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水龙节其实是客家水龙节
客家人最早因战乱、天灾等原因从我国中原迁居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后因四川连年战乱、饥荒、瘟疫,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气较旺,被迫大批移填四川。而传说前期来洛带的客家移民备受干旱煎熬,他们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历尽沧桑。后得知洛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蜀太子刘阿斗游玩甑子场时,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一停止便风平浪静,再一淘又风雨大作,无法将玉带捞起,从此甑子场更名落带。又得知八角井为东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尽。受此启发,客家人便自发地将老祖宗的舞水龙配合以淘井祈雨,既得雨水,龙王又不发怒,甚是灵验。之后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节洛带客家人均以舞水龙感谢上苍风调雨顺,(元宵节则舞彩龙、火龙),并庆贺丰年。舞火龙和水龙遂成为洛带客家独特的文化习俗。
洛带客家人最后一次舞水龙是1948年,当时的水龙是谷草扎成的九节草把龙,耍龙男子赤膊上阵,头戴柳条圈,众人用淘八角井之水泼洒水龙求雨,得以渡过当年的干旱。
解放后,由于'人定胜天'的思想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舞水龙的习俗一度中断,仅保留了火龙和彩龙。龙泉驿区在成功举办两届火龙节的基础上,于2001年7月举办首届'西部客家水龙节',在保留原水龙舞法的同时,于内容、形式和参与方式上作了较多的完善和补充,使其更具参与性和刺激性,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客家水龙节的举办旨在弘扬客家文化,发掘水龙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也为成都市及八方宾朋提供一个激情参与、潇洒刺激的好去处。
值得说明一下的是08年的水龙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洛带客家人发扬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抗灾自救,在全市率先恢复了景区旅游。为了帮助蓉城市民尽快从地震阴影中走出来,在端午'小长假'到来之际,洛带特将每年7月的'中国'客家水龙节'提前举行,为游客提供一个消夏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08年6月6日下午2时许,随着四条水龙被'点睛',客家水龙歌高奏起来,80名男女舞动四条水龙冲入五凤楼广场,设在广场四周的水龙头及停放在周围的水车开始喷射水柱,水花四溅,游客的欢呼声、尖叫声骤起。今年水龙节以求美、求新为突破口,在保留原水龙舞法的同时,内容、形式更具完整性和观赏性。水龙节主角'刘家龙'在传统舞法上将有所创新,具有客家民俗文化特色的板凳龙、水精队将首次贯穿水龙节始终。参与水龙狂欢,体验客家和谐是水龙节的一大特色。
欢腾数万游客醉其中
从14时开始到16时的近两个小时里,威风锣鼓敲起来,客家水龙歌响起来;八条水柱冲天而起,四条客家水龙水中狂舞''水龙在人群中上下翻飞,左右腾挪,数万国内外游客手持水枪、水盆、水龙头等盛水的器具向舞龙者和龙身狂喷。玩起兴了,游客也互相用水打闹、嬉戏,全然不顾全身湿透。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男男女女相互泼水,一片欢声笑语,场面好不壮观''
下午4时许,五位靓丽的客家少女分别身着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旗袍,亭亭玉立在五凤楼上,她们个个手持一串红色的中国结,中国结上系着福条。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向游客们介绍:'她们是我们五凤楼里住着的五只凤凰,今天她们化身为五位美丽的少女,为大家送福。接下来,她们就要将手上象征吉祥团结的中国结抛下随着大姐金凤抛出了第一只中国结,楼下人群开始涌动,嘻笑着,争抢着,人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抢到中国结的幸运者还可凭福条领到伤心凉粉和粽子。
据悉,洛带古镇本届水龙节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期间每周末都有水龙狂欢、五凤送吉祥及丰富的文艺节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