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②

释义:

  【解释】知道自己的耻辱了,才能发挥出力量和勇气。

起源

  “知耻而后勇”语出圣贤孟子。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中庸》。
  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那种形状,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这就是“知耻而后勇”!
  其实,那个吴王夫差也不是简单人物。当年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大败阖闾,阖闾因此气病而死。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不敢忘!这才有后来的勾践成为他的奴隶。这是比勾践还早的知耻而后勇!但此人胜利后便沉溺于酒色,又以霸主自居,东征西讨,结怨于诸侯。加上杀贤臣,亲小人,终于灭国亡身。用颜真卿《争座位》里的话来说,就是“可不儆惧乎”!

启示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认识自己似乎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不知己不知彼如何能取得胜利?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一样。不要见不得失败,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有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输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不服输。
  所谓 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
  秦穆公曾三败于晋,誓不服输,养精蓄锐,发愤图强,终杀败晋军,威震诸侯。
  越王勾践被俘吴国,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
  宋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 屡立汗功,名扬千古。
  清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
  当然 儒家也讲理想人格应是“智。仁。勇”。 其中“勇”从保守的意义来讲就是“知耻”,“知耻近乎勇”或“知耻而后勇”。也可以理解为:知道自己耻辱而后改过迁善,这也是一种勇敢。概括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说起来“知耻后勇”。当也有三种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观古今来往,在尴尬与艰难中,审时度势,,明“耻”之所在。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历尽磨难,自强不息,方成大“勇”。

为您推荐

嘛寺院②

Lama siyuan   嘛寺院   Lamasery   中国佛教中嘛教的寺院。分布在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以及北京、山西、河北(承德)等地。嘛教形成于 8~10世纪,在元代成为藏族地区的主要宗教。嘛即藏语..

戏曲史料汇编②

xiqu shiliao huibian   戏曲史料汇编   中国戏曲史料、论著,历代流传数量可观,对戏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内容繁杂,记述体例不一,专题论著极为少见,以致检索十分不便。如明初朱权的《》,是主要讲述北曲宫调..

潘多拉的眼泪②

【书 名】  《潘多拉的眼泪Ⅰ》(共3部)【作者简介】  笔名:安妮丝公主 真名:【内容简介】  见习爱天使郑希宜为了变成真正的爱天使,被帝天爷爷派到人间去体验一段感情。但是,帝天爷爷却没有告诉她谁是她的   真命..

元代画塑记②

话本②

话本概念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

元刊杂剧三十种②

Yuankan Zaju Sanshi Zhong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杂剧作品集。原为明代文学家兼藏书家李开先的旧藏,清代归藏书家黄丕烈。黄丕烈题为《元刻古今杂剧乙编》。由此得知,此书至少尚有甲编,惟至今尚未发现。后此书..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②

名称: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年代:北魏   尺寸:每块长约 80厘米,宽约 20厘米,厚约2.5厘米。   类别:漆木   描述:   漆屏风用木板制成,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遍髹朱漆然后作画,有黄色墨书榜题和题记。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