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舞,即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和内容的舞蹈艺术,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
以茶事为内容的舞蹈,可能发轫甚早,但元代和明清期间,是我国舞蹈的一个中衰阶段,所以,史籍中,有关我国茶叶舞蹈的具体记载很少。现在能知的,只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茶灯或采茶灯。
茶舞主要有采茶舞和茶灯两大类,在浙、赣、皖、苏、闽、湘、鄂、川、黔、滇等省区,茶舞都很普遍,是民间迎新春、闹元宵的主要节目。我国有很多以茶命名的戏剧剧种,如江西采茶戏、湖北采茶戏、广西茶灯戏、云南茶灯戏等。这些剧种都是在茶区人民创作的茶歌、茶舞、茶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多以采茶、茶灯歌舞为表现形式,通常以两小(小旦和小丑)或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进行表演的。
赣南采茶戏简介
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台湾三脚采茶戏
三脚采茶戏是客家地区最为人熟悉的小戏,另外尚有其它的小戏,如相褒戏和抛采茶;三脚采茶戏的形式由大陆传过来,因所有故事场景都仅由二旦一丑呈现,故名「三脚」,在台湾所演出的戏码,多离不开「张三郎卖茶」的故事情节,因为剧情涉及采茶、卖茶,因此习惯称之「三脚采茶」。最初三脚采茶班的成员完全是男性,每个不到十人的小团体,在北部客家地区游走于各个客家乡民聚落,不搭戏台,不备砌末,在旷地广场里卖艺赚取赏钱,跑江湖,称为「落地扫」。
特色介绍
由客家山歌演变成三脚采茶戏经改良戏时期,再到采茶戏广播节目时期的王禄仔卖药型态,到今天的文化场 (民间对政府文教预算补助演出活动的说法
),其间三脚采茶戏表演的音乐及基本故事内容变化并不大( 不断改变的是表演的空间环境与观众 ),还是只有简单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丰富的客家民谣。
三脚采茶戏中以一个茶郎的故事为轴,形成各个小段戏出,主要有上山采茶、送郎、籴酒、茶郎回家等几出;其余像桃花过渡、十送金钗、抛采茶、扛茶等几出则是另外再由茶郎的故事衍生而来,如扛茶则是籴酒再发展出来的,另外像病子、问卜、公背婆、开金扇、初一朝、闹五更、苦力娘等则是以这种情节发展模式另外而成。
经历过改良戏时期,三脚采茶戏在采茶戏广播节目时期中,当时不论采茶戏广播节目,或在外促销药品的露天表演,所用的音乐伴奏乐器编制,和当时其它大戏所用乐器组合多已大致相同,也是以壳弦为主要的旋律伴奏乐器,另外以和弦(帕士)、大广弦、扬琴、笛为副;再加上一组打击乐器提点戏剧进行节奏。
戏剧进行中,打击乐器所用锣鼓点虽借自其它剧种,但演员所唱仍以客家民谣为主,且每出不同的段子多只用几种民谣曲调,并以其中一种为名,有的以该段出名为其中某一曲调之名。这些许多同时是剧名的民谣,多是在三脚采茶戏这种小戏出现之后才渐渐发展出来的地方小调,当然其中也有相当古老,传播区域相当广,不限于只在客家地区流传的小调民谣,或发展时间到相当晚近之后才成型的新歌谣。
至于原在山野中传唱的山歌,被吸纳到三脚采茶戏中,除曲调原般外,歌词与音乐性格也进行了改变,不但降低原本环境中所特有的歌词即兴和随兴的曲调节奏特征,原本不用伴奏的歌唱乃式,也加入乐器伴奏扩大音色上的变话,以适应戏剧表演加强效果;如老山歌、老腔山歌等皆是。另外客家民歌中的平板,除运用在三脚采茶戏,同时也使用于单人故事说唱或劝世文演唱的江湖卖艺表演。
祁门采茶戏
流传于祁门县的一带的地方剧种。源自江西,原名叫饶河调。清初流传至闪里、历口、奇岭等地,经过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祁门采茶戏。采茶戏曲调优美,有西皮、唢呐皮、二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
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
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而流散几近消亡,部分入赣而流传到安徽主要流传于安徽宿松县和湖北黄梅县交界地区。
安庆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山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清代中晚期,怀宁黄梅山下文人荟萃,他们将一些民歌、民谣编成一种小调互相传唱,逐步流传开来。因小调来自黄梅山,所以后来都叫黄梅调。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高河、月山、总铺等地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注:采茶戏为乡野茶农劳作时产生的名歌通称,并非专有名词,如安庆黄梅戏的前身为安庆黄梅山地区的采茶调,与安徽祁门,湖北黄梅、阳新,江西赣南等地的采茶调并无渊源关系)
阳新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至今已两三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
在花灯戏发展为采茶戏的过程中,黄梅戏和汉剧的传入,在道白、表演、板式等方面给予阳新采茶戏很多影响,至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它已成为独具风格、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剧目多达一百多个,还涌现出如李盛满、徐世怀、陈新岩等名演员。
阳新采茶戏音乐由正腔、彩调、击乐构成,正腔包括北腔、汉腔、叹腔、四平等,可塑性大,板式变化多,表现力强。彩调节奏明快,包括民歌、灯歌、田歌以及从说唱音乐中吸收过来的道情。
采茶戏的演唱形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配合默契。
茶灯,和马灯、霸王鞭等,是过去汉族比较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茶灯,是福建、广西、江西和安徽采茶灯的简称。
它在江西,还有茶篮灯和灯歌的名字;在湖南、湖北,则称为采茶和茶歌;在广西又称为壮采茶和唱采舞。
这一舞蹈不仅各地名字不一,跳法也有不同。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也可有三人以上)参加表演。
舞者腰系绸带,男的持一钱尺(鞭)作为扁担、锄头等,女的左手提茶篮,右手拿扇,边歌边舞,主要表现姑娘们在茶园的劳动生活。
除汉族和壮族的《茶灯》民间舞蹈外,我国有些民族盛行的盘舞、打歌,往往也以敬茶和饮茶的茶事为内容,这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茶叶舞蹈。
如彝族打歌时,客人坐下后,主办打歌的村子或家庭,老老少少,恭恭敬敬,在大锣和唢呐的伴奏下,手端茶盘或酒盘,边舞边走,把茶、酒一一献给每位客人,然后再边舞边退。
云南洱源白族打歌,也和彝族上述情况极其相像,人们手中端着茶或酒,在领歌者(歌目)的带领下,唱着白语调,弯着膝,绕着火塘转圈圈,边转边抖动和扭动上身,以歌纵舞,以舞狂歌。
【电影:茶舞】
◎译名茶舞/血门徒
◎片名One Last Dance
◎年代2007
◎国家新加坡
◎类别动作/爱情/犯罪
◎语言粤语
◎字幕中文
◎片长110Min
◎导演Max Makowski
◎主演吴镇宇 Francis Ng ..... T
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 Terrtano
狄龙 Lung Ti ..... Captain
Hossan Leong ..... Treesan
徐若瑄 Vivian Hsu ..... Mae
Thomas Huang ..... Guard II
Thomas Lim ..... Richard
Sunny Pang ..... Kai Wing
Joseph Quek ..... Ko
Ricky Sim ..... Nelson
Kai Shing Wu ..... Wong
Steve Yap ..... Arthur
Zzen ..... Rookie Cop
Valerie Lee ..... Ballerina III
◎剧情简介:
T(吴镇宇饰)是一个像影子一样神秘莫测的杀手,在他厌倦了腥风血雨,准备结束自己职业生涯的前夕,他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谜团的绑架案中。被绑架的是意大利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饰)的儿子。T被要求找出绑架黑帮老大儿子的幕后主使。与此同时,警长(狄龙饰)也找到T,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找出绑架嫌犯,并帮助警队一举铲除黑帮。面对前途,进退两难的T此时却爱上了另一个黑帮成员的妹妹(徐若暄饰),这使他的内心开始在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身不由己的责任之间陷入痛苦的挣扎。随着谜底一点点的揭开,他才发现他不得不为真相付出沉重的代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