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②

词目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发音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 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也写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出处 ·吴承恩《》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示例 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的传说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明代昊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传说他们过海时,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
  作为歇后语也行,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中草药
  药名 八仙过海
  汉语拼音 ba xian guo hai
  英文名 Yunna Cryptocoryn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H. Li
  归经 肺;肝;胃;大肠经
  中药化学成分同属植物C. spiralis,印度用于止咳、止吐等。其根茎中含有14-O-廿四碳烷乙酸酯(ethyl-14-ox-otetraeosanoate)、14-O-十七碳烷基-15-O-廿碳烷酸酯(15-oxoeicosanyl-14-oxoheptadecanoate)。
  功效 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截疟
  考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科属 分类天南星科
  拉丁文名 Herba 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主治 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四技麻木;腰膝痿软;急性胃肠炎;疟疾
  生态环境 生于无霜地区的河滩沙地,雨季埋没于河沙,冬季露出。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功能。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痛,痧症,急性胃肠炎。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
  用药禁忌 孕妇禁服。
  动植物形态 八仙过海,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长3-4cm,粗达1cm,分叉,节上于花期萌生圆锥形芽眼。叶丛生,无柄,线形,连鞘长10-20cm,宽0.5-1cm,锐尖,全缘,边缘波状起伏或否,中部渐狭,向下渐扩大成白色膜质叶鞘;中肋背面隆起。花序1-3,腑生花序柄长5-10mm,后色,下细上粗;佛焰苞长6-7cm,旋卷状态,管部长约1.5cm,粗约1cm,淡青色,无缝筒状(埋于沙土)中含花序,内面顶部下垂一淡紫色的隔片,盖抱状雄花序;檐部旋卷状,下部边缘靠合并扭转,上半部张形并旋卷,长渐尖,外面暗青紫色,内面淡紫色,密布暗青紫色斑点和细纹,光亮。肉穗花序;雌花序淡黄色,圆锥状;雌花10,分2轮,内轮5,不育,外轮5,能育,略具柄,柱头大,盾状;雌雄花序之间的间隔长7-8mm,白色;雄花序黄色,花序轴肥大,肉质,球形附属器白色,雄花无柄,花药2-4,药室球形,花粉黄色。聚合果卵球形,长、粗约1cm,黄棕色;种子多数,淡褐色,密生暗紫色斑点。花期11-12月。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药材基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过生活费的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出处 《中华本草》

为您推荐

八仙戏形成时期

八仙戏形成于现淄博市临淄区五路口村。据该村现存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碑记,当时该村称'羊羔庄',是因为该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起,有六天的羊羔大会而得名。据此可知,这里是鲁中羊羔、皮毛、山货重要集散地,也是各方艺人竞..

八仙戏历史演变

如今浙南一带流传的'八仙'戏与宋、元时期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宋、元时期的'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内容。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则主要表现神仙庆..

八仙戏历史起源

八仙戏源于宋元杂剧和南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载有《瑶池会》、《蟠桃会》、《八仙会》、《王母祝寿》等多种名录,元钟嗣成亦着有《宴瑶..

八仙戏基本介绍

八仙戏

八仙戏,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系流布于青州、临淄接壤地方的民间小戏,乃是以外地流入的地摊演唱形式为基础,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演出此戏,惯例是开场演《八仙..

饮中八仙歌②

诗歌  饮中八仙歌   作者: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1。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2。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3。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

清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②

  【名称】清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9.7cm,长:35.5 cm,宽:22.5cm。   盒木制,盖与盒均制成委角式,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