新房子、不懂得珍稀古建筑也对老屋造成毁坏。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极“左”错误被纠正,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同时兴起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潮,这些古建筑成为珍贵遗产。但是此时开始的对古建筑的保护是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具体来说就是由永嘉县旅游局来领导、主持的。
仓坡村的李氏宗祠在建国前是仓坡村与邻近的方巷村的李姓人家举行宗族活动的中心,也是两村举办较大型戏曲演出的场所。建国后,宗祠内用以举行活动的设施全部拆毁、撤掉,改成了村级小学,建筑格局经过多次改建,与原貌有很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后,永嘉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了修复,基本恢复了建筑物原貌,随后把它与仁济庙连在一起作为“楠溪民俗馆”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