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石泉县
石泉县简介今石泉县境内最早建县是东晋元帝时(317—321)始建长乐县。北魏延昌三年(514)改名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石泉县。
石泉是以泉而得名。泉水在县城大南门外汉江北岸,红石包中涌出清泉,故名石泉。但史书一说在县北,一说在城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成三年,郡又移理东阳川,仍并所领诸县为永乐一县,理于今县南一里,旧长乐县所理处,续改名石泉县,以县北石泉为名”。据《陕西省地图册》载:“ 因在城南江岸凿石为泉,其水清冽而得名”。另据《石泉县志》载:“在城南江岸凿石为泉其水清冽,县因以得名”。这泉一北一南,是一处泉还是两处泉;这县与城是同一地还是两地,颇令人费解。
原来泉水并非两处,而是同一地点,即今县城大南门外的泉水。《石泉县志》与《陕西省地图册》所说的没有错。那么,《太平寰宇记》所说的难道错了?也没有错。这不是矛盾吗?并不矛盾。
原来初设石泉县时,县城在泉水之南,即今县城的汉江南岸,大约在石泉县火车站西部。故《太平寰宇记》称:“理于今县南一里”。《太平寰宇记》是宋代作品。宋代石泉县城就在今县城。“今县南一里”只能是汉江南岸。因今石泉县城是紧靠汉江北岸。汉江宽500米,刚好是一华里。泉水就在汉江北岸南城墙脚下,所以说“以县北石泉为名”。
泉水是自然地理实体,千百年来没有多大变化。但县城地点却有不同。那么,石泉县城又是什么时候迁于今县城的呢?《太平寰宇记》也有记载:“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废魏昌郡,移石泉县理郡城,即今县理是也”。由于将县城由江南迁至江北的郡城(即今县城),故泉水又在城南了。
虽然对泉水方位古今北南说法不同,原来是县城在泉水的南北搬迁之故。
石泉城南城墙脚下,有数处清泉,主要是大南门梯子坎下的一处泉水。城内居民历来都是饮用此水。1984年修建河堤时,泉即处于堤基之下。为了保护古迹,于是在堤内安接管道,延伸于堤外,建造了满月含珠圆形泉水池,水泥结构,大池套小池。小池贮泉源清水,可供饮用。大池可供洗濯。
关于石泉县名始自何时也说法不一。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成三年……续改名石泉县”。据《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北周武成是明帝宇文毓的年号。他在位四年,头两年无年号,从第三年才改为武成元年(公元559年) ,到武成二年就结束了。武成三年之说则不可能。
据其它历史资料记载,称石泉县均始自西魏。隋书地理志》载:“西魏改永乐曰石泉”。
《嘉庆重修一统志》载:“西魏改郡曰魏昌、县永乐,寻又改县曰石泉”。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晋置长乐县,西魏改曰永乐,又名曰石泉”。
《兴安府志》载:“旧曰永乐,西魏改永乐曰石泉”。
道光《石泉县志》载:“西魏改郡为魏昌,县曰石泉。周武成三年魏昌郡移理东阳川为永乐县,复改为石泉”。
《陕西地理沿革》载:“东晋元帝时,在王水口设晋昌郡及长乐县,北魏延昌三年改称永乐县。夏侯道迁据梁州降魏,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把郡改成魏昌,将县改称石泉县”。
《辞海》载:“西魏改石泉县”。
《隋书》是唐代作品,《太平寰宇记》是宋代作品。以此来分析,这就是说:宋代以前的史书就说石泉县始自西魏。宋代以后的诸史志也说是西魏,看来石泉之名始自西魏比较可靠。
关于王水口在何处,据《太平寰宇记》载:“晋昌郡治王水口”。其注释说:“在县西八十里”。除此记载外,查石泉县并无王水口这个地名。古今史地学者只知王水口在今石泉县境内,不知究竟在于何处?这就成了千古之谜。现在把它考证清楚,对当今编《志》(地名志、地方志)工作很有必要 。
首先弄清晋昌郡治在何处,王水口之谜也就可以解开了。东晋元帝间期(317—322)所置晋昌郡,就在今石泉县城。《太平寰宇记》载:“移晋昌郡于所领长乐县东阳村,即今县理是也”。晋昌郡治开始设在王水口(今石泉县城),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治所迁至龙亭(洋县东),南朝宋改名新兴郡,齐复名晋昌郡。梁武帝将郡治又迁回石泉县城(古长乐县东阳村),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废,将原在汉江南岸的石泉县治,移理郡城,即今石泉县城。
按今地理实体考察,石泉县城西侧是饶峰河口、珍珠河口与汉江三水交汇之口。据笔者推断,“王水口”系“三水口”之误。古代郡城以附近显著地理特征三水口来定方位,是符合逻辑的。“三 ”字草书是连笔字,与“王”字草书很相似。古代出版校对者,恐非石泉人,将三字误印为王,也是可能的。史书一经出版,后世照搬照抄,三水口变成王水口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王水口名称来说,也似不妥。石泉岂有大江大河能称王于全国?王字只能是王家河、龙王沟,而用王水,显然有误。
再以“县西八十里”之说,也不可靠。首先是以远距离的小地名来定郡城方位是不符合逻辑的。
以石泉疆界来说,也是不可能的。石泉与西乡两县,历来县界无大变化。石泉城西四十华里之外就到西乡地界了。恐怕八十里为八十尺之误。“尺”字草书与“里”字草书很近似。古代往往以里、丈、尺、步为长度单位。现今实地考察,三水口在县西八十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以东阳村来研究,也是以三水口来定方位的。县城在三水交汇之口的东侧,同时又在汉江北岸,水北为阳,故名东阳村。这也算是一个左证吧。
2、紫砂壶艺人石泉
石泉,字清竹,号大痴,安徽宣城人,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毕业于黄山书画院国画系,擅长山水,工笔牡丹、松梅、猛虎,攻篆刻,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工作室艺术顾问,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5 年有缘于紫砂,从此痴迷,更有幸得顾绍培大师的指点。
平生尤爱兰竹,钟情古典,身性清古,因酷爱传统文化,所作紫砂作品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使其融于紫砂,将紫砂的内涵进一步的延伸。作品以独特的风格语言赋予紫砂新的内涵。在国家级,省市级的评比大赛中多次获奖,被誉为“文化壶,文人壶”。
3、历史地理学教授石泉
石泉,教授,原名刘适,祖籍安徽省贵池,1918年1月出生于北京。1954年到任教至今,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科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石泉早在读中学时,就对历史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年夏,在徐中舒教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通过对《左传》所记20几个相关地名逐一考订、重新定位之后,对于吴师入郢的行路线和楚昭王奔随的途程,得出了与流行说法全然不同的新解:最后归结于楚郢都只能在今宜城县南境、蛮河以北、汉水中游西岸的宜城平原上,从而打开了本课题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成为他后来为全面开辟荆楚历史地理研究新途径的起点。1944年秋,石泉考入研究院,成为教授指导下的硕士研究生,受到陈教授多方面的熏陶、指导,这对石泉日后的治学态度与方法有着极大影响。硕士论文《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三联书店出版。由于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民主运动,石泉于1948年夏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遭到搜捕。在地下党和师友帮助下,脱身奔赴华北解放区。1949年2月北平解放,参加接管工作。建国后,在教育部高教司及高教部任职,1954年2月调至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
石泉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尤以古荆楚地区的史地研究见长。在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学术领域内,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新义的见解,指明先秦至六朝齐梁时期本地区一系列相互关连的重要城邑山川湖泽位置并非如流行说法所认定的那样,分部在长江边,而当在汉水中游地区。只是由于南朝晚期梁陈之际,遭逢大动乱,政区兴废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原在汉域的地名随人流徙,移至江域,后世不察,常以陈(周)隋唐以后的地名位置套用于齐梁以前同名异地的城邑山川湖泽等,遂以致误。这一见解如果成立,整个古代荆楚地理面貌将为之一新,先秦至六朝的荆楚地图将需重绘,古荆楚地区开开发层次的规律,将重新作出解释,并将有助于两湖平原农田水利建设、石油资源丰瘠的预测、湖北地震带的历史定位,以及历史地名学的发展。1956年写出了《古郢都、江陵故址考》初稿。从正面论证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江陵以及邻近的古沮、漳二水下游皆在汉水中游西岸宜城县南境,而非在长江边今江陵县北一带。这就触动了千余年来形成的对古代荆楚地理传统解释的根本格局。此后,他对于有关的重要山川城邑位置,进行了全面地深入探讨、论证和重新定位,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独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充实旧作,写成专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于1988年10月出版。全书约40万字,核心是最末一篇《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故址新探》(第一次正式发表)。其次是《齐梁以前古沮漳源流新探》、《从春秋吴师入郢之役看古代荆楚地理》和《古鄢、淮、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第一次全文发表)以及《古竞陵城故址新探》、《云杜、绿林故址新探》等几篇力作,都是从古郢都、江陵的外围诸地重新定位着手,落脚到与核心论点配套,加强古郢都、江陵城在今宜城南境的论证。书中的《自序》仿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的写法,对于自己40余年来从事荆楚历史地理研究的全过程,都作了较具体的轮廓介绍。反映出本文学术工作与学术见解的全貌。此外,石泉教授还对古“云梦泽”的地名渊源、地望变迁及最后的消失,作了返本探源的深入研究,指出古“云梦泽”在同一历史时期往往不止一处(但只有一处最著称),不同历史时期最著称的云梦泽又常不在一地。历史上不存在跨江南北的大云梦泽。这一新见解同自然地理学者根据野外钻孔材料研究所得的结论不谋而合;也是同考订古郢都、江陵及相关地名的系列研究相互呼应的又一中心课题。他还对封建后期两湖平原垸田之兴起与发展,如何带动了这一地区农田水利的全面开发并引起相应的地理变化这一课题较早地进行了探索,并指导青年教师开辟了这方面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