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明代大黑天金像,高9.4厘米、底宽5.4厘米、边厚0.15厘米,中(堆塑)厚1厘米。孔径0.15厘米,重114.1克。为大黑天舞姿神像,有拱面的圭形火焰纹背光,背光边缘一周共有10个小穿孔。从其器形看,此件金像属于帽饰。
此佛像作赤足'左展立'姿,头戴五骷髅宝冠('五叶冠'),面相长圆凶恶,怒目圆睁,双眉上扬,垂耳及肩,衔环,大鼻巨嘴,露出两颗獠牙,身披飘带,腰系缨珞,着短裙,双手曲肘向前,肘间兜搂一'棒'横置于胸前,右掌斜握一件'髅器'('妥巴'),腰缠二蛇('黑、白二蛇'),手、足腕各套有'数珠'饰,双跣足,足掌朝外,踏在一个仰面平躺的'地神女天'身上,'地神女天'则躺在七瓣的覆莲座上。杵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来被密宗吸收为法器。金刚杵表示坚利之智,可以断烦恼、伏恶魔。
此器的背光和佛像是先分别制作,再焊接成一体。背光及火焰纹系捶揲、冲压而成,佛像系铸制。除边缘10个小孔外,背光板的反面(凹面)上还有因捶揲而留下的小钻孔。出土于明代梁庄王墓。
为您推荐
说明:高5.2厘米,口径16.3厘米、重183克。
此件'金钟盖'高5.2厘米,口径16.3厘米、重183克。方唇外叠,折沿直口,三级递拱面,顶端有一个桃形钮。盖面满饰凸起的龙赶珠纹和云纹,盖口沿内壁刻一行15字的楷体铭文:'承奉司..
这件竹根松树罗汉像采用圆雕技法刻制而成,高12.7厘米、底径16.1厘米。作品分成底座与罗汉两部分,作者首先用一大节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节和部分中节,刻成一棵松树和盘石座。座下奇石叠错,座上独松依石耸立,松针..
此凳为一对,长41.6、宽33、高41.1公分。
凳面椅盘以格角榫攒窄边框,四角造成圆形弧装纳木纹生动华美,四角亦为弧形的独板面心,下装二根穿带支承。微带侧脚的圆材腿足上端以双榫纳入座面边框。带耳形牙头的牙子沿..
架格为稀有珍品,长124.5、高186.4公分。
架格顶为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面心板,上装三根穿带。四根方材立柱以棕角榫与架格顶边框连合,长榫出透榫。上层屉板下安三具抽屉。各层屉板后面与两侧均安曲形围子,上起皮条..
这张高靠背官帽椅为传世明代家具座椅中稀有物。材质为黄花梨,长60.4、宽45.3、高121.3公分。搭脑造型简约,二端微带上翘,中成枕形。搭脑下方打槽嵌装平素弯弧靠背板上端,下端出榫纳入椅盘后边。后腿上截出榫纳入搭脑,..
这架画案用紫檀制做,用料又阔绰,它的重量可想而知,此种重器置放时绝对沉稳敦实,没有一丝飘浮之弊。好处虽然尽人皆知,但又是几人能做,后世又有几人能收藏?
画案有宋牧仲款,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号漫堂,晚号西陂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