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原祁江乡春晓图②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苏州市博物馆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135厘米,横58.6厘米。
清初著名画家王原祁幼承家学,随父学画,功力深厚,曾大量临摹、的作品,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康熙年间他供奉内廷,任书画谱馆总裁,《万寿盛典图》总裁、负责编纂《佩文斋书画谱》,鉴定古今名画,使其声名大振,追学其风格者甚多,以他为代表的“娄东派”统治了当时的中国画坛,并几乎影响了整个清代山水画达300年之久。王原祁的山水画以干笔重墨、浑厚华滋著称。他所作之画下笔沉雄,元气淋漓,自称笔端“金刚杵”。其作品的特点是“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弥厚,实而弥清”,其风格“中年画风秀润,晚年益趋苍浑”,在“四王”中他是最见功底的。
这幅《江乡春晓图》,充分体现了王原祁山水画的艺术特色。纵观此画,丘陵平远,溪水迂回,桃花盛开,绿柳成荫,那坡石、草屋和谐地分布在岗峦洲渚间,远处连片的田畦仿佛刚刚被细雾浸润,透着些许新绿,远处无边的翠岫深锁于漫漫迷雾中。画家以细腻轻松的笔调将江南水乡早春优美、祥和、安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对恬静、疏旷的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特殊地域物象的细心观察和体悟,寄托了文入画家那种悠游闲适的意趣和放归自然的情怀。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作者在画面处理上独具匠心的布局和富有意味的笔墨形式。
此构图主要取平远法,景物位置或疏或密,虚实相生,平中寓奇,在不经意间又有着严谨的章法和隽永的笔墨形式趣味。作者以清溪的曲折变化贯穿整个画面,图中右下角的溪流随坡岸转折,渐次向上收拢,消失于密集的溪石丛树掩映之中。接着溪面又在画面的中部蜿蜒延伸,逐渐伸展到远方,形成—片开阔的水面。远处的虚与近处的实,画面上方的疏朗与下方的密集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技法—上,此作笔墨娴熟,虽接近黄公望的画风,但自有古抽淳厚的特色,用笔涩而不滞,刚健凌劲又柔韧而富有弹‘睦,坡石圆浑凝重,树木勾皴点簇细密精到,老笔纷披,不拖不沾,加之青绿设色,更衬托出明媚春光的韵昧。画面右下角署有“臣王原祁恭绘”,钤有“乾隆御览”、“石渠宝笈”等印。
(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别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是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幼时偶作山水小幅,继承祖法,以元四家为宗,尤其得黄公望之遗风,为“清六家”之一。代表作有《仿巨然万山云起图》、《仿黄公望山水》、《浅绛山水》、《松溪馆图》、《江树花柳图》、《秋山读书图》、《仿王蒙山水》、《仿大痴富春山居图》、《云山图》、《华山秋色图》等,并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