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赵之琛双勾竹石图②

【名称】清赵之琛双勾竹石图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128.2厘米,横61.5厘米,为赵氏晚年用意之作馆。
  ,是中国古代画家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由于竹有着挺拔、有节、虚心向上、耐寒不凋等习性特点,中国古代画家常常以之作为精神的写照和人格的象征,不论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还是松、竹、梅的“岁寒三友”,萧萧修篁都赫然位列其间。至于修竹与瘦石的结合,更是自宋元以降历代文人画家的拿手好戏,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擅写竹石的画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关于竹的画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勾填色,一类是水墨写意(也有以色代墨者)。前者立足于画,致力于形态;后者立足于写,强调的是风神。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也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云云,即是以枯木竹石作为例证,来阐释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书法性原则的。不过,赵之琛的这幅《双勾竹石图》里竹子的画法却用的是双勾。画面下方的土坡上修篁三竿,亭亭玉立,直冲画外,竹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优美,尤其浅淡的汁绿渲染,更使得整个竹子显生机勃发,清气盎然。
  在中国古代的画史上,双勾竹以元代的最为著名,成就也最为突出,虽然与其同时代的高克恭尝讥其“神而不妙”,然而那不过是站在文人画“以写代画”立场上的一己之见,并不能否定双勾竹在绘画发展本体化进程中的应有地位。李衎的双勾竹(包括和他同时代的柯九思)多以设色的浓淡分向背,而赵之琛的这幅《竹石图》也有这一特点,虽然并不显著,但也可约略一窥其技法上的渊源。从总体上看,赵之琛对竹子竿、节、叶的形态皆能准确的把握,法度谨严,笔法工细,位置的穿插安排,自然合理,疏密有度,颇见功力与匠心。在竹子的前端,画家画有湖石一方,玲珑剔透,瘦峭崛立,此亦中国文人画的惯用手法,其作用一则为了与修竹相互映衬,另一则为了稳定画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赵之琛笔下的这块湖石形态独特,重心前倾,在构图上显得颇为奇险,而画家却能处险不惊,化险为夷,实属难能可贵。湖石的四周另有茅草随意点缀,益发有助于画面的和谐和自然。
  通观全画概括而言,的这幅《双勾竹石图》在表现内容上并无任何新奇之处,在绘画的语言和技法上也没有多少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画家能于平淡无奇的题材中画出情趣,于惯用的语言和技法上尽显功力,却也决非一般庸手所可能企及,殊属不易。
  该图作者赵之琛(公元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钱塘(今杭州)人。工书,善画山水、花卉,喜写佛像。山水师法倪瓒和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淡,花卉用笔潇洒,着色淡雅。赵氏生活的年代,封建社会已近尾声,文人画已趋式微,文人画最后一次振起的海上画派已露端倪。赵之琛与海上画派之间虽无直接联系,但其画风中还是或多或少透露出某种绘画体格流变转换的消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将赵之琛视海上画派之前的过渡性人物。

为您推荐

清阿克章阿萱龄八百图②

【名称】清阿克章阿萱龄八百图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6.2厘米,横65.5厘米。   满族画家是清代乾隆年..

宋雕白玉凤纹龙柄花式碗②

【年代】:宋代   【尺寸】:高7.3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7厘米   【收藏地】:现藏故宫博物院   【玉色】:青色,有褐色浸蚀   【特征】:体圆,呈六瓣花纹。敛口,鼓腹,圈足,镂雕龙形把。口沿饰连续的三角形几何纹,腹部于花瓣处开..

明陈继儒扇面画墨梅图②

【名称】明陈继儒扇面画墨梅图   【类别】中国 、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金笺、墨笔,纵17.3厘米,横51.6厘米。   自古诗人常咏梅,画家常画梅。王安..

黄幻吾秋江鸭泳图②

陈子奋宋人笔意图②

【名称】陈子奋宋人笔意图   【类别】中国、   【年代】现代   【作者】   【简介】   纸本,水墨,纵57.5厘米,横38.5厘米,现收藏于,   在中国画的种种技法中,线描的训练最吃工夫、最枯燥,同时又是最难以显..

语不惊人死不休②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何?一言以蔽之,打油诗之大结集也。惟智慧者能幽默,恃才高者方打油。看似打油诗,实皆智慧词,自古及今,才人雅士如解缙、纪晓岚、郑板桥之辈,矜才斗智,舞文弄墨,作过许多妙趣横生的俗词,但大抵率尔操觚之作,却颇..

明王绂溪山渔隐图②

【名称】明王绂溪山渔隐图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拍卖   【简介】   《溪山渔隐图卷》估价为230----289万元,为水墨,纸本,手卷,高33、宽785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