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爱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比任何概念都更能体现“昙花一现”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对永恒的追求。因此,在每一个社会中,爱情都充满 了神话色彩,都具有崇高的价值,人们都赞扬它所具有的冲击力量。中华帝国*近几个世纪的文人墨客喜欢按照某种传统的惯例展示和想象爱情。 那么,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怎样的控制和压抑爱情的形式呢?中国存在着一种理想和完美的爱情吗?中国的爱情中又有哪些接近于浪漫爱情(这种浪漫 爱情是通过从欧洲宫廷文学到欧洲现代文学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的特点呢?如果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文化差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中华文化中 爱情的价值在哪里?存在着一种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对爱情的崇拜吗?《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试图通 过挖掘中华帝国引导并使爱情合法化的积极和消极的神奇描述回答上述问题,其中包括合法的夫妻之爱,也包括过分的情欲和非法之爱。 《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 由史华罗著。书籍特色
中华帝国*近几个世纪的文人墨客喜欢按照某种传统的惯例展示和想象爱情。那么,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怎样的控制和压抑爱情的形式呢?中国存在着一种理想和完美的爱情吗?中国的爱情中又有哪些接近于浪漫爱情的特点呢?如果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文化差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中华文化中爱情的价值在哪里?存在着一种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对爱情的崇拜吗?《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试图通过挖掘中华帝国引导并使爱情合法化的积极和消极的神奇描述回答上述问题,其中包括合法的夫妻之爱,也包括过分的情欲和非法之爱。本书由史华罗著。作者简介
史华罗(PaoloSantangelo),是罗马智慧大学东亚史教授,正在主持一项通过对现代中国文献分析所实现的有关情感问题的国际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包括多篇论文和专著,其中一些作品已翻译成中文,如:《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载《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与欧洲“爱情”概念化的宗教影响》,载《基督教文化学刊》第4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帝国晚期的苏州城市社会》,载《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冯梦龙{情史类略)与安德烈·勒,夏普兰{爱情论):对两种不同爱情观的诠释》,《励耘学刊》(文学卷)总第8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什么是明清时代日常生活中的“清”与“浊”?》(上),《世界汉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现任《明清研究》(Ming Qing Studies)期刊的负责人。正在主持编写《东亚心灵激动与状态》(Emotionsand States of Mindin EastAsia,将由Brill,Leida-Boston国际出版社出版)和《古今东亚丛书》(AsiaOrientale,将在罗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