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节②

  龙抬头节,阴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节日简介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是日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故称龙抬头日。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民间传说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节日形成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蛰伏的昆虫开始出土,各种动物恢复了活力,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就要抬头升天,布云兴雨了,民谚有曰'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龙抬头节形成于何时呢?

  据考证,早在唐代,农历二月初二就已经具有了令节的性质。这一天,人们相邀结伴,至野外踏青,谓之'迎富';顺便再挖些野菜,带回家尝鲜儿,叫做'挑菜'。到宋代,二月二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令节,称为挑菜节、踏青节。这在当时的一些诗词和文献中都有反映和记载,如,北宋张耒就题有《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一诗,南宋陈元靓所撰《岁时广记》引《壶中赘录》亦云:'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青节。'

  然而,在唐宋时的二月二及其活动中,我们还看不到'龙抬头'的影子,将二月二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描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迄今为止,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记录'二月二,龙抬头'的文字材料,根据这条材料,可以断定,龙抬头节形成于元代。

  一些民俗学者推测,龙抬头节最初形成于黄河流域地区,而后逐渐向其它地区传播开来,以至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个节日,就连一些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从节日的名称看,各地区之间存有较大差异。除龙抬头节这一名称以外,我们所知的还有龙抬头日、龙抬头、春龙节、青龙节、龙头节等等,而通常,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以节期作为节日名称,直接称之为二月二。二月二这一天,民间也有不少禁忌,比如,'晨忌汲水',怕触了'龙头',惹龙王爷发怒;还有,妇女也不许动用针线,以防不小心扎伤'龙目'、刺穿'龙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龙抬头节作为一个形成于农业时代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淡化出去了,其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涵义,也已经鲜为人知。

  节日习俗

  各地龙抬头节的民俗活动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祭龙: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理发:民间有种说法,曰: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是日,多剃发'。

  现在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现在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原济南府所属地区,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其他地区多称为二月二,梁山称龙头节。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农历二月初二,大小算是个节日,但说到为什么定今天为节,这节日还有什么官名、来由之类,是统统不清楚地。老家的人根据日子称呼,把今天就叫'二月二',所以'二月二'便是节名。从我能理解节日为何等神奇东东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天就是'二月二'节。

  农村不给节日排三六九等,凡是有传统的节日都得走走过场,奶奶信奉鬼神,对此类有明码标识为节日的日子由为看中,因此我们家是逢节必过。

  过了二十来年的节日,也揣摩出了点门道,节日不论大小,必定与吃食多多少少有些联系。'二月二'也是如此。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恐怕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二月二'这个节日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没什么活动,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点与平常不同的食物,晚饭还是煎饼加米粥,吃过以后节日就算顺利过完了。所以这节过的有些莫名其妙。

  节日食俗

  春饼:北京民俗食品,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谚所说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

  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驴打滚:一种豆面糕,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再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时,随制随撒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以天桥市场白姓食摊和'年糕虎'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各地不尽相同。除上述的煎饼、面条、馍馍外,有的吃花糕,意味着步步登高。龙口等地则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块这天吃。有的吃烙饼,郓城等地认为烙饼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确保粮仓。枣庄、单县的人们这天休息,改善生活,说:'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

  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海阳等地习俗,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龙口的风俗是二月二日起农作,事先择毋仓试犁。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鲁西北地区还有二月一日接太阳的习惯。

  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春龙节'。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仿。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与文武百官一起亲耕。在唐宋时期百姓把二月二作为'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点心类食物。宋人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在南宋时二月初二这天宫中要举行'挑菜'御宴猜谜的娱乐活动,在宴会上摆着的小斛中插入生菜等新鲜蔬菜,让大臣们竞猜菜的名称,根据猜的结果进行赏罚。相传二月初二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的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很多人都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以表示祈求'迎富'之意。

  在明清时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说,明清的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农坛或圆明园举行隆重的'御驾亲耕'的仪式,皇帝象征性的在那'一亩三分地'或'一亩园'上扶犁耕田,以祈福这一年农业大丰收,百姓能丰衣足食。

  二月初二龙头节也是老北京时较大的民间节日,那时民间有吃面条、吃春饼、炸油糕、引龙熏虫、扒猪脸、爆玉米花等很多习俗。

  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北京的农家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掉。二月二这天有'引龙熏虫'之习俗,古人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农作物可获得丰收。所以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那熏虫也是防止害虫破坏捣乱,确保五谷丰登,明《酌中志》一书云:'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习俗还有这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太阳出来前不许到井台打水,以免水桶砸伤了龙头;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这一天出生的男孩大多取名大龙、宝龙、金龙。老北京的习俗,在这一天还要接回已经出嫁的'姑奶奶',俗话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跟别的节日习俗一样,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在饮食方面的习俗,且还有以龙为名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吃春饼叫吃'龙皮',蒸饼也要在饼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吃面条称为'龙须面'。

  老北京人嗜好吃猪头肉,尤其必在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在农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要杀猪宰羊准备年菜,炖猪肉时留下猪头在二月二这天祭祀佛祖。城内四合院里的百姓也在除夕、二月二这两天有用猪头供佛祭祖的民俗。

  过去,北京街巷胡同里经常有砰砰的爆玉米花的声浪,这爆玉米花跟'二月二'还有联系呢。据说它源于神话传说。传说武则天'立周'称帝后,惹得玉皇大帝震怒,便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但司管天河的龙王看到人间因干旱而饿殍遍野的惨状,他偷偷为人间降雨。百姓得救了,而龙王却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山底下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返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报龙王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哪里都找不到呀!到了二月初一这天,正逢赶集之日,有一个老婆婆赶集去卖包谷,袋口松开金黄金黄的包谷籽撒了一地。人们看到后心想,这包谷籽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大家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都爆炒起了玉米花,并在院中设案焚香,供奉龙王。玉帝一见金豆真的开花了,遂将龙王免罪释放,让他重掌风雨大权,不久人间普降春雨、农业丰收。打这以后每年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唱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以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相关诗词

  农历二月二日感怀(刘小烽)

  此日龙抬头

  抬头龙见喜

  南屏借东风

  万里波涛起

  注: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为民问龙抬头节。南屏借东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葛亮在南屏山筑七星坛作法,借来东风,因此而使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赤壁,大胜曹军。

  冀中地区,农历二月初二,又称二节二,有'龙抬头'之说。是日清晨,村民争先恐后担水引龙。有谁家先把龙引到家,谁家庄稼长得好之说。另外,还有拍炕头、打旮旯、忌早饭吃粥之习俗。

  传承发展

  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把龙视为管雨水的动物神越来越明确,所以《左传》桓公五年说:'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由于想象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于是迷信龙能给人带来祥瑞,来到人间便可以化身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

  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龙灯的滥觞。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相关禁忌

  1、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2、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走亲访友、看望病人忌初一、十五,下午不探望病人。

  6、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7、造房木材忌用桑木('桑'谐音'丧')、槐木('槐'谐音'坏')。

  8、为人贺喜忌穿白鞋,忌扎白腿带或白腰带。父母死后,一月之内不能为人贺喜。

  9、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10、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11、春节下饺子忌说'破哩',叫'挣哩'。

  12、到茶馆打水忌说'白开',叫'白水'。

  13、肩挑小贩忌迈扁担(因'迈'谐音'卖')。

  14、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不得担空桶入门,应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担,或挑担水送去。

  15、借用熬中草药的铫子,送还时须押上点食品。有的地区不准送还,等用者来取。

  16、给客人倒茶、斟酒,壶嘴不能朝向客人。

  17、向陌生人问路,不得尊称'大哥'。

  18、进行交易忌说'买相应'。

  19、中年人忌说41岁,百岁老人忌说'百岁'。

  20、兄与娣忌诙谐,忌以别人的姐妹为笑料。

  21、结婚忌遇出殡。

  22、吃饭忌面向人背,忌背朝锅台、饭桌。

  23、有舅父在世,忌正月剃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