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全6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16开筒子页线装,配精致函套,中西书局出版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校注,“近代书圣”于右任题签
以富晋书社影印香雪居版为底本,宣纸线装,保存完善
《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创经典戏剧,其故事源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讲述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本套书收录120余幅精美古刻版画,完整呈现《西厢记》剧中人物形象与情节描写
书中多处地方用朱笔点画,并在天头地角用蝇头小楷批点、注释、评述,呈现晚近时代的精神风貌
上等纯质特种艺术纸精心印刷,保持宣纸线装图书的古朴典雅

友情提示:本套书为函套线装,外壳函套易出现损坏,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较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具有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实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五本二十一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优秀的作品之一。《西厢记》取材唐代传奇《莺莺传》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蓝本,演为五本二十一折的长剧。在当时杂剧中,号为“天下夺魁”,对后世影响很大。《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校注:王骥德(1540年~1623年),明代戏曲理论家,字伯良,号方诸生、玉阳生,又号方诸仙史、秦楼外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父均精于戏曲,家藏元人杂剧可数百种。骥德受家庭熏陶,自幼即嗜戏曲。弱冠承父命改写祖父《红叶记》为《题红记》,早负才子之名。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初,师事徐渭,在曲学方面深得指点。万历二十年前后,曾在山阴知县毛寿南官署设席谈艺,与寿南子毛以燧等研讨词曲,自比古食客。
王骥德一生书剑漂零,行踪无定,到过金陵、维扬、吴江,远游古城开封、洛阳。晚年两上北京,考察元杂剧发祥地大都风土人情,访问《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故乡,调查当地方言演变。平生与同时戏曲名家均有交往,徐渭以外,与吕天成、沈璟、汤显祖尤为莫逆。
著述甚丰。其戏曲理论代表作《曲律》4卷,旁采博征,自成一家之言,为系统、全面之曲论专著,是明代戏曲理论的一个高峰,吕天成《曲品自叙》谓此书“功名教条,胪列具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所作传奇、杂剧,多已散佚,今存者仅《题红记》《男王后》两种。又有诗文集《方诸馆集》,散曲集《方诸馆乐府》,亦均不存。校注《西厢记》,以经史证故实,以元剧证方言,予后人以研究方便,在体例、标目诸方面有其特独处理,为流传至今的一个较好的校注本。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