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大师②

目录
   一灯大师
   经历
   一灯大师
   经历
  《一灯大师》 - 一灯大师本是大理国的皇帝,后来出家为僧,他当然是信佛教的了。但是,他的有些行为和一个佛教徒颇不相同,这里只以裘千仞临终前请求瑛姑饶恕的事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裘千仞原为铁掌帮帮主;干了不少坏事,在华山众大侠准备处他以死刑时,一灯救了他,让他皈依佛门。他就拜一灯为师,法号为慈恩。
  《一灯大师》 - 经历
  在第三十四回中,杨过带着郭襄来到黑沼寻找灵狐,看见一灯带着生命垂危的慈恩,即裘千仞,求见瑛姑。他们希望在裘千仞临死之前,能得到瑛姑的饶恕,饶恕他当初一掌打死其子的罪孽,瑛姑不见。杨过以高深内功逼出了瑛姑又答应了瑛姑的条件,带着郭襄去邀来了周伯通。周伯通和玻姑二人饶恕了裘千仞,裘千仞也就安心地死去了。
  佛教是讲究“六道轮回”的,如不能解脱,不能成佛,就只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中轮回。生死相续,永无止休。按一般的说法,一个人一生中的善恶将决定他来生轮回到哪一道。如果有了觉悟,有了善心,进行了忏悔,一心皈依佛门,多行善事,就可能抵消以前的恶行。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从佛教的说法来看,忏悔的人并不需要去找到被“屠刀”所伤的人或他们的亲属,去求得他们宽恕。
  按这样的道理,裘千仞在一灯的点化下,一心向佛,出家当了和尚,如果戒律严谨,那就已经足够抵消以前的罪孽了,佛自然会知道这种善行。对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来说,已经是足够的了,至于是否得到瑛姑的饶恕,是否能亲耳听到瑛姑原谅的话语,那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没有必要的。
  在裘千仞临死前,一灯一定要带他千里迢迢地来找瑛姑,“但愿能获得一人饶恕,便可安心而逝。”看来一灯于佛理是不通的,他的做法有些莫名其妙。
  这倒使人想到了基督教。许多基督教徒在临死前,除请牧师来为他做临终的祈祷,祈求上帝饶恕外.还多祈求别人对他的饶恕。这可能是因为《圣经?启示录》中讲到在世界未日来临时,每一个人或他的灵魂,都将受到最后的审判。如果,在生前没有得到曾被自己冒犯过的人的饶恕,在最后审判时,他要是当原告,那不就增加了一项罪孽吗?
  裘千仞大概是不知怎么地受了这种影响,生怕在最后审判时,瑛姑会当原告,会使自己吃罪不起,所以不得到瑛姑的饶恕,死不瞑目。至于对一灯大师而言,如果,在最后审判时,瑛姑告裘千仞,他也一定会因未救无辜婴儿一命,被牵扯进去,所以,还是千里迢迢地带裘千仞来求个饶恕为妙。
  只是不知在中国的宋代,一个佛学大师,是怎么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受到西方习俗的熏染的?他怎么会按基督教的教义和西方习俗来行事,来教徒弟?这位佛教大师的佛学理论是不是有点奇特?

为您推荐

说不得大师②

真名  邢山虎性别  男出生年份  1974年出生。笔名  说不得大师 【 起点专栏作家 】笔名的来历  ――源于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明教五散人有一个布袋和尚,也称为说不得大师,所谓的说不得,就是没有什么不可..

慧缘大师②

  慧缘大师   慧缘大师(教授),现任世界堪舆家协会主席,是享誉中外的科学风水学泰斗,著名的中医和佛医学家、市政规划师。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他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承庭训,禅心研习歧黄医易及佛道信息学。曾就读于陕..

“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②

'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八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大师公将军司马印'。 此为新莽时王匡属官印。..

洪拳大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