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马根仙刻溪亭山色笔筒②

这件笔筒高15.3厘米,口径9.3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马根仙,苏州人,出身于丹青世家,活动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他本人精于刻竹,风格类似金陵派。《吴县志》:“(刻竹)善阴阳文,仕女、花卉、穷工极巧,人莫能及。”
  清代晚期的竹刻力求以刀痕表现书画之笔墨,一般阴文成为最常用之刻法。此件笔筒下刀简练而流畅,刀痕浅而细,有些地方似一刀而就。所刻山水颇似南宗画风,并刻七言长诗一首。

为您推荐

明朱三松制竹雕仕女图笔筒②

【名称】明朱三松制竹雕仕女图笔筒   【类别】 、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14.6cm,口径:7.8cm。   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

明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②

【名称】明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通高:18cm,口径:14cm,底径:15.4cm。   以硬木雕成,圆筒式,下承三矮足。近口处阴..

明教坊伎乐图笔筒②

  笔筒的出现大致在明代的中、晚期,初时以竹雕、木雕为多,后又有以瓷制、木制。   明代竹雕笔筒以高浮雕、透雕为特征。作者多为一些文人雅士,闲遐之时技庠而为之,故多无署名,但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题材也十..

明朱鹤雕松鹤笔筒②

清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②

  这件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碧玉,粗高圆筒形,壁厚,圆口,口沿刻乾隆御题樊桐仙侣诗:'樊桐昆峤原一脉,流入和田产玉精。试问相咨定谁氏?西梁北容述仙情。乾隆乙卯夏御题。'底饰五个如意形足。器外壁以深雕、透琢和阴刻..

清乾隆白玉渔樵牧读四方笔筒②

这件笔筒高14.3厘米,白玉带褐色沁,方筒形,底饰四个如意形足。四面开光,浮雕渔、樵、牧、读图,一面一景。以深雕、阴刻等技法琢饰高山峭壁、参天古木、亭台楼阁、流云湍水。楼阁依山而建,水边柳畔老人张网捕鱼;两樵夫肩挑柴担..

清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②

清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 【名称】清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 【类别】笔筒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简介 高:4.5cm,口径:2.8cm,底径:4.3cm 。 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