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赋,是由网友编写的,是根据社会当前有不少女孩热衷于做二奶,追求奢靡生活,出卖自己的青春,不计后果我行我素,从而由感而发。目的是为了揭露二奶现象,和二奶背后的惨状,以告诫一些年轻的女孩,要自爱自重!不要被社会上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奶赋-全文
二奶赋
序曰:二奶者,雅曰侧室,偏房,娇妾,如夫人;俗称情妇,相好,姘头,小老婆。至于其别称,因人而异,且多有独创,不烦赘述。考二奶出典,盖旧时每称正室为大奶奶,因厕其后,故曰二奶,依次亦可有三奶、四奶,以至于N奶也。二奶盖其略称也。南方某公有十三金钗,北方某公召集二十二个情妇举办群芳宴,中原某公运用MBA管理二奶,均极一时之盛也。
娥眉不肯让人,投怀送抱有术;狐媚偏能惑主,撒娇专宠称能。未必豆蔻处子、闺阁淑女,少长皆宜;亦非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靓丑兼容。
或傍老板,纸醉金迷,但觉有钱幸福,何论是大是小;或傍达官,仗势弄权,享受无数马屁,更可收金掠银;或傍名士,献身扬名,速成学者专家,俨然红粉翘楚;或傍洋夷,拾遗补缺,不求宜室宜家,但求美圆绿卡。
每每相识于歌厅舞榭,升华于饭店商场,消魂于明月清风,颠倒于青山绿水。彼不知有儿,无论家室;此不求长久,只要拥有。彼求秀色可餐,此为攀炎附势。各相所思,两厢情愿。遂见乎,入则豪华别墅,出则摩登香车;穿则名牌时装,戴则稀世珍宝,食则龙肝凤胆,饮则琼浆玉液。是以一做二奶,便为贵族,跻身上流社会,周旋灯红酒绿,遂为淑女也,名媛也,贵妇也,万千宠爱在一身,二奶于我何有哉!虚荣之心生也,侥幸之意得矣。
然则,尊严出卖给享乐,孽情哪能有正果。大庭广众难免提心吊胆,幽会密约犹如偷鸡摸狗。生儿育女,不知有父;立身处世,何求名分?更那堪,每倚楼眺望,过尽千帆皆不是;空织回文,惟有孤灯对愁眠。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那边厢,又有新人笑怀中;这边厢,冷月独照旧时床。或求宠争幸,即拳脚相加,乃至利刃硫酸毒药炸弹,夺命追魄。或包养事发,嫡妇问罪,文攻武掠,摧折凌辱;或知耻断交,彼无赖纠缠,曝露私情,张扬床笫,聚讼公堂,脸面扫地;或姘夫贪赂,一朝败绩,木枷加身,打入天牢,罚没家产,扫地出门,甚者同陷囹圄,共赴法场。乃为离妇也,弃妇也,怨妇也,犯妇也。过去之恩爱变为斯时之悔恨,昔日之荣耀皆成今天之笑柄。
始乱终弃,有始无终,二奶轨迹,莫不如此。然则前赴后继者犹义无返顾!呜呼!哀其不幸,怒其不尊,痛其不弃也!
二奶赋-社会现状
二奶赋
二奶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什么?
从1992年到1996年,妇女投诉丈夫包二奶的案件有20246宗;从1996年到1998年直接到省妇联投诉的包二奶案件802宗,且逐年上升,还有大量的隐蔽性的包二奶案件则无从统计,更无法追究。
包二奶,首先破坏社会的伦理道德。有人将包二奶当做一种时尚,公开带二奶进入各种社交场合,更有甚者,把是否包二奶作为衡量一个男人能耐的标准,于是包二奶呈上升趋势;二是包二奶现象的存在,诞生了一些黑户孩子。这些无辜的孩子没有户口,严重地破坏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三是引发官员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四是导致家庭恶性案件及离婚率上升。杀丈夫、害前妻、惨绝人寰的悲剧时常发生,给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一只手拍不响的道理
在社会批判、谴责包二奶现象的同时,必须考虑一只手拍不响的道理。难道过错全在男人身上吗?男人有钱,有花心的资本,如果没有女人去看上他的钱,更不想利用姿色去骗取钱,男人的钱会变得像纸一样不值钱,男人的花心到何处去使?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有这么一大批略带姿色和风骚的女人,投男人所好,她们靠本事吃饭没有本事,出苦力又吃不了苦,干脆干起这投资小见效快的二奶生意。这是女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做二奶的大多一周才能见上自己准老公一两次面,大部分时间是百无聊赖独处,这些不甘寂寞的二奶们又到处涉猎男人,由此可见,她们的性质已接近于性服务。
受害者到底是谁?
包二奶已成为某些地区公开的秘密,有的二奶竟然理直气壮地去面对正房,并且恬不知耻地反问:谁让你没有能耐,管不住自己的老公呢?池莉的小说《小姐,您早》很值得女人们好好反思反思,第三者二奶,第二者前妻对第一者男人来讲都是受害者,今天你的美貌你的姿色替代了满脸皱纹的前妻,明天当你满头白发再不年轻时,又有更青春、更靓丽的姑娘取代你,到头来谁又是受害者呢?我们在谴责包二奶现象的同时,一方面要教育规劝男人,用法律维护其妻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也要劝告那些插足别人婚姻的二奶们,收回你们贪婪的欲望,青春是无价宝,用姿色换回的金钱是最不容易守护的。除了钱,女人们失去了自尊、自爱、自强,失去了青春、感情,失去了很多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尤其,垂老之时将一无所有。
呼吁社会伦理、道德的回归,更希望那些做了二奶的和准备做二奶的女人们,悬崖勒马,自食其力,找回自我。
二奶赋-延伸
二奶赋
随着婚姻法的修改,婚外同居的性质已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但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矫枉过正的做法,如在司法实践中歧视第三者,忽视对他们应有的权益保护等等。一些媒体在报道有关包二奶的事例时直接把第三者称为二奶,就是一种极不妥当的做法。事实上,这已直接侵害了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及时纠正。
据考证,所谓二奶,在解放前是指夫所纳之妾。由于中国现行婚姻法及刑法禁止重婚纳妾,二奶的含意已有了较大的变化。按照时下约定俗成的说法,二奶一般是指与已婚男子长期同居生活的女性。但不管如何,二奶是对特定女性的贬义称谓却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笔者认为,按照现代法治精神和现行立法的规定,将特定当事人称为二奶,是对特定女性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和人格侮辱。
首先,这是对特定女性的人格侮辱,是对特定当事人姓名权的侵犯。公民的姓名权是一种重要的人身权利,一向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在什么场合,公民的姓名权都应得到尊重而不允许随意以其它称谓取代,更不能以绰号及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代替。特定女性与他人非法同居,在道德法律上应受谴责与制裁,但不应受到歧视和其它一切不公正的待遇。把特定女性直呼二奶,乃是对待第三者的错误与野蛮做法,与法治文明格格不入。
其次是可能出现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补救的负面效应。一些媒体直呼女性第三者为二奶也许有其善良的目的。但它们料想不到的是,这很容易伤害一些无辜的人。在被包为二奶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女性事先并不知道对方已婚。从此角度看,她们也是道德和法律上的受害者,没有理由也不容往她们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更何况,从包二奶现象产生的原因上看,最应受谴责的是包二奶的人而非他们所包的二奶。由此看来,把女性第三者直呼二奶,绝非对包二奶行为进行道德舆论谴责之初衷。
最后,把女性第三者直呼二奶其实反映了一种以德代法和以情代法的不良倾向。在奉行法治的二十一世纪,绝不允许将法外因素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封建落后思潮与行为回归,绝不允许以任何主观好恶和道德评判取代法律评判。按照现代法治的公正理念,法律不仅要制裁包二奶的行为,也要注意依法保护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二奶赋-参考资料
[1] 凯迪社区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9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