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文化-厕所简史
厕所从未被列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列,大概是因为人们在言谈中一直避讳它,甚至将其视为不存在。但马桶的确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物品,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缺它不可。你可以没有电脑、电视、电冰箱或汽车,但你不能没有马桶。可以肯定的是,马桶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它的基本外观已经有了极大变化。马桶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走向进步的一个标志。你甚至可以说卫生条件的改善即意味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越发达,环境也越整洁。当人类还处于游牧生存状态时,大地就是他们的厕所,当身体需要的时候,他们随时可以如厕。人类在进入定居状态并建立了文明之后,就必须开始考虑创造一种系统,以便在急于排泄时能够找到合适的去处,不至于让自己的嗅觉承受痛苦。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人们已建立了厕所,并拥有了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公元前2000年的希腊克里特岛人使用的是有蓄水池和排水口的厕所。当时的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也都用上了这样的厕所。他们还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欢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公共厕所如厕。
到了中世纪和近代,古时候的卫生设施消失,人们如厕又回到了大街上。事实上,直到200年前,下水道、排水系统以及流动水才真正进入家庭。
厕所文化
英国诗人约翰哈林顿带来了马桶工艺上的伟大变革。他于1597年发明了现在我们常见的、使用冲水马桶的WC。设计中包括一个蓄水池、一个储水箱和一个启动冲水系统的把手。这项发明对人类卫生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在霍乱流行时期有效避免了瘟疫的大面积传播。
这种被称为AJAX的发明被安装在了伊丽莎白一世位于里士满的皇宫内。但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这项发明并未商业化。两个多世纪后,普通百姓才开始享受到这一发明。1775年,哈林顿的发明被亚历山大卡明斯改进。1778年,塞缪尔普罗瑟又为冲水马桶安装了球形阀门。
19世纪,冲水马桶已在整个欧洲广泛使用。第一代马桶以其精美而繁琐的装饰而著称。到了1883年,托马斯图里费德让陶瓷质地的冲水马桶实现了市场化,成为使用最广的卫生用具。当时,马桶甚至也变成了像高级餐具一样的物品,其外观越来越奢华。一直到了20世纪这种趋势才被人们彻底摈弃,工业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对马桶工艺的改进。
现在的冲水马桶已经变成了一个集巧妙设计、高科技和艺术造型于一身的物品。2003年,意大利艺术家莫妮卡邦维奇妮在伦敦泰特画廊前展示了她的作品一个名为不要浪费一秒钟的玻璃公厕。这个公厕从外面无法看到内部,但从里面却可看到外面的一切,使用者可以在里面欣赏街景。
在航天飞船上,宇航员需要使用特殊的马桶。在失重状态下,他们必须扣上腰带坐在上面,为的是避免排泄物飘荡在飞船内。对于工程师们来说,设计宇航员使用的马桶是一项挑战,它必须具备吸收系统,因为只有到太空任务结束返回地球时,这些排泄物才能被清理掉。如果把大量的排泄物抛入太空,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给飞船带来危险。
厕所文化-公厕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家凯文 林奇教授曾提出: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大致轮廓可能静止不变,但细节上的变化从不间断。(凯文 林奇,《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当一座城市在大规模的建设完成后,其基本的城市形态和轮廓已大致确定,要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和增进城市功能,则需要在城市细节方面加以改变。城市中一片公共绿地的新辟、一座公共电话亭的新建、一个城市雕塑的诞生、一款路灯款式的更新,都是城市细节变化的结果。透过这些城市细节的变化,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更加丰满、城市文化得到彰显、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活也更加便利、质量不断提高。如果说城市形态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城市细节则是这篇乐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如果说城市形态表达了一座城市的形象,那么城市细节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品位。人们感受一座城市的变化,可能更多地在感受城市细节所带来的变化。一座城市的总体形象,由无数个细节所决定,细节带来完美,细节带来精致,细节的失败将会带来整座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失败。
城市公厕是表现城市细节的基础设施。从人们对城市直观的感受角度来看,公厕首先丰富了城市的规划、建筑细节。在制定一个区域的详细规划时,按照人们的生理条件需求,即在人们产生很急的便急感时,需在715分钟内找到公厕这样一个参考标准,将城市公厕的布局合理地在详细规划中予以体现,以使人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公厕,这将使城市详细规划变得丰富和具有人性。同时,公厕是城市建筑文化体系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细节,公厕建筑设计美观、和谐与否,对城市整体建筑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好的公厕建筑设计,将会成为城市建筑宝库中的一笔财富。公厕以其独特的服务功能,丰富了城市建筑物种类,为城市增添了建筑细节美,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其次,公厕丰富了城市文明细节。城市细节不仅可以通过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来表达,而且可以通过这些设施所带来的文明效应来反映。如果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就不会忽略城市公厕建设这一文明工程,因为公厕不仅是环境需要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产物。公厕规划、设计得越合理、越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功能越实用,就越能体现设计建设者的文明责任心。同时,使用公厕者对公厕内设施的爱护程度,也能体现一座城市公众的文明素养。城市每一个文明细节的综合,就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公厕由于它的使用频率几乎涉及每一个城市公众,因此,也就成为最能体现城市文明细节的设施。另外,城市公厕对城市环境细节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城市公厕丰富了城市细节,使一座城市更具亲和力和文明魅力。
厕所文化-厕所标志
厕所文化
厕所的标志有时候形象而生动!
厕所文化
厕所文化
厕所文化-文化现象
英美国家的厕所文化
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而翻译却把somewhere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道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行,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可见,如不了解英语中厕所的一些表达法是会误事的。
1.Public lavatory意为公厕, 在公共场所,厕所门上都标有Gents(男厕),或Ladies(女厕),有时也标有Mens, Mens room, Gentlemans, Womens Womens room.如:Where is the Gents?(厕所在哪儿?)If you would like a wash, the Gentlemans is just over there.(如果要上厕所,男厕就在那边。)
2.toilet是最常用的一个词。可指公厕,也可指私厕。例如:I wonder where the toilet is.(我想知道厕所在哪儿。)
3.lavatory是个客气的词,但不如toilet常用。
4.bathroom是书面语。
5.loo是一个口语词,在英国用得很普通,主要指私人住宅中的厕所。如:Excuse me,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re the loo is?(请问,厕所在哪儿?)
6.powder room是美语,女士常用。如:I would like to powder my nose.就表现了美国人的幽默。
7.wash room, washing room, westroom常用于美国英语。
8.W.C.是water closet的缩写,常用于英国英语,表示有抽水没有设备的厕所,有时也可用手势表示,即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其他三指向上,模仿成英文W和C的形态。
9.John是俚语。如: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昨晚我去了趟厕所。) 10.go and see ones aunt是俚语,常用于英国英语,表示上厕所去大便。
厕所文化-相关链接
http://chinawc.cn/index.asp
摘要好人文化起源于女性常以你真是个好人,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虽然你人真的很好,但是我们这样的借口而拒绝男性的追求,因此衍生出好人的说法,意指对一个女性付出心力但被拒绝的男性,带有少许反讽意味。..
摘要 文化啃老族是指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当今的中国文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创造力,而只靠稀释或颠覆经典、争夺古人的遗址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文化啃老族-表现 西门庆故里争夺 文化啃老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名著改编..
百科名片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含有较多文化内涵为主要建筑特色的较大型的场地,在城市区域开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广场亦属于市民广场,是市民广场中体现更多文化特征的广场。有着更多文..
摘要 文化GDP,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开始形成,文化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文化GDP-概述 文化..
汉水文化系列:地方文献书目001记录标识号,010国际标准书号,价格,101作品语种,102出版或制作国别,200题名,205版本说明,210出版发行项,690中图法分类,701个人第一责任者,702个人第二责任者,711团体第一责任者,905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