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印度形象史,一部中国文人对印度文化的接受史,一部新视角下的中印文化交流史。采用文史互证、形象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典籍中涉及印度形象的资料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原本以隐性状态存在的片断的、不连贯的印度形象得到清晰、明朗的展示。对印度文化进行了纵向勾勒和全景式观照的同时,突显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征。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大国两千多年来的友好交往进行了历史回顾,又为新时期的中印关系提供启示与思考。本书视野开阔,探讨严谨,文风朴实。作为首部运用形象学视角对中国文学中的印度形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文学、文化研究者参考,也可为中印文化交往的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一,在重构中印文化关系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得到一部新视角下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二,中印文化关系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相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拓展印度学、东方学和比较文学的学术空间。三,本研究所得出的建设性、创新性观点,可为汲取异域营养实现中国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为把脉中印文化关系现实和走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书籍特色
本书是一部印度形象史,一部中国文人对印度文化的接受史,一部新视角下的中印文化交流史。采用文史互证、形象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典籍中涉及印度形象的资料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原本以隐性状态存在的片断的、不连贯的印度形象得到清晰、明朗的展示。对印度文化进行了纵向勾勒和全景式观照的同时,突显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征。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大国两千多年来的友好交往进行了历史回顾,又为新时期的中印关系提供启示与思考。 本书视野开阔,探讨严谨,文风朴实。作为首部运用形象学视角对中国文学中的印度形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文学、文化研究者参考,也可为中印文化交往的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 一,在重构中印文化关系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得到一部新视角下的中印文化交流史。 二,中印文化关系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相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拓展印度学、东方学和比较文学的学术空间。 三,本研究所得出的建设性、创新性观点,可为汲取异域营养实现中国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为把脉中印文化关系现实和走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王汝良,男,1973年出生,山东胶南人。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站博士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教学与科研方向为东方文学与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中国文学中的印度形象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等研究,另曾参撰《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泰戈尔作品鉴赏辞典》等。在《南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书法史离不开种种书法历史现象,更离不开书法家个体。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家的历史,离开书法家谈书法史,所谓书法史观云云只能是空洞无物的玄谈。《中国书法100年(1900-2000)》是笔者在讲授“近现代书法史..
内容简介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
内容简介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在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本..
内容简介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彩色..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代表盛唐气象的颜真卿楷书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被称为 颜体 。其《颜勤礼碑》真通篆隶,笔势圆劲,气态质厚,如端人正士,不可亵视。此碑宋时见传,宋人《金石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