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时期五位女性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和乔治·艾略特) 的五部小说 (《简·爱》《呼啸山庄》《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玛丽·巴顿》《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及其主要女性角色 (简、凯瑟琳、海伦、玛丽、玛吉) 在新中国66年的接受状况展开的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五部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评价、五部小说中的五位典型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形象变迁分析, 阐释新中国成立66年间中国人的阅读经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女性主体地位的变更。书籍特色
姚晓鸣著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在中国接受史--1949-2014》围绕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时期五位女性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艾米莉 勃朗特、安妮 勃朗特、伊丽莎白 盖斯凯尔和乔治 艾略特)的五部小说(《简 爱》《呼啸山庄》《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玛丽 巴顿》《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及其主要女性角色(简、凯瑟琳、海伦、玛丽、麦琪)在新中国六十六年的接受状况展开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归纳、述评和总结。通过对五部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评价、五部小说中的五位典型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形象变迁进行分析,阐释新中国成立六十六年间中国人的阅读经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女性主体地位的变更。本书的意义在于通过梳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时期五位女性主义小说家的五部小说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史,发现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在中国的研究不足和研究趋势,促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均衡、健康发展;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读者对五部作品的女主角的阅读和评价,发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中国人评判女性标准的变化,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审美心理、接受条件的变化以及促使这些变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
姚晓鸣,女,1971年12月出生。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多模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河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原工学院教学名师,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翻译学与跨文化交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一项,主持省级 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建设项目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二项;出版学术著作十一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