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甗②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说文解字》:“甗,鬲属。从鬲,虍声”。甗上体圆而两耳似鼎,束腰,下有三款足似鬲。器中间有一圆铜片为隔,叫作箅。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形或直线形孔,箅用半环联在甗内,可以开阖。甗有上下两体可分合;在作长方甗而附耳的;也有直耳而长方形,上下为一器,不可分合的。新郑古墓还曾出一方甗,上半中间有纵隔,一次可蒸两种食物。甗传世多商周器,汉器较少,多演变成甗鍑了。商甗体多圆形,侈口、两耳、束腰,三款足,腰中间有箅,款足上雕兽首形,器多厚重。西周一般仍沿旧制,开始作长方形的,四足、两耳,进而演变为上下截可分合的。上截底有穿(即孔),下截有四足、两耳。春秋战国时有圆甗,上半似鼎,附耳,下部有三高足(不款足),上下可分合,还有下有三短矮的款足,肩及腹侧各有两个环耳,上半似盆,底有穿的,这类形制实为汉代甗的前身。甗通常下半盛水,上半盛稻梁,作蒸煮食物用。至汉代器形虽有变化,而它的用途是一样的。
  彭州市青铜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通高76.7厘米,甑口径52.8厘米,鬲腰径24.4厘米
  整体分为上面的甑部和下面的鬲部,可以拆分。甑直口,方唇,两方形附耳;直腹,下部内收。鬲束腰,三袋形足中空成凹槽形;裆部以上有三个云朵状环形耳。口沿下饰一周变形云纹,耳部外侧饰水波纹。甑腹部纹饰分为四层,分别饰方形十字斜线雷纹,螺旋状乳钉纹及12组变形凤鸟纹。腰部饰一周变形云纹。三足上部皆有一半圆形纹饰带,正中是一个类似牛头的兽面纹,周边衬地纹为云纹,中间为圆形云雷纹。
  甑是商周时期流行的炊煮器,用来将谷物蒸熟。宋代古器图录中收录的为数不少,但以前在仿古铜器中还没有见过这种器类。本器体形庞大,显然不用于日常陈设,而是祭祀用器;但它已经丧失了实用功能,完全成了一件“摆设”。在末代著录的铜器中,与本器最为接近的是吕大临《考古图》卷二收录的“圆篆”,它可能就是本器仿照的“母本”。但本器的纹饰与“圆篆”全然不同,兽面纹、鸟纹、云雷纹等是将青铜器纹样加以改造而成,乳钉纹虽多,但在这类器物上从未出现过,显然是从其他器类移植而来的。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为您推荐

嘛寺院②

Lama siyuan   嘛寺院   Lamasery   中国佛教中嘛教的寺院。分布在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以及北京、山西、河北(承德)等地。嘛教形成于 8~10世纪,在元代成为藏族地区的主要宗教。嘛即藏语..

金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②

【名称】:金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   【类别】:瓷器   【年代】:金代   【文物原属】:金代酒器   【文物现状】: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简介】:   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8.8厘米   此壶为传世品,器胎呈..

知耻而后勇②

释义:  【解释】知道自己的耻辱了,才能发挥出力量和勇气。起源  “知耻而后勇”语出圣贤孟子。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中庸》。   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

戏曲史料汇编②

潘多拉的眼泪②

【书 名】  《潘多拉的眼泪Ⅰ》(共3部)【作者简介】  笔名:安妮丝公主 真名:【内容简介】  见习爱天使郑希宜为了变成真正的爱天使,被帝天爷爷派到人间去体验一段感情。但是,帝天爷爷却没有告诉她谁是她的   真命..

元代画塑记②

Yuandai Huasuji   《元代画塑记》   中国元代绘画雕塑著作为官修《经世大典·工典》中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元代元贞元年(1295)至至顺元年(1330)的35年间,中书省工部所辖诸色人匠总管府及其下的梵像提举司所属匠师,..

话本②

话本概念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