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旗②

  为庆祝五月五日男孩节(鲤のぼり/こいのぼり,日语叫'子供之日'),家有男孩的,家家挂鲤鱼旗。此风俗始于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节(端午の节句/たんごのせつく)的风俗,以祈祷家中男孩早日成材。和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有关。现改为阳历五月五日。

  习俗

  与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一样,鲤鱼节作为男孩子的节日,也非常热闹。按传统习惯,在这一天,有儿子的家庭都在室内摆设显示出英武气概的娃娃(如歌舞伎中常出现的古代的英雄好汉),同时在室外挂鲤鱼旗(鲤帜/こいのぼり)和七色彩旗(吹き流し/ふきながし)。纸做的黑鲤鱼(真鲤/まごい)和红鲤鱼(绯鲤/ひごい)在天空迎风摆动,犹如在大海里遨游。传说鲤鱼是能够勇敢地跃上'龙门'的,所以用它来祝愿男孩子像鲤鱼般健康成长,朝气蓬蓬,奋发有为。

  历史

  为什么挂鲤鱼旗呢?江户时代中国'鲤鱼跳龙门'传入日本,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黄河的龙门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所以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的象征,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

  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恰巧有人送几尾鲤鱼来,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太平御览》卷九三五引《风俗通》)。由此可见,以鲤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已经普及,这与《史记'周本纪》关于周朝之兴有鸟、鱼之瑞的记载是吻合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赋予鲤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经'陈风'衡门》云'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将鲤鱼与婚姻相联系,后世因以'鱼水合欢'祝福美满姻缘。有些地方在举办婚礼时,还有个'鲤鱼洒子'的仪式,即在新娘走出轿子时,男方的人把铜钱往四下抛洒,于是鲤鱼成了祝殖祈育的祥瑞。古人用鱼形木板做信封(藏书之函),用于传递书信,因此在古诗文中,鲤鱼又是友情、爱情的象征。

  '鲤鱼跃龙门'的美好传说还使人们在鲤鱼身上寄托望子成龙的期盼,这种观念甚至远传东邻。在日本,每逢男孩节这天,有儿子的人家须悬挂漂亮的鲤鱼旗;商肆店铺开张之日,特意将蓄养鲤鱼的鱼缸放在门前以求'利市'、'大吉';而旧历新年迎财神时,一对'元宝鱼'更是不可或缺之物,因知鲤鱼在人们心目中还有财神爷的意义。至于民间吉祥纹图中的鲤鱼,则无所不在,窗花剪纸、建筑雕塑、织品花绣和器皿描绘,到处可见鲤鱼的形象:'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娃娃抱鱼'、'富贵有余'等等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他如用于佩饰的鱼袋,用于墓葬的玉鲤,用于宴饮的木鲤,用于赠礼的锦鲤等等,不胜枚举。

  形成原因

  观点之一

  崇鲤文化起源于备尝河患洪灾的古人认为鲤有'神性'的迷信。鲤鱼在惊涛骇浪中自由自在游弋的能力,既使人羡慕,又使人玄想,因之在古代文献中,鲤鱼被作为'鳞介之主'、'诸鱼之长',有神变化龙、呼风唤雨的本领;鲤鱼既能象征举子仕途得意、飞黄腾达,也能使凡夫俗子立地富贵,乃至长生登仙(诸如'琴高乘鲤渡海'),这些均是这种想像的典型表达。

  考古成果也表明,自商周起,古人就有以玉鱼随葬的风俗;

  战国以后,又出现了铜鱼、陶鱼、木鱼等鱼形葬物,其实是视鲤鱼为引导死者灵魂渡过冥河进入天界的乘骑。

  其他如献鲤祈雨、供鲤求富等,也是以这种鲤有神性的迷信为观念依据的。

  观点之二

  崇鲤文化起源于古人对鲤鱼习性的观察与联想。鲤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故成为人丁众多、家族兴旺的象征,并引申到祝殖、生财等广泛意义上;鲤喜成群,又离不开水,故以鱼水之情喻人际关系,并引申到夫妻恩爱、姻缘美满;鲤游水中,忽而娴静沉稳,忽而活泼灵动,故被认为富有神变之性,成为祈雨、求富等祝祷行为的一般佳物。

  观点之三

  崇鲤文化起源于初民的图腾崇拜。在中国多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绘有或刻有鱼纹。如在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曾发现许多鱼纹彩陶,其中有著名的'人面鱼纹图形'。据推测,这些精美的图案很可能是'图腾徽号',也有一些则是'鱼祭'场景的描述。原始人以为人类由鱼进化而来,或与鱼之间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而膜拜崇敬,发展成为源远流长的民俗情结。

  观点之四

  崇鲤文化起源于初民的女性生殖器崇拜。从表象来看,鱼的轮廓(或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从内涵来说,鱼腹多子,繁殖力极强。因当时人还只知女阴的生殖功能,因此这两方面认识的结合,使生活在渔猎社会的初民将鱼作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

  闻一多《神话与诗'说鱼》中曾引录一首情歌:'姐家门前有条沟,有对金鸡在里头,哥打金钩来下钓,好对鲤鱼莫吃钩。''好对鲤鱼',显然暗指女阴。原始人类浑沌初开,人兽之间尚无严格分野,由鱼及于女阴的相类联想,引发出他们的模拟心理,渴望通过崇拜鱼的生殖能力,产生一种功能的转化效应。为此,古人遂以鱼象征女性生殖器,并且应运诞生了一种祭祀礼仪''鱼祭,用于祈求人口繁盛。女性们在举行仪式后,还要食鱼,以为吃鱼下肚,便可以获得鱼一样的旺盛的繁衍能力。半坡彩陶上人面鱼纹口边衔鱼,便是半坡先民鱼祭时吃鱼的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鱼的象征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时间上纵向探索,可以理出如下脉络: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人们只以鱼象征女阴,象征女性身体的一部分。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鱼又具有象征女性的意义。其后,鱼再进一步具有了象征男女配偶、情侣以至于爱情的意义。于是,鱼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吉祥物。

  相模川鲤鱼旗会

  每年的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五日间,大约会有一千二百条的鲤鱼旗成群地飞翔在相模市高田桥上端。而这个活动就是配合儿童节为祈求小孩子成长为国家栋梁的仪式。祭典大会中飞扬在高空中的鲤鱼旗,是相模市民甚至是全日本人民所寄予希望的所在。

  相模原市,位于神奈川县北部,是一个拥有六十万人口的,面积达九十平方公里的绿树成荫的美丽都市。作为首都圈的边缘都市,相模原市积极推行'友爱在人间'运动,使得这座人平均年龄为三十八岁的都市,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附: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

  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③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描写鲤鱼跳龙门:'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为您推荐

世界急救日②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这个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红十字会..

盂兰节②

  【简介】   盂兰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或、麻谷节,是祖先、祭拜的日子。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

全国学生营养日②

  自1990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组织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数年来,这项宣传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在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生营养日'。为了使学生..

圣帕特里克节②

国际博物馆日②

摘要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

国际家庭日②

  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为每年的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历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蚕花庙会②

  蚕花庙会在新市民间也叫'轧蚕花',与含山蚕花节的'轧蚕花'相仿。传说是新市镇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祭拜'蚕神',祈祷蚕桑丰收,在清明时节自发聚集形成的民间庆祝活动。   自1999年清明,德清县新市镇人民政府发起正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