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戴②

  清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依次为珊瑚、蓝宝石、青宝石、水晶、阵碟、素金、镂花阴文金顶、镂花阳文金顶。革职或降职时,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顶子。朝冠与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区别,如红宝石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进士、状元朝寇特用金三枝九叶,举人用金雀,生员用银雀;朝服则举人以上用素金,与七品官司同,生员用素银。僭用帽顶有厉禁,对八九品原用镂花阴、阴文金顶者,如因军营保举及捐纳得虚衔者,虽居微职,亦可依其虚衔戴顶子。

  清朝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会、祭祀时戴的礼帽。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无论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饰三层金顶,每层间饰以一等大东珠一颗,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龙的头上、脊背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龙口中各衔一颗大东珠,帽后饰一等东珠七颗,皇帝的朝冠上共饰有二十二颗大东珠。

  皇后、皇太后朝冠亦以一、二、三等东珠为主要饰物。完顶为三只重叠的金凤,凤间饰三颗一等大东珠,每只金凤的头部、翅膀各饰二等东珠三颗、三等东珠一颗,金凤的尾部各饰小珍珠十六颗,三只金凤的口中各衔三等东珠一颗。朝冠的檐部缀七只金凤,每只金凤各饰二等东珠九颗、小珍珠二十一颗,猫眼石一颗。冠后部饰金金一只,猫眼石一颗,小珍珠十六颗。金尾垂珍珠横二排竖五行共三百零二颗四等东珠。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及妃嫔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据等级身份不同,朝珠的质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东珠朝珠由108颗东珠串成,每27颗东珠又用4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并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串和二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朝珠的构成,有着深刻的含义。108颗东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持两盘红珊瑚结珠,以示身份特殊。

  清朝官员帽顶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但珍珠数量有严格区别,即官衔愈高,珍珠数量愈多,但最多不超过9颗,具体规定:亲王朝冠饰东珠9颗,君王朝冠饰东珠8颗,贝勒朝冠饰东珠7颗,贝子朝冠饰东珠6颗,镇国公朝冠饰东珠5颗,辅国公朝冠饰东珠4颗,侯朝冠饰东珠3颗,伯朝冠饰东珠2颗,子朝冠饰东珠1颗,其余非高官厚禄的没有资格使用东珠。官员戴的官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后来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则用鹖羽制作。

为您推荐

清九龙纹碧玉瓮②

  规格:通高134厘米,口径117厘米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碧玉瓮体作不规则的圆形,直口,内膛深阔,底下凸。外壁浮雕形态各异的行龙九条,腾跃于云水群山间。内底阴刻乾隆与内廷诸臣联句诗千余字。下附的紫檀木..

嘉定三屠②

  嘉定三屠   公元1645年(乙酉年五月),多铎统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曰:'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清廷乃于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

清和阗玉镂雕荷莲纹香囊②

  说明:清宫旧藏高8.1厘米长6.8厘米厚2.7厘米   这件清代和阗玉镂雕荷莲纹香囊,高8.1厘米,长6.8厘米,厚2.7厘米。由盖和囊身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似弓形的横梁,两端各有一螭头向上勾回,下端有两榫插入盖内,横梁内镂空,系绳..

大清皇帝命名②

青玉赤壁夜游玉山子②

  这件清乾隆青玉赤壁夜游玉山高15.1厘米,宽26.2厘米。玉山为青白色,质地内含冰花状。该玉山取材于苏轼《赤壁赋》,山崖之下水波之上,三位友人乘着蓬舟悠然赏景,还有一名小童在旁烹茶,人物的神情与大自然美妙风光都十分生..

清白玉松塔山子②

这件清乾隆白玉惠山松塔山子,长33.8厘米,高16.4厘米。玉匠以江苏无锡惠山的景致为模型,雕琢出一幅景色怡人的立体画面。惠山自古以来就是个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清代玉匠利用玉石的自然色彩差异,雕琢出浮云环绕的山巅,瀑布..

清朝那些事儿②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