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旅游发展对策研究②

武当山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冀群风

(十堰市人民政府,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武当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国家对武当山旅游发展十分重视,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武当山为支撑点,逐步建立鄂西北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把武当山作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植。大力开发利用武当山旅游资源,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丹江口市、十堰市乃至整个鄂西北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武当山;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武当山古称太和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它以奇特绚丽的自然风光、气势宏伟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源和精湛绝妙的武当武术而闻名海内外。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期以来,国家对武当山旅游发展十分重视,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武当山为支撑点,逐步建立鄂西北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把武当山作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植。大力开发利用武当山旅游资源,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丹江口市、十堰市乃至整个鄂西北经济的增长。

一、武当山旅游发展现状

正确认识武当山旅游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武当山旅游发展运行质量和水平,努力探索武当山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是加快武当山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旅游发展现状

武当山以道教名山著称于世,以旅游为载体的开发建设自1980年迄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由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自给型经济发展成为以道教文化旅游为实体,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成为鄂西北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的中心,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外友人,前往旅游观光。

截至1998年,武当山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工业总产值4.9亿元,农村经济收入5.43亿元,旅游总收入4亿元,财政收入1205万元,以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突出显现出来。接待中外游客130万人次,在年旅游客源人次中,周边地区襄樊市及所属随州、枣阳、襄阳、宜城和荆门、荆沙部分区域,河南省南阳市及辖属的邓州、镇平、唐河、内乡、方城、新野、淅川等县市,十堰市城区区域和房县、郧县、丹江口等县市,此周边地区年游客量约占总人次的80%左右,且客源市场半径区域大都在400公里以内。

从客源市场变化分析,1980年武当山开发建设初期,年游客人次为5万人次,至1990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年旅游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年递增28.1%;1998年,年旅游人次达到130万人次,从1980年到1998年18年时间,旅客年均增长率为8.9%。

在旅游景点建设方面,十多年来先后对太和宫现存殿宇进行了全面修复,完成总投资逾800万元;对紫霄宫的紫霄大殿、钟楼、鼓楼、东西配房主要建筑及环境进行了全面修复,完成总投资约1100万元;对榔梅祠、南岩宫、黄龙洞、中观、火神庙、朝天宫、太上观、关帝庙、元和观、磨针井等古建筑宫观以及古神道游览线路进行了整体维修,玉虚宫、遇真宫遗址进行了部分恢复,完成总投资近500万元;对复真观进行了整体维修,玉虚宫、遇真宫遗址进行了清理,完成总投资约250万元。18年间用于古建筑景点维修总投资累计达2600万元,对10多处古建筑小品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和复原,使古建筑景点复修取得了巨大进展。

在旅游接待服务方面,现武当山各类宾馆、饭店日接待能力可达到3万人次,其中接待床位近8000张,有9家宾馆饭店接待标准达到二星级以上水平。交通方面,武汉至十堰旅游号专列日对开往返,郑州至武当山旅游专列每周五至周日往返对开,航空交通襄樊、老河口两个机场距武当山旅游区相距均在100公里以内,且为国道公路直达。旅游区内以中巴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旅游接待运量日周转可达3万人次以上。邮电通讯方面,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光缆通讯畅通无阻。游览区集散地供电、供水、医疗、交通、商业网点建设等配套齐全,基本可满足游客的服务和需求。

(二)经济运行情况

武当山旅游已成为带动相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1998年,武当山特区以旅游为带动的第三产业已占区域经济的比重达60%。其中:以接待服务为主的宾馆、餐饮服务业、导游、购物年总收人超过3亿元;以旅游客运接待的运输业年收入超过千万元;以景点为主的门票收入以及捐赠额每年超过1200万元。以旅游为载体安排的就业劳动力3000多人,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年提供工商税收超过600万元,占整个风景区税收总额的55%。十多年来,武当山旅游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受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较小,牵动效益显著。但与其资源优势利用分析,与全国同类风景区发展状况和效益分析,武当山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很多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管理机制适应性分析

武当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始于1980年,其管理机构几经变迁,数易其名,初为武当山风景区筹备处,1982年改设为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处,1985年改设为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当年将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武当山镇合并为一套机构,1987年多因素考虑两机构恢复分设,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1993年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武当山镇再度合并。199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为正县级单位,由丹江口市代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即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旅游局、武当山风景管理局,赋予县一级政府管理的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成立,标志着武当山风景区管理运行机制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实现了统一管理的目标。由于武当山风景区管理机构设置,长期以来实行同在一个区域管理范围,设置交叉平行的管理机构,使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条条与块块,块块与块块在职能职责分配关系上显得十分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当山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此,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确立新的武当山管理运行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加快武当山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二、加快实施以武当山为支撑点的鄂西北旅游带动战略

旅游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武当山以道教文化旅游为主要载体的品牌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内、国际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从旅游资源上讲,独具特色的武当山旅游资源有七大特色

一是古老神秘的道教文化。可以说,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产生、发展、壮大、延续的载体和舞台。早在东汉末年,武当山就已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的基层组织,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明永乐以来,武当山一直作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教派的教义,被推尊为祖庙。二是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民间称为之北尊少林,南尊武当。武当山以内家拳著称,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具有延年益寿、祛病御疾等多种特点,是武当山贡献于人类极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自唐代起,武当山陆续兴建宫观庙宇,明代道教盛行期间,于永乐十年(1412年)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武当山大兴土木,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等宏伟的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代诗人洪翼圣称之: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武当山古建筑布局严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与自然浑溶一体,水乳交融,充分展示出古代建筑师高超艺术构思和建筑技艺。由于历史沧桑,武当山现仅存完好古建筑129处,面积近5万平方米,但气势仍十分宏伟。四是奇秀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胜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风景名胜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画卷。五是丰富的植物宝库资源。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南北过渡性气候属性。据专家考察,全山有天然野生和引种植物152科、443属、75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46种。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全山有鸟类130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有12种;兽药49种,其中国家保护的有10种。六是闻名遐迩的古文物资源。除古建筑外,历代皇帝和四方信士,曾制造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锡、玉、石、泥、丝、木等质地的像器奉安到武当山。虽然流失珍贵文物很多,但至今注册尚存文物总计仍有7000多件,50%以上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文物,大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被誉为文物宝库。七是与武当名山交相映辉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总库容22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80万亩,名山秀水珠联璧合,相依并存,令人心旷神怡。武当山规划中的六大景区,共中玄岳门景区和玄岳门度假区环绕于草店码头布局。武当山旅游资源丰富多姿,内涵丰富,开发利用远景广阔。

(二)从发展前景分析,武当山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武当山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武当山道教文化在国内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人前往旅游观光。就其资源利用分析,我们可充分发挥武当山的优势特点,大力开展以道教文化交流为主的朝圣祭祖、习武健身、讲经布道、科学考察、武当探秘、休闲度假、游览观光等。就其市场分析,武当山周边地区四省(湖北、河南、陕西、四川)30多个县市,数千万人口,大都推崇道教文化。台湾省有70%人信仰道教,每年往武当山敬香者万余人次。东南亚诸国华人华侨多推崇道教文化,香港回归后每年也有诸多旅游者前往武当山观光。就武当山旅游发展环境分析,铁路、航空、通讯发达便利,外部条件具备。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横贯武当山特区,火车由武当山站下车可直达各游览区,209国道,207国道、316国道环绕武当山周围;武当山旅游区与国家东汽集团大工业区相距30公里以内。这些便利的环境条件,是武当山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快武当山旅游发展除优势和资源可持续有效利用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省政府决定成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旨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武当山的资源优势,形成鄂西北新的经济支撑点,以带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生态保护、旅游产品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牵动周边诸多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襄樊古隆中、丹江口水库、古均州文化、郧县猿人和恐龙化石、房县温泉浴、神农架探秘等,逐步建立和形成以武当山为支撑点的鄂西北旅游经济圈。

三、适时建立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武当山旅游促销网络

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轨的今天,还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的引导作用,以促进武当山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加大对道教优秀文化遗产的宣传,由国内走向国外,由新闻报道式转向系列化组合宣传,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和招徕游客。一是围绕武当文化内涵的宣传,出精品,出名作、名著、名诗、名词、名歌、名剧,提高其文化教育品位。二是以活动促销,以节庆促销,增大参与性、趣味性、神秘性项目的宣传。三是加强组合式宣传,采取不间断的宣传攻势,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引吸中外游客。四是强化对道教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导游服务。五是通过加入国际互联网络强化宣传促销。

(二)建立促销网络机制

一是大力鼓励武当山辖区单位兴办一批不同级次的旅行社团机构,广泛开展招商活动。二是站在国内、省内旅游大循环的高度,宣传推销和建立以武当山为支撑点的旅游线路。三是加强与国内旅行社团机构的广泛接触,建立全方位的联销网络,借助外力推销武当山,使其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四是按照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有选择的在相关区域建立窗口单位,如代理商、固定式的促销网络以及标志牌广告、吃住行一条龙式服务等。五是积极探索连销网源式促销机构设置。

(三)广泛开展以道教文化交流为主的网络体系建设

武当山旅游特色集中反映在道教文化。要加强文化内涵的包装,使体现文化特色的道教活动变成固定的节目。通过宣传弘扬历史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道教圣地的影响力。广泛开展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建立国际国内网络体系,并定期不定期举办文化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加强联谊,增进了解,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武当道教文化和古均州文化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按照出精品、出名品、出特品的构思,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名牌,以带动和拓展武当山旅游客源市场。

(四)改善和提高旅游环境条件,强化和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方面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真正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加速武当山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旅游的发展涉及到各个经济部门,综合性很强,其经济效益不仅直接体现在本行业上,而且与其它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采取优惠的投资政策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但不是无本的产业。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其开发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因此,要实现武当山旅游业的大发展,必须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丹江口市作为工业旅游型城市,要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必须在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的支持下,在资金投入、信贷利率、企业税收、外汇留成等方面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二是加强软件投资,培养旅游人才。人才培养是旅游最重要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因此,政府要把旅游人才的开发和建设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发展规划,增加旅游业的智力投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政府要对风景名胜区的农业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一方面保护自然景观,部分土地要退耕还林,另一方面对有关设施建设所需的土地,应酌情减免景区农业税。四是要拓宽政府投资来源。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旅游资源的维修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2、放宽投资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加快文物景点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武当山现有各级文物保护景点62处,自1981年以来先后投资3000万元维修,基本恢复了13处景点,15个项目,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占文物景点总面积27000平方的15%,对外开放11处,占整个文物景点的六分之一。由于多种原因,武当山的许多人文景观特别是大量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破落不堪。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协调处理好官办与民办旅游的关系问题,搞好文化、宗教、旅游大合唱。全国政协常委、统战部副部长江平视察武当山时说:江南一些地方人工造佛,建造景点招徕旅游,武当山现有这么多的文物景点,为什么不能好好开发利用呢?因此,要制定加快武当山文物景点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制定维修开发利用规划,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及收益分配办法,尽快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按照国家所有,文化管理,政府调控,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和有利于文物保护、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文物景点。要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一是广开渠道,不限所有制性质,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不限区域范围,市内市外、国内国外均可,可以接受涉外捐赠和无偿投资;不限投资金额,多少都欢迎。二是尊重投资者意愿,自由选择投资方向,建景点,搞配套设施都行;自由选择投资形式,现金、土地、原材料、劳务均可;自由选择经营方式,独立、合作、委托代理均可。可以采取共同维修、共同管理、收益分成的办法,允许道协进驻道人,投资维修,参与管理,补偿投入;允许租赁景点举办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如开武馆、设药膳堂等,由举办者负责景点维修管理并给予一定的租赁费用。三是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创造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

高质量的服务是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措施。目前,武当山风景区还存在管理落后、经营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商贩漫天要价、非法牟利、欺骗游客、强行兜售的现象,一些服务人员态度生硬,服务质量低劣,致使一部分游客高兴而来,扫兴而归。营造优越的旅游环境,首先是在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旅游和相关行业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从总体上体现祥和、安全、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要制定武当山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开展达标创优活动。旅游服务质量取决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根据目前现状看,武当山旅游应着重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人才:一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线路的设计、布局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饭店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三是车辆驾驶、烹饪、景点讲解、导游、翻译等方面的规范服务人才。其次,抓好武当山的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整顿好旅游的经济秩序,治理好旅游的的经济环境。旅游要与交通、城建、工商、文化、卫生、物价等部门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对景区内经营秩序、环境卫生、收费行为等进行全面整治,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恶劣行径,对旅游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倡导文明经商,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武当山形象。抓好绿化、美化、香化、净化,治理脏乱差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其努力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以质取胜,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产品质量,以质取胜,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产品是包括行、游、住、吃、购、娱等旅游活动项目组成的,关键是提高各个景点和各项旅游活动的特色和吸引力。要抓好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对传统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分级规划,组织实施,不断推出新产品,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在继续发展武当朝圣观光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武当武术、道教音乐、探险观光、药膳斋饭、民间故事、农家乐观光农业等具有武当道教文化色彩的项目,还要注重开发夜间文娱游乐活动,尽快解决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夜间文化生活枯燥问题。同时花大力气组织和开发有民族特色、有欣赏和使用价值、体现武当文化形象的旅游工艺纪念品,适应市场需求,发展旅游工业。同时要加强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武当山旅游载体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为了加强对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1997年8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全面负责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现在的关键是用足用活省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在特字上做文章。一是要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决策果断、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管理体制。按照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对驻武当山企事业单位的事权、人权、财权高度统辖,依法行政,依法治山。设在风景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应服从特区的统一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二是要理顺好各级各部门在特区内设置的行业机构,实行全面、统一、有效的封闭式管理。三是要站在办大旅游的战略高度,编制完善《武当山风景区总体发展规划》。武当山风景区在全国旅游格局具有重要地位,在全省旅游规划中,被确定为大力开发的四个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甲级旅游景区之一。因此,我们要用大旅游的观念进一步编制和完善发展规划,把武当山旅游业作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体制改革。旅游行业要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管理职能要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管企业向管市场转变,以规划、指导、协调、制定规章为主要职能。旅游企业要建立符合旅游产业特点的外向型经营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同时,要树立全民的旅游产业意识,武当山旅游业要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要不拘泥于所有制形式、不论经济成份,坚持内外资一起上,国有、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鼓励全民、全社会办旅游。五是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和旅游部门要加强与驻外办事处、其它风景区及旅游团体之间的联系,建立旅游行业协会,搞好旅游市场调研和宣传招徕,通过经济合同形式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形成一套能够更充分地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的,以经济杠杆相联合的、协调有序的旅游业运行机制。



The Study of the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dang Tourism

JI Qun-feng

(Shiyan Peoples Government, Shiyan 4427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rich resources of tourism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in Wudang Mountain. Great emphasis has been laid upon this tourism by Hubei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strengthened development of Wudang MountTourism can not only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the extensive surrounding aresas such as Danjiangkou City, Shiyan City and even the whole North-western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Wudang Mou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study of policy

为您推荐

优化我国目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与对策

  1、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背景。21世纪是信息快速发展、告诉交流的时代,因此为了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正确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交流的时代发展背景,不断与国际先进的艺术设..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审美的思考与研究

  如前文所述,我们目前许多钢琴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的接受和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在于它们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艺术风格。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因而我们的音乐也毫无..

提高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程度的方法研究

  (一)声乐表演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只要能够引起聆听者的心理情感共鸣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将聆听者的心里真实感受并真实记录,聆听者的心理感受往往具有..

艺术营销解决导向困境的对策

鼓吹乐艺术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十几年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对鼓吹乐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 对纳格拉鼓的名称渊源的研究   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对纳格拉鼓名称渊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纳格拉鼓在伊斯兰世界与我国文..

对鼓吹乐研究现状的理论思考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整理研究,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主要如下:   (一)在对鼓吹乐艺术名称渊源的研究中,对纳格拉这个词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点,原型和逐渐演化出等诸方面都进行了十分详细且深..

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重要意义

  首先,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观念也不断变化,对于美的欣赏和追求都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同时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