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
①新颖性
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②社会历史性
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③个体差异性
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
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
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成长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门应以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
创新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创新意识的作用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编辑本段]
相关图书信息
作 者: 孙敬全,孙柳燕 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180000
页 数: 264
开 本: 大32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780061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成功/励志
定价:18.00
编辑推荐
本书是青少年科学人文素养丛书之一种。本书用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对话形式切入,以培养青年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作为出发点,以广泛收集培育创新意识方面的史料作为支撑点,从创新和创新意识、自主创新与社会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与智力智慧、创新与创造性人格及情感智慧、创新与人格的健全及心理障碍的克服、创新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对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少年科学人文素养丛书之一种。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青年学生是最少保守思想、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祖国未来的发展靠青年学生,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学生,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着手。
本书用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对话形式切入,以培养青年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作为出发点,以广泛收集培育创新意识方面的史料作为支撑点,从创新和创新意识、自主创新与社会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与智力智慧、创新与创造性人格及情感智慧、创新与人格的健全及心理障碍的克服、创新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对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书读者对象为大中学校学生和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目录
第一讲 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人类大脑一颗圣灵的火星
美国学者的反思
日本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改革开放的中国呼唤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创新意识:当代人必备的素质
创新意识:创新活动的起点
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
创新意识:求真求实意识
创新意识:求变意识
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第二讲 自主创新与社会创新意识培育
备受关注的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开展自主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全社会创新意识
第三讲 创新与智力智慧
观察与科学创新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记忆:一切智慧的根源
勤奋:提高记忆力的诀窍
创新蓝图的获取:想像
让思想插上想像的翅膀
思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出新、出奇、出异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创新的源泉:产生思想的能力
第四讲 创新与创造性人格及情感智慧
两项结论相左的调查研究
创造性倾向与创造性人格
好奇心:创新火花的导火索
兴趣:创新活动的催化剂
情感:创新活动不竭的动力源
意志:创新活动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良好的性格:创新活动的心理保障
第五讲 创新与人格的健全及心理障碍的克服
错误的概念和概念的片面性
过早的判断和先入之见
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
本本主义和以人为据
自信心不足和气馁
胆怯和过分的自责
对失败的恐惧感
从众性、偏执和刻板
第六讲 创新与社会环境的优化
安定的政治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社会需求是创造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科学中心转移规律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创造与社会小环境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第七讲 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
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艺术
把事物倒过来看:逆向思维法
变换元素和变换次序:置换思维法
把对象作复杂的系统分化:离散思维法
比一比,再推一推:类比思维法
想得多、想得散和想得新奇:发散思维法
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联想思维方法
思想碰撞激起脑海的创造性火花:头脑风暴法(集体智慧法之一)
好了,希望能更好:希望点列举法(集体智慧法之二)
思路向最佳方向发展:收敛思维法
参考文献
后记
- 扩展阅读:
- 1.http://www.795.com.cn/wz/3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