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庭筠幽竹枯槎图②
【作者】
【类别】中国
【年代】金代
【长宽】纵38厘米,横117厘米
【文物现状】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
【简介】纸本,水墨
王庭筠是金代最知名的书画家,其绘画作品文献记载颇多,但流传至今仅有一件,这就是潇洒清逸、神完气足的《幽竹枯槎图》。
古木竹石是中国文人画多表现的题材。善作此内容的画家往往是文学之士,并标榜其多是追求雅逸淡远,以简寓繁。早在北宋初,表现寒林就很兴盛,常见一些作品中画寒林一片,枯木萧瑟,并多见窠石与古木为伴。但到了元代,又加上修竹森林,并多取近景,便成为古木竹石了。这幅画是这类作品的经典。画中的柏树幽竹着墨不多,却简练地勾画出两者的神貌。全画取横式构图,应当说是取近景的局部,中间画一棵粗壮的古树,枯枝上古藤缠绕。一侧有一支竹挺拔向上,在画的顶部散落下一些竹叶;在树的根部旁边也有竹丛相拥,形成上下呼应;竹叶结组呈辐射状,润如带雨,与枯树干逢春所生的团团叶簇相比对,更显无限生机。笔墨上千湿并用,浓淡相间,尽现墨韵之神奇。树干的描绘用笔苍浑老辣,展现出古木饱经风霜依然坚挺的风骨,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岁月之美。其境一如杜诗云:“柯如青铜根如铁,霜皮溜雨四十围。”画卷后有自识“黄华山真隐,一行涉世,便觉俗状可憎,时拈秃笔作枯木竹石、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可见作者清高之志。图上钤 “三希堂精鉴玺”等印。
【作者简介】王庭筠(1156,一作1151--1202)金代书画家、诗文家,字子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作熊岳(今辽宁盖平)人。米芾甥。世宗大定十六年 (1176)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居郓州(今山东郓城)黄华山下,自号黄华山人、黄华老人。明昌三年(1192),曾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合纂《品第法书名画记》共五百五十卷,为《金艺文志》重要书目,已佚。王庭筠擅书画,能诗文,书法上师二王,下法黄庭坚、米芾。绘画长于山水,师任询;能墨竹,且用笔自然、疏放,天机俊逸,有神品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