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②

  皇汉(Hanish)
  常常见到汉族同胞们对我们皇汉民族之皇汉一词表示异议或不解,其实皇汉一词的皇字不是皇帝的皇的意思,也不是封建糟粕和其它什么贬义,亦不是外国的舶来品和音译,更与倭寇盗用之皇字无关。相反,“皇汉”一词从古到今就一直存在,中华史书中更是载不绝书,它作为汉民族的一贯古称、代称和别称,其意思就是指“永远光辉灿烂神圣光明高贵强盛文明昌大”的大汉民族!
  日本民族自称“大和民族”。其实华夏汉族也有其华丽的名称——“皇汉民族”!
  何谓“皇汉” ?何谓“皇汉医学”?
  “皇”这个汉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王”是其声旁),从篆体字中可以看出在“王”上面的本来是个“自”;故《说文解字》的“皇”字条下释曰:“皇,从自王,自,始也。”并注其读音为“胡光切”。
  [注] 许慎《说文》训皇从自从王,多有人认为谬误,皇实不从自。
  按自为始,则本自扬雄《方言》训鼻为始,这反映“自”在古语中有始义。按《说文》的说法,“自读若鼻”,民间口语有称呼第一个儿子为“鼻子”,是取“始子”意。
  这里的“皇”即“始王”,其意是“三皇”中的意义,即“起始的伟大人物”,其实再往前追溯,“皇”的本义其实和“帝”一样是“神祗”,而且是泛指百神。皇还可指天,有“皇天后土”之谓。
  “皇”字,古另有光明义,古代用“皇皇”来表示“灿烂、辉煌、光明、盛大”[至今还用,比如“天地皇皇”、“皇皇巨著”],从字源上看,很可能是个象形——油灯上的烛焰。“皇”的此义今天已经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从“皇”分离出来的“煌”。古汉族人有自称“皇汉”者,盖出于“光明的汉”之意。而在上古时代,华夏的“华”也有“光明”、“繁盛”义,故“皇”、“华”可互通。
  《诗·大雅·皇矣》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诗·执竟》有“丕显成康,上帝是皇”句。《离骚》有“朕皇考曰伯庸”句。[此处言皇者,大也]《诗·鲁颂·宓宫》有“皇祖后稷,享以骍”句。
  自“秦犟号始皇”之后,“皇”字逐渐为帝王家所专用了。“皇汉”用来作为汉朝的美誉敬称,李贺《感讽》诗:“皇汉十二帝,惟帝称睿哲”,陈琳:“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类似的用法其他朝代也用,明称“皇明”,清称“皇清”。有趣的是:在五胡十六国期间,汉族之外比如匈奴人建立的政权,也自称“皇汉”,如《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之语云:“晋氏暗虐,视百姓如草芥,故上天剿绝其祚,乃眷皇汉,苍生引领息肩,怀更苏之望有日矣。”
  近代以来,“皇汉”一词又被重新提起,大概始于邹容《革命军》:
  “满洲人率八旗精锐之兵,入山海关定鼎北京之一日,此固我皇汉人种亡国之一大纪念日也!。。。”
  这里的“皇汉”,赫然成了民族革命的口号。是后世言必称“大汉”之漤觞,自谓前无古人,时无俦者者。
  而“皇汉” 一词传出域外,便停留在了日本人的“皇汉医学”之类的外来名词上[中医传至日本,被誉为汉方医学,或称之为皇汉医学],成为一个曾经仰睨九天的光辉时代。
  日本人汤本求真做的《皇汉医学》中,可见扶桑对中华汉医的推崇。
  中医在西方医学传入之前其名号未分中西,而以国医,皇汉医学称之。后世其名号传入日本,而民国废除中医致使“皇汉医学”其名不再使用。
  另解:皇黄同源,黄从光,甲骨即有其字,训为光明,太阳,黄帝者太阳之神,皇帝同黄帝.皇训为光明.汉为星汉,即银河.在信仰天人感应的祖先眼里,汉人就是最高贵的神灵的同族.
  以下词条解释摘自《汉语大词典》第八卷(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汉语大词典2.0版光碟版”)
  “皇”字第一条释义,如下:
  大。《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毛 传:“皇,大。”《逸周书·祭公》:“汝其皇敬哉!” 孔晁 注:“皇,大。”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南郊登歌·迎送神歌》:“维圣飨帝,维孝飨亲。皇乎备矣,有事上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盖大而无外谓之皇,超乎万权之上、主宰天地人万物谓之帝。

为您推荐

古书解读初探②

  《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发行。   '本书所收集的论文,虽仅仅是黄老一生著述中的一小部分,但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内容涉及先秦史、中古史、语言学、社会生活史、壮学以..

明钩连雷纹铭文银爵②

  这件明代钩连雷纹铭文银爵通高9.4厘米,流宽而短,直腹圜底,蹄足内空,柱、足鋬分铸,腹部及流、尾背面都以钩雷纹为地,间饰花卉、飞鸟,唇部饰羽状纹一周,鋬上饰水波纹,尾部竖刻铭文3行'丁亥仲夏祝弗翁党祖寿治生湖尚益具'(按'..

跳公节②

  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   跳公节即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跳弓节是居住在那..

明中期辛饶米沃且红铜镀金像②

明黄花梨木轿箱②

  此箱高14.3厘米,宽74.9厘米,深17.2厘米。长方形箱盖,槽口向外凸出。箱体分成两部分,上部与箱盖十分吻合,下部的两部均向内凹,圆形铜面叶,云形搭扣分;箱子四角由白铜包边。此类木箱轻巧灵便,多放在官轿之中,凸出的两端多搭在..

明黄花梨灯台②

  这只明代的黄花梨灯台,高26.6厘米、宽29.8厘米、深11.9厘米。主架为倒'U'形结构,且主架两侧皆与卷云形透雕拱肩相接,而拱肩与主架都立于由两方厚木所制的墩子之上。主架中间枨子4根,靠上两根支撑灯柱。靠下两根枨子连..

明黄花梨木雕花高面盆架②

  明黄花梨木雕花高面盆架为面巾架,立柱与盆架两腿足连做。为典型的明清样式。   横梁即搭脑两头高翘,雕饰龙体。挂牙及中牌子镶嵌透雕花板,中架两立柱间设腰枨,以起加固作用。面盆架圆木六足呈'米'字形。前面四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