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节日:八月中秋
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和幸福的追求,形成了侗族青年在传统的节日中有自己的社交方式。这些交往方式形成了全民性节日的多重性,而出现了节日的新意义。北部地区的'八月中秋哥送饼'的活动就是这一类型的节令风俗,可送饼的新义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
八月十五的早饭后,后生们背着满装月饼的挎包聚汇在路旁。等到伙伴们都到伙伴们都到齐了,大家有说有笑地走向约会的地点。姑娘早已躲在这里,后生们还四处张望,不想情伴却突然出现身旁。久不相会,先是各自站着,叙述相思之情,许久才摘把木叶以歌嫌语让坐。继而后生哥取出红纸贴面的月饼,排成双数摆在地上,以歌劝姑娘食饼。姑娘亦答以歌声和韵文白话,表心吐情均以歌代。直到日头落山,后生将所剩下的饼包好给姑娘带回家。姑娘害口失羞,悄悄地带回藏好,分给她最知心的人同食,共品爱情的甜蜜。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