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叶澄雁荡山图②

【名称】明叶澄雁荡山图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绫本,设色,纵:35厘米,横:290.3厘米。
  本幅自识:“雁荡山图。嘉靖丙戌燕山叶澄作。”后纸清·梁清标题记。叶澄,字原静,号常山,原藉吴人,世居燕京(今北京),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画家。善画山水,师法戴进,徐沁《明画录》评“其神似处,几莫能辨”。作品所绘景观,自石门潭起,计有章毅楼、石佛岩、石梁洞、灵风洞、罗汉洞、净明寺、蓼花峰、响岩等。这些景色描绘真实,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现出东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壮阔气势。作品画法与戴进有相似之处,但笔墨更见繁细,并呈现出对景写生、随景而运之迹,很像一幅实地写生稿,这在“浙派”后学中是比较少见的。
  此图描绘的是位于浙江省境内号称东南第一山的北雁荡山。画卷徐徐展开,一处处风景逐渐展现,按作者以小字标出的各处风景的名称,计有石门潭、章毅楼、石佛岩、石梁洞、灵风洞、罗汉洞、净明寺、蓼花峰、响岩等。作者对景写生,笔底风景各具奇姿,虽仅是雁荡山的一部分,却已展现出它的奇秀特色和壮阔气势。
  图中作者行笔尖峭细劲,山间林木、点景人物乃至溪边乱石均刻画细致。山岩的外轮廓线方折挺劲,山体内部则将一种尖峭而锐利的短皴线与短促劲健的小斧劈皴相结合,同时以墨加色淡施晕染。繁密细劲的用笔与丰富的用色使画面气氛趋于活跃,极好地表现出雁荡山奇异、秀美的景色特征。远山空勾轮廓,染以花青,山间云气迷蒙,更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传世作品极少,而此图艺术水平之高堪称杰作。正如清初著名收藏家梁清标对此图的评价:“堪称希世宝。……不啻超出乎唐、宋、元各大家名迹矣。”

为您推荐

宋李公麟兰亭修禊图②

【名称】宋李公麟兰亭修禊图   【类别】中国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   【简介】   水墨,纸本,尺幅:26.5×290cm。   钤印:龙西   款识:公麟。   鉴藏印:□□之宝、士藏(..

明文征明行书七言诗轴②

【名称】明文征明行书七言诗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1470年-1559年)   【文物历史】1959年刘国钧先生捐   【文物现状】藏   【简介】   纵348、横91厘米,纸本。   ,原名璧,字征明,后以征名为名,更..

匏制螭寿纹鼻烟壶②

清匏制螭寿纹鼻烟壶,高7厘米,腹宽5厘米。   烟壶扁圆体,直口,细颈,溜肩,椭圆式带状扁足。口沿嵌象牙口一道,两侧肩胁部饰卷草纹,壶身正背两面中央均为篆书团寿字,斜上方一螭探身窥伺,身如蔓草,宛转流利,环绕一周,神态生动。此烟..

蝉形玉饰②

明文征明幽谷清泉图②

【名称】明文征明幽谷清泉图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江苏常熟博物馆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107.8厘米,横:37.3厘米。   早年的山水作品,画法多学元人..

刎颈之交②

刎颈之交 ( wěn jǐng zhī jiāo )   解 释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 处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清石涛山水册页②

这里介绍的石涛山水,是藏于故宫博物院、以唐代王维、李白、张说等人诗意创作的八开册页中的一页。每开册页纵23.3厘米,横16.5厘米,纸本,水墨淡设色。   石涛(1642—1707)名原济,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济山僧、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