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宋李唐雪窗读书图
【类别】中国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绢本,浅设色,纵149.2厘米,横81厘米。
画风质朴、严谨,气象雄伟,而造型、笔墨又趋于简括,以局部特写和边角之景代替整体刻画的全景式构图,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他辈分高,又得器重,成为南宋画院的领袖人物,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及萧照等人所继承,作品流传广,对后世影响很大。李唐画法上取唐人李思训,师法古人而能超越古人,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所作山水雄伟奇峻,气势不凡,笔墨劲健,去繁趋简,自创了“大斧劈”皴法;画水技法则打破了鱼鳞纹程式,得其动荡涡旋之势。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砺,成就了他的绘画艺术。他人品端正,画品格高,以山水、人物最为擅长,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
此图构图新奇雄峻,是典型的边角取景。画的左边是硕大的岩石直立而上,岩上的树木向右伸展枝叶,山岩下即是草屋,大雪已经覆盖了房顶和地面。画家用大片的白色作为主调,将雪地的厚重感处理得无懈可击。左边突兀的岩石用的是斧劈皴,爽利劲健,笔法流畅,墨色表现的光暗过渡非常自然,加之左下角浑厚的小土山,更加稳定了画面。小院内还有一口水井,为画作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画面气氛纯净而肃穆,此光景应为初春雪后的早晨。画中人物凭窗持卷,专心致志地读,此是“画眼”所在。古有“”的典故,这画中的人物难道就是那映雪的学子?竹丛与木枝围成篱笆,柴扉还是紧闭的,可见主人是想关门谢客、静心读书了。房顶的树叶以点虱法画成,而房屋周围的竹叶则是以书法的撇法画成,可见画家技法细腻多变。而密密麻麻的竹叶、树叶,与简略疏朗的山石、屋顶形成了大密大疏的对比,这种处理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和视觉感染力。
身为宫廷画师的李唐,常受命作画,在“靖康之变”时,曾创作著名的《》,赞颂商朝末年伯夷和叔齐的忠贞气节;而在南宋画院供职时,又作《晋文公复国图》,褒扬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励精图治、复国称雄的壮举。据说此画甚得高宗喜欢。但是,李唐作为历经沧桑的画家,少有表达自己遭遇的作品传世,这幅画应该是李唐向往安定生活的见证。
李唐(约1066—1150),河南三城(今河南孟州)人,传世作品主要有:《》、《》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采薇图》、《长夏江寺图》卷,藏于故宫博物院;《》卷,藏于天津博物馆;《晋文公复国图》,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