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政史系 湖北 丹江 442700
[内容提要]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和保障。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甚至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
[关键词] 问题意识 ; 创新精神 ; 探究学习
放眼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问题的演变史。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是从未知通向已知的桥梁,一切科学发明和伟大创造都从问题开始。中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并要求学生每事问。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代教育家张载更明确地强调学则须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磨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但学生的头脑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1】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的淡漠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问题何来创新?没有创新又何来发展?
一: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源
其一,唯本思想。多年以来,语文课一直是围绕语文课本来进行的,人们习惯了长期以来的教师教语文书,学生学语文书,考试考语文书的模式。没有课本教师无法上课,学生也失去了听说读写的依据。书本就是权威,许多教师习惯于把课本当做圣经而不是例子,不敢越教材的雷池一步,对于教材的分析讲解已经到了牵强附会甚至强词夺理的地步了。迷信名家,迷信教材,迷信程式化教学模式,掌握好书本就是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终极目标,没有问题
其二,唯师思想。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真理的化身,我们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因为高高在上,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于是我们的老师总爱摆着一副唯我独尊的面孔,以居高临下之势俯视学生,要求学生惟命是从,唯师是听。在这种不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哪敢有问题?虽然,新课程也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可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实现了在课堂上按我们事先设计好的思路去进行的简单的启发式教学,也就是既定好的师生互动,而这只是一种极简单的流于形式的问答。
其三,唯考思想。高中的学生目标锁定高考,初中的学生目标锁定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可以这么说,从进学校门,莘莘学子就挣扎在考试的泥淖之中。铺天盖地的习题、试卷向学生们压来,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根本没有了置疑的时间和机会,没有了思考的可能,又哪来问题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1.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学习的引导者,要构建民主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利用或创设问题意识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认知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展健康的个性。而这些素养的培养,没有发问的精神、善问的能力,是难以真正做到的。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新观念。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者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问题意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构建才能发展,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教师要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消除学生过分依赖别人帮助的幻想。比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论题:1、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由于这些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应。最后学生基本上一致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谦虚,勇于承认不足,勇于承认别人的成就。在从前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思考、活动的余地,教师是权威;而在问题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他们自主学习,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可能会有很多与教师不一样的观点产生。如果教师能承认他们的成果,对他们的观点合理的成分加以肯定,对不合理的成分予以分析,指导他们改进,那么,学生们的学习将会更加积极主动。不能因为教师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而否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东西,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进行深入地研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2.教师应该营造对话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著名教育家弗雷认为: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对话中师生双方相对平等,相互尊重,不能有一方的思想强加于或付诸在另一方。教师上课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未来。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真正自由的空间,构建对话的师生关系,善待学生的提问,不以先知先觉自居,不盛气凌人【2】。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谐融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学生在课堂上或面对老师才不会产生焦虑感、紧张感,学生才会有思考问题的宽松氛围,才会有披露灵性之光的条件,才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有问题才敢问。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初中来说,经常采用已有知识和未知的联结点设疑的方式创设冲突情景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在《孔乙己》中,学生了解了孔乙己的性格后,设疑:我们现在某些人的身上能否找到孔乙己的影子?你如何看待?这样来调动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这就建立了认知的冲突,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在学习《傅雷家书二则》傅雷告诫儿子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要坚强,那么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又该如何呢?我们有时也赢得掌声,你是如何对待的?每分析到关键处,都要提出问题,接下来,由学生提,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发现问题的习惯。比如在学生学到《出师表》和《隆中对》时,有学生认为诸葛亮所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果真如此的话他会对形势把握得如此透彻吗?说明他时刻准备出山,只是一直在等待明主,遇到刘备后一拍即合。这就是他们思想的火花。要欢迎学生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不仅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同时,教师应善于寻找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乐于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并有效地进行探索活动,这就要让学生联系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动机。比如,在学习杨绛的《老王》一课,关于老王送鸡蛋后,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后的那段对话,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读,会发现关于老李短短的两句话,可读出不同的感觉,一个体现了老李对老王去世的无限惋惜与同情,一个体现了老李对老王去世的一种漠视,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比较的探究中,领会到,本文不光是表现了老王的善,更表现了他的苦境,不光是表现了老王一人,还表现了他背后的一群人,一个探究引发很多感慨,更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干净明晰的语言里那无穷的表现力。
3.放手学生阅读,学生自主设题。
把有的课文或者课外文段当成习题,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后自己设题,自己知道的自己不懂的去任意要求别人回答,学生、老师均可。整个教学在提问与回答中进行。并且,由于是任意人提问,要求任意人回答,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实现了整体互动.同时,也跳出了唯本思想和唯师思想的圈子。在学生交流意见的过程中,教师高度关注他们发言中新的观点、有价值的观点和有分歧的观点,适时地引发争论,进入到辨析阶段,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发言作总结,并要淡化标准答案。我们常常这样鼓励学生:只要你思考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了,即使是错的,也有如金子般闪光。因为通过思考,你锻炼了能力。由于不设标准答案,只有老师的启发式引导和学生答题后的彼此分析、辩论。所以学生也渐渐开始敢想、敢说、敢参与了。全体学生真正实现了互动,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外对语文知识的研究探索也更加自觉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拉锯就会掉末,学习效果也逐渐有了。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只对本文进行导入,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解读,有的学生提出:于勒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不直接写于勒的遭遇?为什么要写二姐的婚事?写我有何作用?同样是描写海面为什么前后差别那么大?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出时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寻求知识,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问题式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只要学习者能得心应手生成和处理信息,并生成更多有效问题,同时,懂得如何避开无效信息的纠缠,那么,学生从问题意识中激发出来的探究精神要远比从以单一问题去引导学生寻找一个或若干个答案的答案意识中所获取的要强得多。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正是培养学生在输出信息时养成思考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独立获取知识,促进知识迁移,为研究问题做好准备。【3】
学生在课外阅读契诃夫的《胖子和瘦子》一文中,有同学问:瘦子及其一家为什么对胖子如此低三下四、谄媚奉承?有学生答:胖子是三等文官,而瘦子是八等文官,两人等级不同。学生从表层看问题,于是马上就有同学质疑:假如说他的观点正确,那么前后因果关系能不能成立?有学生从生活角度提出疑问:社会上等级不同的人很多,但为什么没有这种现象?这问题使矛盾向深层发展。后来讨论出奴性在作怪。接着又有人质疑有人说,我们都是阿Q子孙,说明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奴性心理。但为什么没有瘦子那样表现得彻头彻尾?于是学生又分析、讨论,最后归纳出这是时代的产物。这样,疑消失了,能动性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作者简介】:龙湘玲(1970----)女,湖南郴州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辅导员,湖北大学2009级教育硕士,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