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人②

石门人
  关键字: 古人类 石门人
  燕尔洞洞穴遗址位于石门县皂市镇凤堡岭西山角,该遗址由两个洞穴组成,编号分别为1、2号洞,1982年被发现,并采集有犀牛化石、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等。1986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又在洞穴中采集动物化石多件,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认定是一处有希望找到人类化石的重要洞穴遗址。1990年、1992年、200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率团与石门县博物馆联合对1、2号洞穴进行了3次科学发掘。
  据考古专家介绍,1号洞穴角砾的底部有丰富的动物化石胶结堆积。在洞厅东侧延伸方向有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文化堆积。洞穴堆积层次分明,动物化石丰富,多属典型的华南哺乳动物群,有猕猴、豪猪、竹鼠、虎、豹、獾、东方剑齿象等100多件化石。在化石堆积层中发现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锤等石制品50余件,以及烧骨和经人类加工的骨器。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段人类左股骨化石、下颌骨1件,以及完整牙齿3颗。2006年5至7月第三次发掘1号洞时,又相继出土了完整人类牙齿3颗, 2号洞穴也发现有一批打制石器和骨器。为研究湖南古人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从燕尔洞发现的石器、骨器等工具以及并存的动物骨骼化石和某些动物骨骼化石上有火烧痕迹等推断,该洞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湖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年代约20000年,石门人的生存时代为晚更新世的晚期。此为本省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点,填补了湖南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