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对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题》作了细致的诠释、考辨、补订。致力于寻检出处,沿波讨源,考核异同;对原书不备者,增补以广之;原书所略而宜存录者,则备录以补其阙。钩稽史料,疏证辨订。据《续修四库全书》本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本及《明文衡》、《稗编》本予以重新校勘,纠正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点校本的文字讹误,订正了标点讹误。并多方搜讨吴讷资料,作为附录。《文章辨体序题疏证》对吴讷原书作了细致的诠释、考辨、补订
书籍特色
七體昭明輯《文選》,其文體有曰 七 者,蓋載枚乘《七發》,繼以曹子建《七啟》、張景陽《七命》而已。
見《文選》卷三四、三五。李善《文選注》云: 《七發》者,說七事以啟發太子也,猶楚詞《七諫》之流。 《七諫》者,東方朔之所作也。
按:來裕恂《漢文典 文章典》卷三: 七者,設問類也,原於 孟子問齊宣王之大欲 。蓋周、秦諸子著書,及漢人作賦,多設爲問答之辭,而《文選》爲之別立 七 體,謬矣。 王之績《鐵立文起》前編卷一二: 枚乘《七發》,亦偶然作,原不可定爲一體,我欲列之雜著中。自東漢、魏、晉諸人爭擬之,儼若傳記詩賦之類,必不可缺,真堪爲之噴飯也。《昭明文選》竟標曰 七 ,彼拙於文而陋於識,固不足怪。而《辨體》、《明辨》亦襲而莫知是正,何耶? 七體昭明輯《文選》,其文體有曰 七 者,蓋載枚乘《七發》,繼以曹子建《七啟》、張景陽《七命》而已。見《文選》卷三四、三五。李善《文選注》云: 《七發》者,說七事以啟發太子也,猶楚詞《七諫》之流。 《七諫》者,東方朔之所作也。按:來裕恂《漢文典 文章典》卷三: 七者,設問類也,原於 孟子問齊宣王之大欲 。蓋周、秦諸子著書,及漢人作賦,多設爲問答之辭,而《文選》爲之別立 七 體,謬矣。 王之績《鐵立文起》前編卷一二: 枚乘《七發》,亦偶然作,原不可定爲一體,我欲列之雜著中。自東漢、魏、晉諸人爭擬之,儼若傳記詩賦之類,必不可缺,真堪爲之噴飯也。《昭明文選》竟標曰 七 ,彼拙於文而陋於識,固不足怪。而《辨體》、《明辨》亦襲而莫知是正,何耶? 《藝文類聚》卷五七《雜文部 七》引傅玄《七謨序》曰: 昔枚乘作《七發》,而屬文之士若傅毅、劉廣世、崔駰、李尤、桓驎、崔琦、劉梁之徒,承其流而作之者紛焉。《七激》、《七興》、《七依》、《七疑》、《七說》、《七蠲》、《七舉》之篇,通儒大才馬季長、張平子亦引其源而廣之。馬作《七厲》,張造《七辯》,非張氏至思,比之《七激》,未爲劣也。《七釋》僉曰妙焉,吾無間矣。若《七激》、《七依》之卓轢,《七枝》、《七辯》之纒綿精巧,《七啟》之奔逸壯麗,《七釋》之精密閑理,亦近代之所希也。 又引摯虞《文章流別論》曰: 《七發》造於枚乘,借吴、楚以爲客主,先言出輿入輦蹷痿之損,深宮洞房寒暑之疾,靡漫美色宴安之毒,厚味暖服淫曜之害,宜聽世之君子要言妙道,以疏神導體,蠲淹滯之累。既設此辭,以顯明去就之路,而後說以聲色逸游之樂。其說不入,乃陳聖人辯士講論之娱,而霍然疾瘳。此因膏粱之常疾以爲匡勸,雖有甚泰之辭而不沒其諷諭之義也。其流遂廣,其義遂變,率有辭人淫麗之尤矣。 徐師曾《文體明辨 七》序題云: 按七者,文章之一體也。詞雖八首,而問對凡七,故謂之七;則七者,問對之別名,而楚詞《七諫》之流也。蓋自枚乘初撰《七發》,而傅毅《七激》、張衡《七辯》、崔駰《七依》、崔瑗《七蘇》、馬融《七廣》、曹植《七啟》、王粲《七釋》、張協《七命》、陸機《七徵》、桓麟《七說》、左思《七諷》,相繼有作。然考《文選》所載,唯《七發》、《七啟》、《七命》三篇,餘皆略而弗錄。由今觀之,三篇辭旨宏麗,誠宜見采;其餘遞相摹擬,了無新意。 劉永濟《十四朝文學要略》卷二《賦家之旁衍》: 按 七 之爲體,彥和謂枚乘首製,實齋謂肇自孟子之問齊王,近世章太炎獨以爲解散《大招》、《招魂》之體而成。今核其實,文體孳乳,必於其類近。孟子問齊王之文,意雖近似,而文制相遠。《大招》、《招魂》,歷陳宮室、食飲、女樂、雜伎、遊獵之事,與《七發》體類*近。特枚乘演爲七事,散著短章耳。今從太炎說。 按:王兆芳《文章釋》謂七體 源出《管子 七臣七主》篇 。此說又與諸家不同。《容齋隨筆》云: 枚生《七發》,創意造端,麗旨腴辭,固爲可喜。後之繼者,如傅毅《七激》、張衡《七辯》、崔駰《七依》、馬融《七廣》、曹植《七啟》、王粲《七釋》、張協《七命》、陸機《七徵》之類,規仿太切,了無新意。及唐柳子厚作《晉問》,雖用其體,而超然別立機杼,漢、晉之間沿襲之弊一洗矣。 《容齋隨筆》卷七《七發》。《十四朝文學要略》卷二《賦家之旁衍》: 自《七發》以下,作者繼踵。觀枚氏首唱,信獨拔而偉麗矣。及傅毅《七激》,會清要之工;崔駰《七依》,入博雅之巧;張衡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