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丞绘蕉林仕女图②

【名称】沈子丞绘蕉林仕女图
  【类别】中国
  【年代】现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私人收藏
  【简介】
  设色,纸本,立轴,尺幅:94×52厘米。
  款识:秋庭睡起试新罗,闲向芭蕉林下过。怪底早凉欺匣扇,夜来叶上雨声多。子丞于听蛙馆。
  钤印:子丞、子丞、鹧古声里
  著录:1、《沈子丞书画》图版29。
  2、《沈子丞书画集》图版4。
  (1904-1996),原名德坚,寓沪后改名子丞,别署之淳、淳然、老淳居士、听蛙,斋名听蛙馆。浙江嘉兴人。幼好丹青,常流连于裱画店中,或向店员、图画教员请教,借稿本临习。十六岁后抵沪,考上中华书局编辑所图画部练习生,此期得与郑午昌相识,切磋砥砺,获益良多。1929年以首批会员加入蜜蜂画会。因与大收藏家庞虚斋结识,得以纵览历代名家真迹,眼界为开,艺事大进,他终生对庞虚斋亦深怀感恩戴德之情。抗战期间,以教画谋生。1949年前曾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图书部主任,1949年后任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筹备处副主任、纪念馆副馆长。1956年,与吴湖帆、贺天健、陆俨少、唐云等人同为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1957年后一度任吴门画苑设计员、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顾问。1996年在苏州病逝,享年九十二岁。子丞擅人物、山水,人物师法华嵒、马和之,笔墨静雅,冷隽冲和,精练醇厚,读之如饮陈酿,甘淳而回味无穷。书法则从钟繇、恽南田等人切入,内敛而含蓄,别具一格。沈子丞生平修养广泛,还精画理、鉴赏和棋艺,著有《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国画鉴赏》、《围棋与棋话》、《古今围棋名局汇选》等。生前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苏州市政协委员等。
  《蕉林仕女》是沈子丞传世作品中比较独特的人物画作精品。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用大片的芭蕉林布置整个画面,而人物只聊聊数笔,占据画面极小的一部分。这种富于诗意的布局构思,与沈子丞在诗词方面的修养和体悟是无法分离的。大片蕉林的画法是极有挑战性的,必须细节生动,并能整体和谐,统一而不能单调,繁复而不能琐碎。这些,沈子丞都非常成功地加以了把握。他以笔为主,不厌其烦地将蕉林勾出,笔势凝练而率意,变化多端,异常丰富。作品乃画于皮纸上,纸性不易渗化。沈子丞设色时没有采用大片渲染的平涂手法,以免平板,而是采用的跳脱的笔法,仍以“写”法设色。蕉绿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淡墨皴擦以显结构;二是淡绿大笔点染,以烘气氛;三是深绿擦染以醒眉目。经过这样一番处理,使画面统领于绿荫浓浓的诗意情调之中,手法极其高超。点景人物造型简练,笔法含蓄,收到了笔简而意远的效果。
  画上题了一首沈子丞自作的七言绝句:“秋庭睡起试新罗,闲向芭蕉林下过。怪底早凉欺匣扇,夜来叶上雨声多。”诗的大意是说:秋日庭中佳人睡起试穿了新制的罗裳,闲来无事走向芭蕉林下信步赏玩。秋日的凉风似乎有意欺压匣中的画扇不让它出来为我扇风,原来昨晚雨打蕉叶连宵不断,秋气已经渐深了。诗意清新隽永,诗情画意交融,真令人百读不厌。

为您推荐

明朱三松制竹雕仕女图笔筒②

【名称】明朱三松制竹雕仕女图笔筒   【类别】 、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14.6cm,口径:7.8cm。   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

抚乐仕女图②

  此图为陈洪绶的'抚乐仕女图',绢本,125'61cm,现藏西泠印社。   此帧作品人物线描最见功力与风致,人物眉目传情,前后呼应,略施淡彩,清雅宜人。章侯书法瘦劲,与画风一脉相承。由于陈老莲线条的简洁精炼,所作版画插图十分相..

仕女图②

仕女图亦即美女画,是画坛中对美女画的一个沿习用词。中国仕女图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仕女图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仕女图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仕女图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

桐荫仕女玉山②

持花仕女②

  《持花仕女》   张大千 1920年   1920年为庚辰年,画家22岁。春天由沪返回与曾正蓉完婚。婚后返沪,在其业师曾熙引见下,从李瑞清学书法。曾、李二师以清末遗老提倡书法、绘画,对张大千影响很大。张大千是个性情..

油画仕女图②

  《油画仕女图》   清 佚名 油画   清末画坛,呈现了一种多元的面貌,既有文人画、宫廷绘画、民间绘画的逐渐趋同,也糅和了西洋绘画的光影和透视效果,甚至,西洋绘画中的油画也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诞生了,因为它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