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

内容简介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并创造其文化的。正是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个性差异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才有可能发生。然而,异质文化之间影响与交流的方向、程度、规模,总是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密切相关。文化交流目前的某一时期,一国对另一国的文化传统和成就兴趣更大,理解更深,借鉴更明显,在另一时期截然相反或充满敌意。正如早期(14—16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多半是传奇与历史的结合,人们心目中的东方(中国)世界是一个神秘、奇幻、瑰丽的乐土。而到了19世纪,欧洲思想家越来越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视为停滞不前、落后愚昧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观望。

书籍特色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并创造其文化的。 正是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个性差异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才有可能发生。然而,异质文化之间影响与交流的方向、程度、规模,总是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密切相关。文化交流史上的某一时期,一国对另一国的文化传统和成就兴趣更大,理解更深,借鉴更明显,在另一时期截然相反或充满敌意。正如早期(14 16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多半是传奇与历史的结合,人们心目中的东方(中国)世界是一个神秘、奇幻、瑰丽的乐土。而到了19世纪,欧洲思想家越来越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视为停滞不前、落后愚昧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观望。

作者简介

葛桂录,1967年12月生,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先后毕业于扬州大学(1987年,文学学士)、山东大学(1993年,文学硕士)、南京大学(2002年,文学博士)。2003年6月作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从江苏调入福建师范大学。现任福建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并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为您推荐

《董其昌书李太白诗-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明代著名书家董其昌曾书写李太白诗四首,分别是《五松山送殷淑》《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游泰山六首之一》《答湖州迦叶司马》。这件珍迹后入清内府收藏,上..

《木简竹简帛书-中国古代名碑名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简帛,即竹木简牍与帛书,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逾两千年的文字载体,直到六戟时才逐渐为纸本所代替。早在汉晋,巳有竹简出土的记载,而现代的发现,以1901年新疆尼雅的木简为其肇端。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其有名演讲中,将西陲..

《1900-2000-中国书法100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法史离不开种种书法历史现象,更离不开书法家个体。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家的历史,离开书法家谈书法史,所谓书法史观云云只能是空洞无物的玄谈。《中国书法100年(1900-2000)》是笔者在讲授“近现代书法史..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空海》内容简介|作者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小野道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平安“三笔”也好,“三迹”也好,从他们留下的作品来看,书写内容大部分是汉诗。在这些汉诗中,真正日本人自己写的诗倒也不多见,*普遍的是抄录唐诗。由于遣唐使的频繁派遣,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被作为——..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藤原行成》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平安“三笔”也好,“三迹”也好,从他们留下的作品来看,书写内容大部分是汉诗。在这些汉诗中,真正日本人自己写的诗倒也不多见,*普遍的是抄录唐诗。由于遣唐使的频繁派遣,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被作为—..

《中国古代书法赏析(全彩版线装) 中国传世楷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