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箩球②

  背箩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那地一带的布衣(壮)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

  背箩球的来由无从考究,相传清末民初时就在当地广为流行。娄地还流行着一首歌谣:'二月吉旦好风光,布农布衣喜气洋,龙狮对对当天舞,背箩球赛满歌场,一具锦球似歌心,歌投棉球引妹唱,妹不嫌弃哥家苦,哥妹同上锦球场。'多年来生活在那地一带自称为布农、布衣、布班等壮族人民就开展这种体育活动,他们多是用来'谈情说爱',壮语'背箩'的意思是'去玩爱情球'。这种背箩球多是在牛场和草坪开展。如今当地壮族人民已把它发掘整理为在篮球上开展的比赛活动。

  背箩球比赛规则

  场地:宽十四米,长二十四米。

  人数:双方各十至二十人均可。

  时间:分上下两场,每场十分钟。

  用具:上场队员每人背一只背箩,箩里放有一块标志为篮圈的牌子,牌子拖有一根长一米的绳子,此为真圈箩。但是真圈箩每队只有一块,到底在哪个队员的背箩里,那就靠对方去侦察了。

  比赛开始:裁判员把锦球投向空中,由双方队员争夺。一方得球后,一分钟内若不投向对方的箩内,则违例,改由对方发球。投入对方假箩不得分,投入对方真箩才得分,投中一次算两分。双方都设有一名护箩员。如投向真箩时,球出手后,护箩员方可急中换牌,这样投中箩内也不算得分。一定要投对有真牌的箩内才算得分。各方的护箩员要经常秘密变换。抢球时不能抓手,抓手为犯规。对方投箩时做一个假动作但球未出手,护箩员这时换牌也是违例,罚投死球两个。对方投球时背真牌的队员不能丢、摆背箩,乱偏或丢摆的也罚投死球两年。这样反复地进行。以积分多少决胜负。

为您推荐

彩绘星象图②

  年代:辽代   直径:2.7米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墓(下葬时间为公元1116年)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发掘的下葬于天庆6年的辽墓。在墓室后室穹窿顶部正中,绘有彩绘星象图,其..

玁狁②

  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猃狁'、'荤允'、'荤粥'、'獯(熏)鬻'、'薰育'、'严允'等。相传远古时曾遭黄帝驱逐。殷周之际游牧于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宁夏、内蒙西部。西周初其势渐强,成为周王朝一大威胁。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

抬旗②

  抬旗与出旗是八旗制度演变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对八旗汉军与包衣汉姓乃至八旗本身之影响更非同小可。当然这均是清统治者的决定及所颁布一系列政策的结果。   抬旗,不仅包括如前所述令将包衣汉姓改变为八旗..

民族服装②

林卡节②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

乡老②

  1、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在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居住地区,用法上有两层意思:   ①专指清真寺寺坊管理机构的成员,其职责是协同开学阿訇安排寺内宗教活动和经堂学校经生的生活,经管寺产,料理寺坊事务等。其人选一般需..

官方语②

  官方语就是由一个国家的民族和历史沿续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语言和文字。由政府制定为在行文、教学、社交场所、行政机构、外交礼仪所通行的语言。比如我们国家的汉语和普通话即为官方语。   文言文是先秦时期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