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图1)
年代:唐代。尺寸: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
描述:
浮屠即塔、精舍,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拢,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出土时间地点: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铜浮屠随即被发现。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鎏金铜浮屠(图2)
年代:唐代类别:金银器
尺寸: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28厘米,二层长宽各24厘米 三层长宽各19厘米,房檐长宽各23.51厘米,
重量:重7.4千克
出土时间地点:1987年5月10日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密龛出土
描述:
该鎏金浮屠原置于地宫前室的阿育王塔内,为模铸成型,精致玲珑,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额以上铺作和人字形斗拱门两侧各开一处直棂窗。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形,铸有瓦垅,檐角略翘再上为印度式的、高耸的塔刹(塔顶,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组成),刹底为须弥座,往上为依次渐小的六个相轮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写实,是我国古代高超手工技艺的绝妙佳品。
现藏于:陕西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相关文献
亦作,其含义有多种:佛陀、佛教、僧侣或佛塔。此处所指的是佛教建筑形式的“佛塔”,源于印度。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最初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塔”这种建筑形式,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用“塔”字代替令国人费解的“浮屠”,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而塔本身的功能也扩大为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
与秦始皇同一时代的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以武力杀戮统一了全印度。后来,当看到自己的胜利使数十万人丧失生命、还有更多的人受伤致残的时候,惊愕的阿育王顿感忏悔,决心放弃暴力屠杀的侵占。有一和尚劝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育王遂生悔悟。从此,他皈依佛教,还宣布将佛教定为国教,派传道团去往周边许多国家传播佛教,佛教的声望因此而被提高。相传阿育王将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分为84000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祖舍利。据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唐初法琳撰《破邪论》等佛典记载:古印度阿育王曾在很大的地域范围内建筑佛舍利塔。其中在中国有19座,法门寺塔便是其中的一座。
法门寺塔可能建于东汉“西典东来”之时,“因塔置寺,寺因塔著”,由东汉到北魏均称其名为“阿育王塔”。后“阿育王塔”毁于兵乱,唐初建四级木塔。北宋仁宗时邵博著的《闻见后录》载:“(法门)寺有古塔四层,瘗(yi,音衣,掩埋)佛手指骨一节,唐宪宗(805~820年在位)盛仪卫迎入禁中。”故名“真身宝塔”。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唐代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至三十七年(1579~1609年)重建为十三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高47米。1981年8月,因淫雨导致明代砖塔西半壁崩塌。1986年10月,文物部门决定拨款重修宝塔。1987年4月在清理旧塔残基的过程中,发现唐代地宫并出土佛指舍利和大量唐代稀世珍宝,令人叹为观止!从发掘的碑石得知,唐代的寺塔正方形平面,有木质明柱支撑回廊,占地比明塔要大,却比明塔矮,四层木结构。修复时引起争议,是复原唐塔还是复原明塔?因为缺乏唐塔资料,又因明塔高大雄伟,最后决定复原明塔。1988年4月开工重建宝塔,同年10月竣工。如今所见的法门寺塔即系此次依明塔造型重新修筑的。
今天的法门寺博物馆内的主体建筑——珍宝阁,就是仿照鎏金铜浮屠的式样建造的。该文物已被国家收录为首批不得出境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